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墨跡未干的號角
我是銀鉤鐵畫的刺刀
我是牙縫里迸出的驚雷
我是胸膛中燃燒的熱火
油印滾筒碾過傷口
站起來是錚錚的中國人
東北烈士紀念館珍藏著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物——《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據(jù)滿洲宣言》。該文物材質(zhì)為白紙,1頁,長26厘米,寬18.7厘米,蠟版豎刻,黑色油墨印制,為1931年10月5日重印版,現(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據(jù)滿洲宣言》率先吹響了十四年民族抗戰(zhàn)的號角,它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九一八事變后發(fā)表的第一篇抗日宣言,也是世界上第一篇反法西斯宣言。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有預謀地炸毀了沈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部分鐵軌,悍然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一夜之間,日軍占領了沈陽北大營、兵工廠等重要軍事基地以及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遼寧省政府等重要政府機關和東三省銀號、銀行等,東北隨即淪陷。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占領、政治統(tǒng)治和經(jīng)濟壓迫,中共滿洲省委迅速做出反應,起草了《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據(jù)滿洲宣言》(以下簡稱《宣言》)。
《宣言》誕生于戰(zhàn)火硝煙中,由時任中共滿洲省委宣傳部部長趙毅敏起草書寫。趙毅敏原名劉焜,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滑縣牛屯,1924年赴法勤工儉學,學習期間投身革命運動,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30年5月至1931年11月期間,趙毅敏任中共滿洲省委宣傳部部長。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的第二天上午,中共滿洲省委幾位重要領導人召開緊急會議,其中有省委書記張應龍、組織部部長何成湘、宣傳部部長趙毅敏、秘書長詹大全、軍委書記廖如愿。會議分析了時局,明確了日軍的侵略陰謀和國民黨不抵抗的事實,會后即形成了這份重要的宣言。
《宣言》全篇一千二百余字,文字振奮人心、振聾發(fā)聵,直接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宣言》提出:“這一政策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為實現(xiàn)其‘大陸政策’‘滿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動,這一政策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為更有力的統(tǒng)治滿洲、侵略蒙古、以致使?jié)M蒙成為完全殖民地的政策,是以滿蒙為根據(jù)地積極進攻蘇聯(lián)與壓迫中國革命的政策,是不讓美國及其他帝國主義者搶奪滿蒙的政策!”這一論斷,清晰地洞察了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根本戰(zhàn)略,揭穿了其所謂“保衛(wèi)鐵路”“恢復秩序”的謊言?!缎浴愤€提出了“反對軍閥混戰(zhàn)!打倒投降帝國主義的國民黨!打倒帝國主義!”等17個口號??谔栕肿昼H鏘,喊出了勞苦大眾的心聲。在深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官僚主義壓迫的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團結勞苦大眾,喊出抗爭的口號,奠定了東北民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思想基礎。
重讀這份《宣言》,聆聽來自烽火連天年代的吶喊。它記錄著中華民族從屈辱壓迫中奮起反抗、從迷茫沉默中逐漸覺醒的重要時刻,更傳遞出不可動搖的革命信念與人民力量。在新時代,這件革命文物依然煥發(fā)光彩,它激勵我們繼承英烈遺志,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作者單位:東北烈士紀念館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