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月亮還沒來,路燈也可照窗臺,照著白色的山茶花微微開”“若是晨風還沒來,晚風也可吹入懷,吹著那一地樹影溫柔搖擺”最近,《若月亮沒來》這首歌火了,不僅因為旋律上頭,更因歌詞很治愈,唱進了無數(shù)普通人的心坎里。
歌詞中的“月亮”代表什么?或是理想,或是愛情,或是自洽,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倘若它們遲遲沒有出現(xiàn),我們該怎么辦?
一、若是機遇還沒來,跬步也可登高臺
很多人曾暢想過,自己到了二十多歲、三十多歲,會是意氣風發(fā),在高檔的寫字樓里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在風光無限的日常里過著想要的生活。然而現(xiàn)實不盡如人意,事業(yè)未見得有起色,日子也是平淡無奇。有人擔憂,技能會被取代,年齡成為硬傷,選擇受到限制…自己與理想似乎還差一次機遇。
的確,乘風而起需要一個契機、一個風口。在這個激蕩時代,科技發(fā)展一日千里,行業(yè)變革隨時發(fā)生,并非誰都能幸運地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遇。但與其擔心機會變少,不妨為迎接屬于自己的風口多做一份準備。
“拿命搏夢想\"的演員游本昌并非一路坦途,跑了30年龍?zhí)椎乃苑Q是“一個不走運的演員”。然而,他在51歲這年抓住飾演\"濟公”的機會從而為眾人所知,90歲時又憑借電視劇《繁花》中“爺叔”一角,走上演藝生涯的又一個巔峰。用他的話講,人生就像登山,一山又一山,年齡沒那么重要,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來。
人生總有許多的坎,每個人的花期也不一樣。若是機遇還沒來,就一點點努力,一點點靠近,走慢點沒有關(guān)系,只要步履不停,跬步也可登高臺。
二、若是掌聲還沒來,自己也可多喝彩
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掌聲,因為掌聲的背后是肯定和尊重。這也讓有些人覺得,如果沒有掌聲、沒有認同,那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白費。
然而,不管對誰來說,贏得鮮花和掌聲都不容易,它們也時常不能如期而至。《紅樓夢》剛問世時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曹雪芹只能靠賣畫和朋友的接濟維持生活,可謂窮困潦倒;畫家梵高生前孤獨落寞,畫風不被認可,一輩子也沒賣出幾幅畫;卡夫卡生前同樣默默無聞,甚至叮囑朋友在他死后將所有文章的手稿銷毀,不要發(fā)表。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等來送給自己的掌聲。
人生海海,也許我們一時沒能達到心中的目標、沒能贏得他人的掌聲,但這并不意味著努力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沒有收獲。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中,在“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中,在“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孤獨中,請記得給自己加加油、鼓鼓勁。
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就自我懷疑,只要向前就有意義。若是掌聲還沒來,別沮喪,別退縮,別氣餒,自己也可多喝彩。
三、若是緣分還沒來,孤島也可赴山海
愛情往往在一瞬間發(fā)生,人們將這種不可名狀的力量稱之為“緣分”?!敖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是緣分到來時的驚喜;“山盟雖在,錦書難托”,是緣分已盡后的遺憾。
有人形容當代年輕人是一座座孤島,不再像過去那樣執(zhí)著于追求緣分。生活節(jié)奏加快,年輕人愿意拿來戀愛的時間有限;線上交流的便捷,減少了面對面社交的頻率;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們逃避建立穩(wěn)定的情感聯(lián)系。這讓一些年輕人覺得,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那個“對的人”很難。
然而,即便是一座孤島,也會遇見海上掠過的風,不經(jīng)意間觸碰到岸邊的浪花。兩座看似遙不可及的孤島,總會因為某種難以言喻的力量而相連。而在此之前,孤島必須學會自處,待緣分降臨后以最美的姿態(tài)雙向奔赴。
愛情是永恒的話題,千百個人就有千百種想象。若是緣分還沒來,就靜靜成長,靜靜準備,孤島也可赴山海。
四、若是重逢還沒來,錦書也可寄衷懷
人生就是不停地相逢和離別,如同海明威筆下那流動的盛宴,形形色色的人們與我們步履交錯,編織成一幕幕色彩斑斕的畫面,留下了一道道刻骨銘心的記憶。
背起行囊告別校園的我們,坐上大巴離開家鄉(xiāng)的我們,心懷忐忑涌向陌生城市的我們,在一個個站臺揮手告別的我們,總在心里輕聲訴說著對未來的暢想和對重逢的憧憬,這是我們留給自己的一份承諾,也是堅持下去的一個理由。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惫P墨信件使遠隔千里的人們有了情感的流動和寄托。不論你身處何地,無論經(jīng)歷了怎樣的不容易,或是遇見了什么樣的小驚喜,不用糾結(jié)“云中誰寄錦書來”,只管把想念說給那個遠方的人聽。
見信如晤,順頌時祺。若是重逢還沒來,整理好心中的思念和祝福,不必等到下一次相見,錦書也可寄衷懷。
五、若是自在還沒來,方寸也可任徘徊
有人感嘆,成年人的世界越來越身不由己了。有的被“內(nèi)卷”裹挾,拼命追求著自己未必真正想要的東西;有的為生活所累,每天疲于奔忙只為碎銀幾兩;有的雖然不愁溫飽,但卻在無數(shù)個工作群的提示音中失去了“休息自由”“社交自由”,生活好像不再那么自在了…
對大多數(shù)打工人來說,屬于自己的空間只是工位那兩平方米,屬于自己的時間只是睡前那半小時,屬于自己的前路或許也只是并不寬闊的小道。然而,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也能看得到阿勒泰的牧草牛羊;在擁擠的地鐵車廂內(nèi),藍牙耳機里的音樂一樣可以帶我們?nèi)ミh方。
因為追求、責任和牽掛,很難享有純粹的自由自在,但我們可以努力平衡生活的實然和應然。《莊子·人間世》中說“乘物以游心”,蘇東坡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只要不放棄輸人和思考,我們依然能保留一片天高海闊的精神空間。
時間、空間、境遇,都不能成為畫地為牢的借口。若是自在還沒來,就讓思想起舞,讓心靈飛揚,方寸也可任徘徊。
六、若是圓滿還沒來,遺憾也可作留白
網(wǎng)上有一個梗,叫“人的一生都很關(guān)鍵”,從幼兒園小班到畢業(yè)工作,從成家到生子,每個年級,每個階段都容不得半點閃失。我們似乎一直在用力追求一個完美的、圓滿的“標準人生”,去消除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缺憾,盡管或許已經(jīng)累到精疲力盡。
即便如此,遺憾常常如影隨形。曾經(jīng)在最好的年華恣意享受,多年后“白首方悔讀書遲”;曾經(jīng)輕易地許下承諾,最終“此情可待成追憶”;曾經(jīng)約定親朋好友常聚,卻總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曾經(jīng)敷衍掐斷父母的電話,卻道\"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有作家曾說,生命怎么活都會有遺憾,關(guān)鍵在于你怎么去領(lǐng)悟,把這個遺憾的部分變成一種生命力的圓滿。與遺憾和解并不等于放棄對圓滿的追求,遺憾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人懂得珍惜,也學會自省。將滿而未滿,或許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意味著未來依然充滿無限可能。
生活不在別處,當下亦非全部。若是圓滿還沒來,就把握現(xiàn)在,擁抱坦然,遺憾也可作留白。
(源自“浙江宣傳”,小筱薦稿)責編:黃舉鑫(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