我的辦公室窗外有一棵銀杏樹,各處的銀杏樹都到了一年中最高光的時刻,金燦燦的銀杏葉綴滿全身時,它依然蔥蘢,只有樹頂和樹梢上有些許黃葉。與其他銀杏樹相比,它顯得晚熟。
晚熟,總有它的原因,我曾探究一番:也許是它被辦公樓遮擋缺少光照,也許是它不愿意盲從,也許是其性格的影響……
有些人覺得這棵銀杏樹有點不應景、不合群,錯過了最佳時機,體現(xiàn)不出自己的“價值”。當眾人都替它錯過熱鬧的時刻展示風采而遺憾時,這棵銀杏樹依然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暗暗努力,默默蓄勢,完全按照自己的“脾氣”和節(jié)奏生活和生長,最終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棵樹給了我啟示:心態(tài)好真的很重要。要有自信,晚熟已成事實,那就接受它,不消沉,始終相信自己保持努力也能成功。還要有定力,不需要通過從眾隨俗來博取極高的評價,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來安排,不盲目跟風,也不急躁亂了陣腳。
你不用太在意這棵晚熟的銀杏樹是否按時精彩“綻放”,等到其他銀杏樹的美麗消減后,你再來看它吧,它正展示著自己最美的風采。你一定會驚詫于它的絢麗,會佩服它的勇氣,會感嘆它的堅守。
我喜歡凝望窗外這棵晚熟的銀杏樹,仿佛凝望著自己,感到十分親切。
我跟這棵晚熟的銀杏樹有幾分相似,開竅有點晚。讀中學的時候,我沒有感覺到升學的重要,又很有個性,完全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去學習,哪怕成績總是中下游,依然不慌不忙。高考時,我名落孫山,只能復讀。同學們上大學了,我還在思考未來的路。等同學們都出來工作了,我還在讀書。等我畢業(yè)走入職場,有的同學都成家立業(yè)了。和他們比,我就是一個晚熟的人,但晚熟也不是一無是處。晚熟讓我比同齡人走慢了幾步,慶幸的是,我沒有放棄,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因為有更多的經(jīng)歷與思考,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真正的愛好,人生也更豐富,我甚至欣賞到了更加別致的風景。如同這棵晚熟的銀杏樹一樣,成了與眾不同的風景。
一個人晚熟,有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個體的差異、環(huán)境的影響……晚熟也是一種正常的狀態(tài),不應該被否定、被打擊。我的鄰居有個在上學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但孩子晚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成績平平。他們很著急,有時會責怪孩子。我就給他們講這棵晚熟的銀杏樹,講晚熟的自己,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開頭走得慢些不要緊,多給予鼓勵,多給予耐心,只要方向對、不停步,也會抵達目的地。
晚熟的銀杏樹能有奪目的一天,晚熟的人也同樣可以綻放不一樣的光彩。
選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