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應該為愛加分,而不是沖毀理性。
“才在一起兩周,可我已經(jīng)離不開他了。他們都不懂,我們是真愛!”小艾一臉甜蜜。當被問及對方的具體情況時,她卻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這就是典型的“愛情盲區(qū)”:熱戀時,荷爾蒙會讓一切都顯得浪漫而耀眼,讓人忽視了現(xiàn)實的考量。
常見“盲區(qū)”預警
熱戀時,都有哪些容易讓人忽視的潛在問題或者“盲區(qū)”?
“濾鏡”效應。熱戀期,大腦前額葉的活性降低,抑制了負面評價功能,就像給對方開了美顏濾鏡。這樣一來,很容易在日后遭遇現(xiàn)實落差。
上癮與無畏。戀愛初期的大腦活動與毒品上癮非常相似,獎賞系統(tǒng)會被強烈激活。被愛或被欣賞時,會增強自我肯定,這時人會變得異常勇敢,對戀人提出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
急于共享財務信息或隱私。認識不久,就將財務信息或密碼告知對方,看似是無條件信任,其實潛藏著很大風險。
極度依戀伴侶。剛掛完電話又打過去,只為說一聲“我又想你了”。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情緒完全被對方牽動。
過早承諾終身。在激情期作出訂婚、結婚、買房等重大決定。“一見鐘情”可能是一時的沖動,而非理智的選擇。
如何保持清醒
設定“戀愛緩沖期”: “先相處三個月,再考慮見雙方父母”“先度過幾次重要節(jié)日,再談婚論嫁”。增進了解,避免一時沖動決定你的未來。
多場景觀察:參與對方的朋友聚會,或者兩個人一起短途旅行,對方在不同場合的表現(xiàn),能更真實地展現(xiàn)其性格和處事方式。
保持社交獨立:保持自己的社交圈,不要時時刻刻與對方黏在一起。
傾聽理性聲音:冷靜聽取親朋好友的意見,不要立即反駁或全盤否定,之后再判斷是否有參考價值。
在我的建議下,小艾給自己定了“三個月觀察期”,慢慢走進男友的生活圈。她也開始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但并沒有急于否定這段感情,而是通過溝通尋求共識。最終兩人決定放慢進度,先磨合一段時間再考慮婚姻。半年后,她發(fā)來信息說:“幸好當時沒有沖動,否則現(xiàn)在肯定后悔了?!?/p>
愛情如花,既需要熱情的陽光,也需要理性的澆灌。
米輝波
婚姻家庭輔導行業(yè)標準制定專家,婚姻家庭咨詢師國家標準修訂專家,威盛信望愛公益基金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