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2-0103-03
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教育領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已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之一?;瘜W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不僅要傳授學生化學知識和技能,更要注重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能夠運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其教學方式的改革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式學習近年來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通過設立特定項目,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在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一、項目式學習的特點
新課程理念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項目式學習正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以項目為導向,結合實際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實踐和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知識構建和能力提升的目的。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式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一)以項目為導向
項目式學習通常通過整合教材內容和真實的生活情境問題,以學習項目的方式來開展,如“探究某種食品添加劑的化學成分與安全性\"“如何制作一個水果電池\"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通過解決項目中的問題來學習掌握和應用相關知識。
(二)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理念中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開展項目式學習時,學生可以自主決定項目的實施步驟、方法和分工,主動參與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要起到引導者和協(xié)助者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保證項目學習的順利進行。
(三)以解決問題為目標
解決實際問題是項目式學習的核心關鍵,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通過查閱資料、實驗探究、討論交流等方式,嘗試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還能促使學生深人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四)強化小組合作與交流
項目式學習通常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參與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小組成員間不斷地進行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一起思考解決遇到的問題。通過合作交流,不但能夠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強人際溝通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學會尊重他人,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項目主題的選擇
項目主題的選擇是項目式學習的關鍵起點,需要緊密結合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與學生興趣。一方面,要依據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知識與技能要求,確保主題涵蓋重要的化學概念、原理等內容。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從日常生活、社會熱點等方面挖掘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以“探秘含氯消毒劑\"項目為例,可結合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整合。消毒劑被廣泛應用于各行業(yè)及場所的消毒,但不同類型的消毒劑其消毒原理也不同,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也不一樣,如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等酸性產品一起使用,否則會產生有毒氣體引起中毒事件發(fā)生。該項目以“新冠疫情下84消毒劑病毒消殺\"為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形成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分析的思維模式,能夠從物質種類、元素價態(tài)等角度判斷化學物質轉化的路徑。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常識和安全意識,提升在實際生活中合理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習目標的設定
依據課程標準與學生學情確定學習目標,通過設定多維度的學習目標,使項目式學習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
(三)項目過程的實施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項目式學習的起始階段,教師需要精心創(chuàng)設與項目主題緊密相關的真實情境,借此引出驅動性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例如,在開展“金屬的腐蝕與防護\"項目學習時,為了讓學生感知化學的魅力,我們可以從與金屬腐蝕原理相同的暖寶寶發(fā)熱原理入手,用暖寶寶“煮\"雞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帶著“暖寶寶的組成成分是什么?\"“暖寶寶發(fā)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問題進入項目的學習與探究。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意識到所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從而有效激發(fā)他們主動參與項自探究的積極性。
2.明確項目任務。項目式學習中,教師需要將實際問題轉化為化學問題,找到知識內在的邏輯順序,合理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解決真實問題的一般性思路。如“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的項目學習,我們可以拆分為三個子任務,任務一,探究鋼鐵生銹過程。讓學生通過探究鋼鐵生銹過程,分析鋼鐵的成分及生銹的現象,了解鋼鐵生銹時所處的環(huán)境,借助原電池原理分析鋼鐵是如何生銹的。任務二,利用電化學原理來保護鋼鐵。分別從犧牲陽極法和外加電流法兩種方式來加深電化學原理的知識掌握。任務三,船舶防腐和家庭鐵鍋防腐問題的討論。注重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滲透,從理論知識到家庭中的不銹鋼鍋防銹,體會科學研究的意義。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建模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開展項目探究。項目任務明確后,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學生開展項目學習,探究相關的化學知識與實驗技能。為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要求小組成員在合作探究、分析交流的過程中掌握化學知識、化學規(guī)律、原理應用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化學知識的理解,還熟練掌握了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能力,構建起系統(tǒng)的化學知識體系,提升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4.項目成果展示。學生完成項目式學習探究后,教師需要引導各項目小組對自己的研究過程進行歸納整理,特別是課堂中的非預期結果,是項目式學習的重要價值所在。學生將項自式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整理歸納,形成各小組的匯報材料,在成果匯報課上由小組代表進行展示,各小組可通過制作海報、撰寫報告、形成PPT、進行演示實驗等形式展示其項目成果,一起深入交流,提升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在展示過程中,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提出問題、發(fā)表看法,進行交流互動。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與借鑒,拓寬視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三、項目式學習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影響
(一)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夠激發(fā)自身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4以“探究原電池原理\"項目為例,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要求小組共同設計并制作一個原電池裝置,探究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撰寫實驗報告。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查閱資料,了解原電池的相關知識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有的負責準備實驗材料,如鋅片、銅片、稀硫酸、導線、鹽橋等;有的負責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有的負責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還有的學生負責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總結實驗結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實驗裝置不方便操作、電極表面有雜質影響實驗效果等。小組成員們共同協(xié)作,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改進實驗裝置,成功地完成了實驗任務。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們不僅掌握了原電池的原理和相關知識,還培養(yǎng)了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突破傳統(tǒng)觀念和方法的束縛,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求多種解決方案,創(chuàng)造新穎的方法或產品,是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核心。不同的維度思考問題,不拘泥于一種解決方案,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跨學科知識整合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三)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通過項目實踐活動,讓學生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化為實際行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自制家用簡易凈水器\"項目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設計并制作出能凈化水質的裝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動手操作,還要解決如材料兼容性、裝置密封性等實際問題,充分鍛煉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際情境,提升綜合素養(yǎng)與競爭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具有突出的應用價值。它通過精心設計項目主題、目標與流程,將實際問題與化學知識緊密結合,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同時,在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方面,項目式學習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與問題驅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而是主動探索未知領域,提出新穎的見解與想法。這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將為學生未來在化學及相關領域的深人學習與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占偉.項目式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J].天津教育,2024(18):72-74.
[2]王娟.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3(34):60-62.
[3]馬克南.項目式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知識文庫,2023(9):100-102.
[4]楊云婉.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高中化學課程設計——以“探秘含氯消毒劑”為例[J]化學教與學,2021(20):35-38.
作者簡介:
侯紹聯(1975年1月一),男,漢族,三江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