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在眾多閱讀方法中,精讀和泛讀這兩種方式較為常用,精讀側重于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研讀,逐字分析文本的內涵、結構、寫作手法等,泛讀則是廣泛涉獵,快速瀏覽文本,主要目的是獲取大量信息。掌握并運用科學的閱讀技巧,能顯著提升閱讀效率,讓學生深切地體會閱讀的樂趣,還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課內精讀的概述
課內精讀不僅是對文字的逐字逐句解讀,更是深入文本內容與作者對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探索每個詞句背后蘊含的深層含義,感受作者的情感脈絡,并理解文本所承載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通過課內精讀,學生能夠學會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分析與評價作品,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這種閱讀方式要求學生在閱讀時不僅要關注文字的表面意義,還要學會捕捉作者的言外之意,理解文本的隱喻和象征。
二、課外泛讀的內涵
課外泛讀是對課內精讀的拓展和補充,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課外泛讀鼓勵學生跳出課本的框架,廣泛涉獵各類書籍和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閱讀材料,這種自主性不僅能夠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還能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課外泛讀注重閱讀的廣泛性和多樣性。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課外書籍,學生可以接觸到豐富的思想觀點和表達方式,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和跨學科思考能力至關重要。課外泛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此外,課外泛讀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課內所學的知識。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學生可以將課內所學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從而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課外泛讀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持續(xù)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索。
三、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的價值
1.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課外泛讀的豐富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在課外泛讀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時,這種興趣將成為他們繼續(xù)閱讀的強大動力,而這種興趣的提升將會促進課內精讀效果的提升。因此,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相輔相成。學生將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這兩種閱讀方式相結合,能夠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促進閱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學生積累閱讀材料,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學生整合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不僅能夠積累大量的閱讀材料,還能顯著提升語文綜合能力。通過接觸不同作者的寫作風格,學生能夠學會如何靈活運用不同的句式結構,并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升表達能力,并在閱讀技能上取得進步。
3.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 讀習慣
興趣是驅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實施高效的閱讀活動,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將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巧妙融合,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內精讀為學生奠定了科學閱讀方法的基礎,而這些閱讀方法也成為他們開展有效課外泛讀的武器,進而成為滋養(yǎng)他們閱讀興趣的土壤。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的結合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學習循環(huán):學生通過課內精讀掌握技巧和方法,在課外閱讀中實踐與應用,實現(xiàn)了知識的深化與鞏固。同時,課外閱讀中涌現(xiàn)的新知識與新挑戰(zhàn),又激勵著學生返回課內尋求更深刻的理解與解答。這一整合策略不僅有效點燃了學生的閱讀熱情,還幫助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的方法
1.以課內精讀為基礎,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學生開展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的關鍵在于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在閱讀活動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師需要以課內精讀為基礎,不斷夯實學生的閱讀技能。通過課內精讀,學生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閱讀技巧。這些基礎技能是進行課外閱讀的前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閱讀材料的核心內容,避免學生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同時,課內精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在課外閱讀時能夠更深入地思考問題,提出有價值的見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閱讀技巧。同時,學生應在課外閱讀中主動尋找與課內閱讀內容相關的資料,通過比較和對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特定的歷史事件后,學生可以閱讀相關的歷史小說或傳記,從而獲得更全面的歷史視角。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將課內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還能在實際運用中提升閱讀能力。
此外,學生還應自行制訂科學的閱讀計劃,并記錄閱讀進度和心得。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個人成長,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持續(xù)地從閱讀中獲得知識。
2.以課外閱讀為拓展,提升閱讀質量
課外泛讀是對課內精讀的重要補充與拓展。當前,課內閱讀難以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拓展閱讀范圍和類型,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閱讀訓練中,教師可以舉辦課外閱讀分享會。在分享會上,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分享在閱讀過程中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當看到同伴分享的精彩內容時,他們會受到啟發(fā),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課外閱讀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通過分享和交流,學生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成長,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思維也更加活躍。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讀后續(xù)寫的方式開展閱讀訓練。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閱讀報告,深入分析書籍中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個性,表達自己對書中情節(jié)或論點的認同或質疑。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教師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還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3.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的結合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探索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結合的有效方式。課內精讀需要教師精心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引導學生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而在課外泛讀中,教師則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無論是小說、詩歌還是科普讀物,都應廣泛涉獵,以拓寬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領域。這種綜合性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核心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不僅是學生積累知識的基石,更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它不僅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學生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保持競爭力和適應能力。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和有效指導,通過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每個學生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王白靈 (江蘇省南通市城中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