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當我們打開《洛神賦圖》時,一幅近6米長的畫卷從右往左緩緩地展現(xiàn),好像沒有盡頭一樣,那場面該有多么驚人。
而就是這樣一幅卷軸畫,開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長卷的先河。如果說之前人們創(chuàng)作的還只是一張照片、一部小短片,那《洛神賦圖》這長度稱得上一部微電影了。
不僅如此,準確來說,這部電影還是一部愛情電影。要是魏晉時期有票房紀錄的話,我敢打包票,這《洛神賦圖》絕對是票房第一,大眾評分破9,并且是隨隨便便就能沖進影史前100名的一部作品。
為什么這么說呢? 原因就在于《洛神賦圖》的“編劇”兼男主,就是那七步成詩的曹植。而“導演”則是以才絕、畫絕、癡絕著稱的東晉畫家顧愷之。
公元222年,31歲的曹植在回自己封地鄄城的路上經過洛水。在那里他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和洛水女神“宓妃”相遇相戀,卻最終因為人神殊途而分手。等到他回過神來后,就把這段有緣無分的愛情故事寫成了一篇文章《感甄賦》。原文很長,一千多字,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寫洛神有多美,寫得那叫一個文采飛揚。而后來曹植的侄兒曹叡繼位,為了避母親的諱,就把《感甄賦》改名為《洛神賦》。又過了一百多年,畫家顧愷之看到了曹植的這篇《洛神賦》。
他一口氣從頭看到尾,感慨良多——啊,曹植寫得太好了!啊,洛神太美了!啊,愛情太美好了!于是,他大筆一揮,唰唰唰就把曹植的這段經歷一五一十地畫了出來。
最經典的莫過于故事中提到的那一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曹植形容洛神的身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不管是語義上還是音律上,這句話都相當優(yōu)美,被當作描寫洛神之美的最高評價。但如果你是用畫面表現(xiàn)出來,那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把畫筆給你,你又會怎么畫呢?別說是我們了,就是以“畫絕”著稱的顧愷之畫到這里時,也被徹頭徹尾地難住了。怎么辦呢?他最后是用極其柔軟、彎曲的線條去描摹洛神的衣飾。衣裳一層層疊在一起,衣帶纏繞包裹著曼妙的身姿,蜿蜒曲折又飄飄欲仙,你甚至都找不到有哪一條線是完全筆直的。
但已經畫到了這種地步,顧愷之還是覺得他沒辦法把這句話完美地表達出來。因為那種驚艷感和動感在一張靜態(tài)的紙上是完全呈現(xiàn)不出來的。他思來想去,怎么都想不到一個好辦法。
那天,曹植一行人正走在回封地鄄城的路上。夕陽西下,人困馬乏,大伙就停下來歇息。曹植漫步林中,眺望起了水波浩渺的洛水??烧l曾想到,他眼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絕世佳人。曹植回頭沖隨從喊道:“快看,對面那位姐姐好美呀!”可隨從一臉茫然,他們誰也沒看到。
我總是過著樹一樣的生活,
掙扎但不露痕跡。
我也總是像樹一樣,
勤于拓寬內心的疆域。
以謙卑的姿態(tài)
堅守對天空的向往。
——納蘭
★為什么有不懂的可以問
斑點狗?
神回復:“因為它點子多?!?/p>
★一條魚完成工作需要一個小時,兩條魚為什么只需要半個小時?
神回復:“因為‘合作魚快’(愉快)。”
★為什么小鳥總是嘰嘰喳喳的?
神回復:“因為小鳥‘E人’(依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