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zhǔn)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里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篇直奔主題,以凝練的短句交代“老師”的姓名、年齡、外貌和性格特點,設(shè)置懸念。
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后來便不敢放肆,認(rèn)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rèn)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guī)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rèn)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交代認(rèn)師過程及緣由。以反問句回應(yīng)旁人質(zhì)疑,繼續(xù)吊讀者的胃口。)
幼兒園的阿姨領(lǐng)了孩子們?nèi)ソ加?,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細(xì)致描摹孫涵泊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塑造其熱愛生命的可愛形象。)
對于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wèi),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yīng)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采用對比手法,以“我”對美好事物的不愛惜態(tài)度反襯孫涵泊的慈悲。
晚上看電視,七點鐘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jié)拍。(以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動作、神態(tài),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yè),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yīng)忍的忍了,不應(yīng)忍的也忍了。(巧妙類比,形象地表明自己性格懦弱,以此為下文贊美孫涵泊的勇敢做鋪墊。)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么?”他說:“看寫?!痹賳枺骸皩懙氖裁矗俊闭f:“字?!庇謫枺骸笆裁醋??”說:“黑字。(語言描寫,凝練傳神。)
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quán)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dāng)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lián),多好?。ㄒ詫O涵泊為鏡,大膽剖析“我”內(nèi)心的狹隘虛偽。
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zhí)。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jīng)過,他便跑過去立于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語言描寫,顯示出孫涵泊的勇敢、正義。)
春節(jié)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墻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的,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yán)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祅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fā)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么?”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與來客和主人的遮掩相比,孫涵泊的回答是多么坦蕩啊。涉及肉身,成年人的做派與孫涵泊的截然不同,對比中凸顯孫涵泊的坦然。)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rèn)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rèn)作是裸體就產(chǎn)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總結(jié)孫涵泊的坦蕩、真實,不自欺、不虛偽的品質(zhì)。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dǎo),不布置作業(yè),他從未以有我這么個學(xué)生而得意過,卻始終表情木然,樣子傲慢。 (反復(fù)手法描寫孫涵泊的神態(tài),使人物如在眼前。)我琢磨或許他這樣正是要我明白“口銳者天鈍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
我是誠惶誠恐地待我的老師的,他使我不斷地發(fā)現(xiàn)著我的卑劣,知道了羞恥,我相信有許許多多的人接觸了我的老師都要羞恥的。所以,我沒有理由不稱他是老師!我的老師也將不會只有我一個學(xué)生吧?(結(jié)尾的發(fā)問直指讀者心靈,升華主旨:愿每一個人都能保持童心,少一些虛偽和庸俗,多一分坦誠、愛心和勇氣。)
選自《賈平凹散文精選》。本文有刪減。
讀法點撥
本文視角獨特,通過三歲半小孩孫涵泊的純真言行,剖析并批判成人世界的虛偽與庸俗。文章以白描手法捕捉生活片段:不忍鮮花被采摘,國歌唱響時虔誠指揮,直面暴力時無畏阻攔,以及直言不諱是“媽媽的奶”的天真坦蕩皆在以對比映照成人的趨炎附勢、自欺欺人。作者以自嘲的筆觸揭露成人的怯懦、世故,告誡讀者:慈悲、敬畏與坦蕩,是真正的生命智慧。
讀中悟?qū)?/p>
同學(xué)們在描寫人物的時候,可以從中獲得借鑒:第一,采用糖胡蘆似的敘事結(jié)構(gòu)描寫人物,分別擷取某個人物的幾個生活片段,以此強化人物特點;第二,將描寫對象與其他人物對比,反襯其品質(zhì)、性格方面的特點;第三,夾敘夾議,在敘述描寫的同時適當(dāng)議論,使人物特點更突出,習(xí)作主旨更鮮明。
小試身手
1.《我的老師》一文圍繞孫涵泊寫了五件小事,請將文章第三到第十二自然段分成五部分,給每部分?jǐn)M一個小標(biāo)題,注意品味每部分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體會作者是如何層層推進地展示孫涵泊的人物個性的。
2.觀察身邊的小伙伴,以“ 二三事”為題目寫一篇習(xí)作,要求采用糖葫蘆式敘事結(jié)構(gòu),用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