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獲得國際市場的油價紅利很有可能受到美國節(jié)外生枝的干擾和影響。
美石政松制,2發(fā)參與石油進口。近期美國還叫停對華乙烷出口,暫停向中國商飛公司發(fā)放LEAP-1C航空發(fā)動機技術出口許可證,精準打擊中國產業(yè)要害的意圖非常明顯。當前國際油價中低位運行很大程度上是美國“貢獻”的。但是中國獲得國際市場的油價紅利很有可能受到美國節(jié)外生枝的干擾和影響。
美國財政部在發(fā)布制裁參與伊朗石油貿易公司消息的同時,對特朗普上任以來對伊制裁進行了系統(tǒng)回顧,表示特朗普已采取19項涉伊行動,制裁了253名個人、實體和船只,對伊朗制裁一直未停息。特朗普實施加征關稅政策之初曾提出過針對委內瑞拉、俄羅斯的二級關稅制裁,具體舉措是對進口上述兩國石油的國家的出口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屬于關稅手段濫用。不過,從美國針對中國特定關鍵產業(yè)核心技術出口限制的做法看,美國通過間接干擾的辦法對中國油氣進口實施限制的可能性存在,且手段會不斷翻新,核心是分化瓦解和金融制裁。
一是對“敵對”國家實施經濟制裁。俄羅斯、中東、澳大利亞、中亞是我國油氣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qū)。俄羅斯和伊朗長期以來被貼上美國“敵對國家”標簽。伊朗的石油出口大部分通過轉口貿易等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俄羅斯目前是中國油氣最大進口國。美國若想限制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給中國設置障礙,最便捷的手段是對伊朗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實施制裁,制裁涉及支付手段、船舶運輸、倉儲等。二是通過分化瓦解等手段破壞中國與中亞、俄羅斯油氣合作。對于中國與中亞的油氣合作,美國可能會采取鼓勵土庫曼斯坦建設至歐洲天然氣管道;支持土庫曼斯坦建設途經巴基斯坦、阿富汗至印度的天然氣管道(TAPI)以動搖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基礎;煽動制造中亞地區(qū)內部政治動亂,扶持親美勢力,對土庫曼至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哈薩克斯坦至中國的石油供應制造麻煩。三是通過軍售、科技出口等對中國與沙特、卡塔爾等國家的油氣合作實施策反和干擾,慫愚沙特、卡塔爾對出口中國油氣提價等。
如何應對呢?一是通過本幣結算、經濟全面合作深化與俄羅斯油氣合作。緊抓俄烏沖突后俄油氣出口市場東移機遇,進一步推動中俄油氣合作水平,將其作為中國對外油氣合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動中俄經濟合作,為深入推進中俄油氣交易本幣結算創(chuàng)造條件。
二是加強政商溝通與經濟合作,夯實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合作基礎。深化與歐洲新能源合作,助力歐洲擺脫能源對外依賴,降低對中亞天然氣需求。發(fā)揮上海合作組織等平臺功能,加強與中亞國家政商界溝通,推動包含能源在內的全面經濟合作,夯實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等天然氣合作基礎。
三是依托大買家優(yōu)勢,創(chuàng)建進口競爭格局,穩(wěn)定中東油氣進口。穩(wěn)定中國多元進口渠道,持續(xù)實施國內油氣增儲上產行動;鼓勵中東企業(yè)對華中下游油氣投資,鼓勵中企投資中東能源,通過戰(zhàn)略合作穩(wěn)定中東油氣進口;條件許可時擴大自美國油氣進口。依托油氣大買家優(yōu)勢創(chuàng)建俄油氣、美國油氣、中東油氣、中亞油氣進口中國的良性“競爭”格局,穩(wěn)定進口油氣價格,以此對抗消除各類外來因素襲擾。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