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里?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的心中只有你……”那歌聲如行云,似流水,像落花。每每聽到這首歌曲,我的腦海中便不由浮現(xiàn)出故鄉(xiāng)的炊煙……
故鄉(xiāng)的炊煙是最美的。兒時,玩耍占據(jù)了空閑時間的大半。玩兒是孩子的天性,不諳世事的我們在放學后,抓緊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之后馬上去找小伙伴們捉迷藏、扇紙片、滾鐵環(huán)、摔泥巴……樂此不疲。有時也跑到小水塘,扎猛子摸魚蝦,弄得滿臉泥巴,雞飛狗跳。雖然如此,但只要抬頭看到上空飄過來的陣陣炊煙,便一溜煙地跑回家。是啊,炊煙是家的召喚,炊煙能夠喚醒被玩耍掩蓋的味蕾,即便生活十分拮據(jù),但每個母親都會想方設(shè)法把粗茶淡飯調(diào)制得美味可口。孩子們望著屋頂?shù)拇稛?,議論著誰家吃的什么,口水便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破舊的灶臺、煙筒四處漏風,炊煙常常隨意彌漫。一次,我放學回家,見敞開的房門冒著濃煙。不明所以的我一聲聲地喊著媽,沖了進去,看到母親被煙熏得滿臉淚水,在灶臺前忙碌著。我哇的一聲哭了,緊緊抱住了母親。為此,每次我想幫母親燒火,她總是用各種理由哄我甚至嚇唬我出去。
離開故鄉(xiāng)后,我覺得炊煙是心底深處最柔軟的眷戀??傆X得是游子賦予了炊煙萬般美麗與溫情,如同明月,只有身在天涯才會吟出“月是故鄉(xiāng)明”的詩句。很多事物,與我們相守時完全被忽略了,而當我們遠離它,卻會從思鄉(xiāng)的夢中奔涌而出,成為綿綿不絕的惦念。春天的炊煙,是寧靜和希望;夏天的炊煙,是炎熱和活力;秋天的炊煙,是豐收和喜悅;冬天的炊煙,是寂靜和溫暖。它驚艷了歲月,溫柔了時光。炊煙是我的精神寄托,情感歸宿。雖離開故鄉(xiāng)多年,但總覺得他鄉(xiāng)是浮萍,故鄉(xiāng)才是我靈魂的安放之所。
在省城是看不到炊煙的,因此故鄉(xiāng)的炊煙一次次繚繞在夢中。曾經(jīng)習以為常的炊煙,因為隔著遙遠的距離,變得無比詩意和浪漫起來。炊煙裊裊,曼妙而靈動,以一種唯美的姿態(tài)演繹著故鄉(xiāng)的味道。對于游子來說,炊煙是我們青梅竹馬的玩伴,烙印在最深的記憶里,會時不時喚醒塵封的往事。躺在異鄉(xiāng)的床鋪上,我會在午夜的夢中,回到那個炊煙繚繞的小城:暮色四合,炊煙裊裊,鳥兒歸巢,一個孩子背著竹筐往家趕??|縷淡青色的炊煙升騰而上,在空中彌散開來。晚霞染紅了遠山,整個小城仿佛步入古老而遙遠的童話中,宛若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寧謐而悠遠。風過處,有時可以聞到炊煙里的草木香,那是真正的人間煙火味道。
那樣的畫面,總是不期然入夢來。我離開得越久,心中的惦念越濃。
終于回到了故鄉(xiāng),可并沒有看到夢中的炊煙,也沒有吃到柴火飯。“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用天然氣,沒人燒柴禾了。”兄嫂樂呵呵地對我說,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可是,我的心里卻隱隱有些失落,很多事物,都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被淘汰掉,徹底退出我們的生活,難道炊煙也會永遠地消失嗎?
一次與家人郊游,在小雜貨鋪買了一只鐵制的小爐子和幾捆劈好的木柴,如獲至寶。從此,每每下班回家,在陽臺上燃起爐子,炒幾道易熟的小菜,端上桌細細品味。飯后再燒一壺開水泡茶自斟自飲,陶醉其中。皎潔的月光下盯著爐子自帶的小煙筒飄出縷縷炊煙,仿佛回到了遙遠的童年。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大半生的苦辣酸甜如浮云般掠過。尤其是逝去多年的父母,慈祥地對我微笑,又慢慢地隨風遠去。剎那間,兩行淚水順著我的臉頰撲簌簌地流下……
炊煙時常彌漫在心中。它讓我懷念小城的寧靜、淳樸,思念遠離故土的親人和朋友。它不僅讓人懷舊,更是將人與故鄉(xiāng)緊密相連的紐帶,讓人感受到小城的溫馨與濃厚的人情味。無論身在何方,都難以忘懷家鄉(xiāng)那份獨有的情愫。
炊煙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柴草化成的靈魂,是家鄉(xiāng)的呼吸和聲音。就讓炊煙溢滿在我的記憶中吧,那難以割舍的故鄉(xiāng)之情……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