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674-6139(2025)07-0092-05
中圖分類號:X703文獻標志碼:B
Study on an Effective Microbial Agent for Removing Organic Matterfrom Urban Wastewater
Gao Yanli,ShanBaozhen,RenYanna,LiLi,LiJingcun (XinjiangHerun Shangyuan Technology Co.,Ltd.,Urumqi 831408,China)
Abstract:Thelargeamountoforganicmaterinurbansewageleadstoeutrophicationofwaterbodies,whichinturncausesenvironmentalproblemssuchasblackandodorouswaterbodies,ndtheproliferationoflgae.Themicrobialpopuationinmicrobialagentscan producevariousdeadingeestoefcientlydgadeganicaterinastewater.erforemicrobalagenttatcanfectiely removeorganicmaterfromsewageisdevelopedinordertosolvetheproblemofurbansewage.Thestudyscrensandidentifiesstrainsof compositemicrobialagentstoeterinetheirsuitabilityforsynthesizingmicrobialagentstroughuxiliaryverificationandtoimpleent complexfermentationplanforbcterialliquidTesultsidicatetataeutraleviroentisteoptialconditionfoogaicer purification using composite bacterial solution,and 28qC is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omposite bacterial solution.Underthesetwoenvironments,chemicaloxygendemand(COD)andtotalorganiccarbon(TOC)inurbanwastewatercanbeeffec tively removed.
Keywords:urbansewage;organicmater;compositemicrobialagents;chemical oxygendemand;total organiccarbon
前言
城市污水排放量正不斷攀升,其中,有機物已成為主要的污染源。如果這些有機物未經(jīng)妥善處理便直接排放到自然環(huán)境中,將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健康帶來極其嚴重的威脅。盡管傳統(tǒng)的物理和化學處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去除部分有機物,但這些方法普遍面臨能耗較高且處理效果不穩(wěn)定等挑戰(zhàn)。因此,尋找一種高效、環(huán)保、經(jīng)濟的方法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機物,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1]
隨著城市污水中有機物去除技術(shù)的研究不斷深入,微生物菌劑的應用成為廣受關(guān)注的研究熱點。微生物菌劑具有處理效果好、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通過篩選出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并優(yōu)化生長條件,可以實現(xiàn)對城市污水中有機物的快速降解和轉(zhuǎn)化[2]。國內(nèi)外研究團隊通過篩選、培養(yǎng)及優(yōu)化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株,成功研制出多種針對不同污染物類型和濃度的微生物菌劑。這些菌劑不僅能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還能提高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效率。同時,一些研究還關(guān)注微生物菌劑與其他污水處理技術(shù)的結(jié)合,以提高整個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處理效率和穩(wěn)定性。因此,文章制備了一種用于去除城市污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菌劑,并研究了去除效果。
1微生物菌劑復配與方法設計
1.1 污水采樣
在研究中選擇A市作為研究區(qū)域。A市位于中國東部,是一座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隨著近年來工業(yè)化的推進,污水處理問題越來越受到矚目,尤其是有機物的去除難題。研究旨在開發(fā)一種適用于當?shù)匚鬯匦缘膹秃衔⑸锞鷦?,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
在水樣采取過程中,遵循了嚴格的采樣規(guī)范。首先,對A市內(nèi)的多個污水處理廠實施實地考察,了解其處理工藝、污水來源及污染物成分,以此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污水處理廠。
1.2篩選、鑒定復合微生物菌劑菌株
復合微生物菌劑制備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于精準挑選菌株。具體來說,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培養(yǎng)菌株,并從中挑選出具備獨特功能的菌株,以便為后續(xù)的菌劑復合提供堅實的基礎(chǔ)[3]。為了確保所選菌株具有能夠高效去除有機物污染的特性,借助16SrDNA序列分析來精確鑒定菌株。
使用的儀器與設備如下:高壓滅菌鍋:YXQ-LS-100A;
場發(fā)射掃描電鏡:JSM-7900F;
超低溫冰箱:BDF-86V158;
高速冷凍離心機:H2050R-1;超純水機:1820;
電子天平:BS224S;
總有機碳分析儀:TOC-VCPH;
雙數(shù)顯微振蕩培養(yǎng)箱:BS-4G;
恒溫培養(yǎng)箱:SPX-300B-G;
pH計:FE2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1800;
高壓滅菌鍋:YXQ-LS-100。
使用的富集培養(yǎng)基包括LB液體培養(yǎng)基與LB固體培養(yǎng)基等[4-5],這些特定的培養(yǎng)基均從海博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購入,嚴格遵循提供的說明書實施配制。
葡萄糖發(fā)酵培養(yǎng)基制備:稱取葡萄糖 10.0g? 瓊 脂粉 5.0g 、酵母提取物 0.2g 、硫酸鎂 0.2g 氯化鉀 0.2g 磷酸二氫銨 1.0g ,與 1000mL 蒸餾水混合,加 (20 15mL0.04% 溴甲酚紫溶液, 121°C 滅菌 15min[6] 0
V-P培養(yǎng)基制備:稱取葡萄糖 5.0g. 胰蛋白膚 5.0g 磷酸鉀 5.0g ,溶于 1 000mL 蒸餾水, 121qC 滅 菌 15min 。
淀粉酶活性培養(yǎng)基制備:稱取胰蛋白肺 10.0g. 玉米淀粉 2.0g 氯化鈉 10.0g. 酵母提取物 5.0g, 瓊脂粉 15.0g ,加水至1 000mL,121% 滅菌 15min[7] ,冷卻至 55% 后倒板。
菌株初篩:從高校采集 5.0g 土壤樣品,加入90mL 人工污水中, 、120轉(zhuǎn)/
振蕩培養(yǎng)3天。之后進行菌株富集和純化,通過劃線培養(yǎng)、傳代和場發(fā)射掃描電鏡確認菌體形態(tài)一致,最終保存于含LB液體培養(yǎng)基和甘油的滅菌凍存管中。
凈化污水能力驗證:挑選初篩菌株接種于含100mL 人工污水的錐形瓶中[8],設置對照組。 30% 1120轉(zhuǎn)/min培養(yǎng)3天后,過濾污水,測定有機物污染指標,比較接種菌株與對照組的差異。
基因組DNA測序:從純化菌株中提取DNA,擴增后使用ABI3730-XL測序儀測序。在獲得測序數(shù)據(jù)后,利用NCBIBlast程序比對獲得其物種信息。
取相同菌株中相似度更高的菌株作為后續(xù)試驗中應用的菌株。將革蘭氏染色、SEM以及生理生化鑒定作為輔助驗證,并實施菌株生長曲線的測定,最后通過查閱資料對所選的菌株實施分析,確定其是否適于合成菌劑。
1.3復合微生物菌劑復配
基于先前精心篩選的微生物菌株資源,設計菌液發(fā)酵方案,并實施菌液發(fā)酵方案的復配
首先確定菌株發(fā)酵方式,設計混合培養(yǎng)方案,具體如下:將生長底物定為LB固體培養(yǎng)基,接著將三種菌株以相同的比例混合,形成種子液A,其對應的發(fā)酵液稱之為菌液A。同樣,以放線菌培養(yǎng)基為底物,混合了三種菌株,以相同的比例制成了種子液B,發(fā)酵液則命名為菌液B。最后,以硝化細菌培養(yǎng)基為底物,同樣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了三種菌株,制成了種子液C,發(fā)酵液稱之為菌液C。
為了探究A、B、C三種菌液在相互組合的情況下對城市污水有機物的凈化效果,設計不同的菌液復配方案,具體如下:
方案D:菌液A:1.5份;菌液B:1.0份;菌液C:0.5份;
方案E:菌液A:1.0份;菌液B:1.5份;菌液C:0.5份;
方案F:菌液A:1.5份;菌液B:0.5份;菌液C:
1.0份;
方案G:菌液A:1.0份;菌液B:1.0份;菌液C:1.0份。
1.4研究方法與指標測定
探究四種復配菌劑在不同溫度、pH條件下對于城市污水的降解特性。測定項目包括COD、TOC、氨氮、 BOD5 、動植物油。
COD測定流程:選擇清潔且無雜質(zhì)的 250mL 錐形瓶,取 200mL 的待測水樣。加入 的硝酸鉀和硫酸銅,用以抑制水樣中可能存在的還原性物質(zhì)。加入 2g 硫酸銨,用以稀釋水樣,確保COD值落在檢測儀器的量程范圍內(nèi)。加入 3g 硫酸鉻作為催化劑。使用錐形瓶的橡膠塞緊密密封,并充分搖勻,使所有試劑與水樣充分反應。將錐形瓶放入預熱的消解儀中,根據(jù)水樣的特性,將消解設定為 2h 。消解完成后,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的吸光度值。利用預先建立的COD標準曲線。
TOC測定流程:使用TOC總有機碳檢測儀測定。在測定中添加磷酸實施酸化,確保無機碳完全分解,并使用載氣吹除產(chǎn)生的 CO2
氨氮測定流程:水樣采集于聚乙烯瓶,加硫酸酸化至 pHlt;2 ,于 2°C~5°C 存放且防止空氣污染。對較清潔的水樣采用絮凝沉淀法預處理。測定時,取5mL 蒸餾水于消解管 A,5mL 待測水樣于消解管B,分別向兩管準確加入3滴氨氮試劑一、3滴氨氮試劑二,搖勻,靜置顯色 10min 后,選擇水質(zhì)分析中的氨氮納氏( 0~5mg/L, ,先將試管A空白調(diào)零,再將試管B進行樣品讀數(shù)得到檢測數(shù)值,過程中要注意操作規(guī)范、溫度范圍、滴加順序和滴數(shù),且氨氮試劑二有刺激性需謹慎使用。
BOD5 測定流程:首先要根據(jù)采樣點水質(zhì)情況制定采樣方案并采集水樣,放入容器做好標識記錄。水樣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過程中要正確使用儀器、準確記錄數(shù)據(jù),確保實驗環(huán)境清潔和操作規(guī)范。分析完成后,按照科學方法和原則處理計算數(shù)據(jù),得出 BOD5 的含量。
動植物油測定流程:取樣后立即酸化,然后對酸化樣品進行萃取,萃取后對萃取液進行脫水處理,若萃取液超出測量范圍則進行稀釋,接著將稀釋后的萃取液進行硅酸鎂吸附,最后將處理好的樣品倒入比色皿進行測定。
2 測定結(jié)果分析
2.1不同pH值下污水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不同pH值下的COD、TOC去除效果如圖1所示。在pH值為3和4的強酸條件下,復合菌液的有機物去除污水效果較差。這可能是因為過低的pH值抑制了復合菌液中微生物的活性,導致它們無法正常實施有機物分解。pH值升高到5和6時,復合菌液的有機物去除污水效果開始逐漸提升,這表明復合菌液中的微生物在較為溫和的酸性環(huán)境中逐漸恢復了活性,但此時去除污水的效果仍然不夠理想。當pH值達到中性7時,復合菌液的有機物去除效果達到最佳。因此,中性環(huán)境是復合菌液實施有機物凈化的最佳條件。隨著pH值繼續(xù)升高至堿性范圍(8、9、10),復合菌液的有機物去除效果開始逐漸下降。這是因為過高的pH值同樣對復合菌液中的微生物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它們的活性降低,影響了復合菌液的凈化效果。對比幾種方案,發(fā)現(xiàn)方案F、方案G的有機物去除污水效果最好,其中方案F整體COD降低效果最好,方案G整體TOC降低效果最好。
2.2不同溫度下污水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不同溫度下污水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見圖2。
在較低的溫度下,新陳代謝速度減緩,復合菌液的凈化污水效果相對較差。當溫度升高到 20% 時,復合菌液的凈化污水效果開始顯著提升。這表明此時微生物的活性逐漸增強,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分解有機物的作用,可以視為復合菌液有效凈水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當溫度進一步升高至 28°C 時,復合菌液的凈化污水效果達到最佳。在這個溫度下,微生物的活性最強,新陳代謝速度最快,最有效地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然而,當溫度繼續(xù)升高至 35°C 時,復合菌液的凈化污水效果開始出現(xiàn)下降趨勢。這是由于過高的溫度導致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影響了復合菌液的凈水效果。對比幾種方案可以發(fā)現(xiàn),方案E、方案F、方案G的整體COD降低效果均較好,方案D、方案F、方案G整體TOC降低效果最好。
2.3其他污染指標測定結(jié)果
根據(jù)1.4部分的測定方法,得到氨氮、 BOD5 、動植物油測定結(jié)果見表1。
如表1所示,氨氮方面,方案D濃度最低為1.8mg/L ,去除氨氮表現(xiàn)最佳,方案E為 2.2mg/L 處于可接受范圍,方案F和G分別為 1.6mg/L 和2.0mg/L;BOD5 方面,方案 F 的值最低為 22mg/L ,去除有機物效果較好,方案E最高為 28mg/L ,,處理有機物效率相對較低;動植物油方面,方案F濃度最低為 3.8mg/L ,去除動植物油表現(xiàn)最優(yōu),方案E最高為 4.5mg/L ,處理動植物油類污染物效果較差。綜合來看,方案 F 在氨氮、 BOD5 和動植物油三個指標上均表現(xiàn)出最佳的處理效果,所以方案F是四個方案中的最優(yōu)選擇。
3 結(jié)束語
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下,城市污水治理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污水中有機物的去除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此研究針對該問題,深入探索了微生物菌劑在去除城市污水中有機物方面的應用潛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果。通過篩選、發(fā)酵和復配微生物菌株,成功制備了高效且環(huán)保的微生物菌劑,為城市污水處理提供了新的解決策略。這種微生物菌劑展現(xiàn)出了出色的有機物降解能力,能夠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使用微生物菌劑顯著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減少了處理時間。同時,微生物菌劑源于自然且易于養(yǎng)護,應用成本低。在應對復雜水質(zhì)時,方便操作,且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降解能力,為城市污水處理提供了經(jīng)濟可行的方案。
參考文獻:
[1]應之悅,陳建軍,許楹,等.硝化細菌群的富集及其去除城鎮(zhèn)寡營養(yǎng)河道中氨氮污染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22,49(1):14-24.
[2]董子威,汪如,劉莉屏,等.微生物菌劑聯(lián)合填料對污水水體的脫氮效果及其水體中微生物群落結(jié)構(gòu)的影響[J].環(huán)境工程,2023,41(增刊1):596-601.
[3]尤菊平,賴律錚,邵杰,等.復合微生物菌劑強化處理石化污水處理站的VOCs廢氣[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23,17(7):2243-2248.
[4]吳多基,林小兵,胡祖武,等.炭基微生物菌劑對紅壤性水稻土-水稻系統(tǒng)中Cd行為的影響[J].核農(nóng)學報,2023,37(10):2079-2087.
[5]李青璞,白建海,姚拓,等.微生物菌劑與氮肥配施對紫花苜蓿生長及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J].草地學報,2024,32(1):314-321.
[6]凌玲,李秀芬.復合除油微生物菌劑的油脂去除特性[J].食品與生物技術(shù)學報,2023,42(8):31-37.
[7]張賀.“雙碳”視角下制革工業(yè)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與效果研究[J].中國皮革,2023,52(11):51-54.
[8]孫麗華,張鉬晞,丁宇,等.慢濾-低壓納濾對二級出水中有機物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能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23,23(8):2875-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