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日,一名27歲的女子在三亞旅游時,疑似被蛇咬傷,自行前往醫(yī)院就診,先后經三亞中心醫(yī)院和某戰(zhàn)區(qū)醫(yī)院救治,后不幸去世。該事件發(fā)生后,引發(fā)網友廣泛關注。
被蛇咬傷后該如何自救?又該如何辨別是否被毒蛇咬傷?出門在外遇到蛇,該如何應對?6月7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高振芳。
如何辨別是不是被毒蛇咬傷?
“咱們鄭州這邊的蛇一般都是無毒的。在整個河南,毒蛇的分布區(qū)域多在信陽、南陽、洛陽等地的山區(qū)?!备哒穹冀榻B,“2007年、2008年,醫(yī)院接收過幾例被毒蛇咬傷的患者,還是從南陽西峽那邊轉院過來的?!?/p>
如何辨別是不是被毒蛇咬傷呢?高振芳說,從傷口來看,無毒的蛇咬人后,通常會留下一排或兩排細小的齒痕。而毒蛇咬人后,一般傷口會有兩個孔。另外,從頭部形狀看,有毒蛇一般呈三角形,無毒蛇一般呈橢圓形。通常情況下,受到驚嚇后迅速逃離的,基本是無毒蛇;咬人后不跑的,極有可能是毒蛇。
有人說,從顏色上看,有毒蛇一般帶有花紋、顏色鮮艷,無毒蛇則不鮮艷。高振芳回應,僅憑顏色無法可靠區(qū)分有毒蛇和無毒蛇。很多劇毒蛇類(如大多數蝮蛇、竹葉青)的保護色非常出色,通常是綠色、棕色、灰色或土黃色,顏色非常具有隱蔽性。
被蛇咬傷后該如何自救?
被蛇咬傷后,該如何自救?高振芳說,如果無法辨別是否有毒,一律按毒蛇咬傷進行急救處理,可以參照以下步驟:
第一步,想辦法盡快脫離。有的人被蛇咬傷后,會找工具追殺蛇,這是很危險的,可能會遭到蛇的二次攻擊。
第二步,保持冷靜。盡量不要走動,慌亂或活動會加速血液循環(huán),導致毒液更快擴散。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拍照記錄蛇的樣貌,或者記住蛇的顏色、花紋、形狀,以備就醫(yī)時讓醫(yī)生作出準確判斷。
第三步,撥打急救電話或盡快送醫(yī)。說明自己是被蛇咬傷的,要求到有抗蛇毒血清的醫(yī)院。等待救援時,盡快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沖洗傷口。
第四步,適度綁扎。被毒蛇咬傷后,要在傷口近心端5~10厘米處進行綁扎,綁扎不要太緊,間隔15分鐘左右放松一下,以防肢體壞死。
如果確認被無毒蛇咬傷,消毒后處理傷口即可。如果是被毒蛇咬傷,抗蛇毒血清是對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藥物。高振芳特別提醒,不是所有醫(yī)院都有抗蛇毒血清,在撥打急救電話時,一定要向對方說明,去有抗蛇毒血清的醫(yī)院。越早接受相應的治療,傷者受到的傷害就會越小。
被毒蛇咬傷后,這些急救方式不可取
電視劇里常有這樣的橋段,一人被毒蛇咬傷后,另一人用嘴幫其吸出毒液。這樣做對不對?有無科學依據?
“用嘴吸毒液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是錯誤的。被蛇咬傷后,毒液很快會順著血液擴散到全身,用嘴吸根本吸不出來多少毒?!备哒穹几嬖V記者,“用嘴吸毒液的人,如果口腔里有潰瘍或傷口,很容易造成自身中毒。2007年我們接收的一個病例就是這樣,弟弟被毒蛇咬傷了,哥哥用嘴巴吮吸傷口,結果兄弟倆都中毒了?!?/p>
高振芳說,被毒蛇咬傷后,以下這幾種行為也不可?。?/p>
1.切開傷口放毒血。如果不是專業(yè)人士不要這樣做,一方面,切開傷口可能會傷到血管或神經,造成大出血或者感染;另一方面,切開傷口后可能加速毒液在身體內擴散。
2.亂涂偏方草藥。可能會引起傷口感染或者過敏,還會掩蓋傷口情況,耽誤醫(yī)生救治。
3.酒精消毒。被毒蛇咬傷后,直接噴酒精或涂抹酒精并無解毒作用,有時還會加速血液循環(huán),讓毒液更快擴散。
4.冰敷。被毒蛇咬傷后也不宜冰敷,冰敷可能加重局部組織損傷,且無法有效延緩病毒擴散。
如何防止被蛇咬?
每年5月到10月是蛇的活躍期,也是人們到野外游玩的高峰期,因此這段時間兩者很容易相遇。蛇類喜歡生活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如雜草灌木叢、亂石堆、樹根下、沼澤地等。高振芳提醒,野外游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去野外游玩,最好全副武裝,不要穿拖鞋、短褲,盡量穿長褲、高幫靴,避開蛇容易出沒的地方。因為蛇對氣味非常敏感,可以在身上或腳上涂一些風油精,能有效防止蛇類靠近。
2.如果必須從草叢、亂石堆等地方走過,可事先用棍子撥動草叢或敲擊地面,以“打草驚蛇”,再靜候一兩分鐘,確定沒有蛇再前行。走路時,也可以把褲子扎到襪子或者鞋里邊,做好防護。
3.盡量不在草叢、亂石堆、沼澤地、小溪邊長時間逗留。
4.在戶外搭帳篷時,選擇干燥開闊、遠離草叢及亂石堆的地方??稍趲づ裰車乓恍┐笏?,撒一些驅蛇粉,或者灑些風油精,都能驅蛇。
5.在野外看到蛇時不要驚慌,正確做法是趕緊避開,切不可主動去招惹。通常情況下,蛇只有在感受到威脅時才會主動攻擊人。
6.如果被蛇追趕,請記住走“S”形路線,不要走直線。蛇的視力普遍很差,除極少數品種如眼鏡蛇視力稍好,大多數品種的蛇僅能直視前方1米內的物體,而且雙眼視野重疊范圍極小,難以形成立體視覺,所以人拐著彎跑更容易擺脫。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