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12-0089-04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持續(xù)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學生的需求。因此,探索并實施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這一變革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上,更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通過實施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
一些教材中的文本和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去甚遠,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限制了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比如,《新概念英語》等經(jīng)典教材雖然涵蓋了廣泛的知識點,但由于編寫年代較早,其中很多情境設置已經(jīng)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因此,如何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戰(zhàn)。
(二)教學方法單一
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匯的記憶,而忽視了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難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例如,課堂上,教師機械地講解語法規(guī)則,學生則埋頭記筆記,缺乏互動與實踐機會。長此以往,學生雖然掌握了大量知識點,但在實際交流中卻無法靈活運用。
(三)課堂互動不足
在一些課堂上,教師主導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缺乏參與感和表達機會。這種單向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也使得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感到困難。比如,當教師提問時,只有少數(shù)幾個積極分子會舉手回答,大部分同學則保持沉默或低頭不語;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也常常流于形式,沒有真正達到促進思考的目的。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很難建立起自信去用英語進行溝通。
(四)評價體系不合理
目前的評價體系過于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估。這種以分數(shù)為導向的評價方式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應試心理,忽略了語言學習的本質一一交流與溝通。例如,期末考試前幾周,教師往往會加大復習力度,甚至占用其他科目的時間來強化訓練,只為提高班級平均分。然而,這種做法卻犧牲了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機會,長遠來看,反而不利于其成長。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講授法,這種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然而,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情景模擬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利用視頻、音頻等素材,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英語,不僅能夠增強他們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還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勇于質疑,培養(yǎng)他們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開展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鍛煉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領導能力。
(三)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
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能力都有所不同,傳統(tǒng)的“一刀切”教學模式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創(chuàng)新教學則強調因材施教,通過差異化的教學設計和評價方式,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他們發(fā)揮各自的潛能。
(四)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
在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這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教學技能,還能夠拓寬他們的視野,使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教育環(huán)境,許多學校開始組織定期的工作坊和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實踐經(jīng)驗。同時,教師也被鼓勵參與到在線課程中去,與其他同行交流心得體會。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教師之間的互動機會,也為個人職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支持。
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策略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為了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初中生而言,掌握英語不僅意味著能夠應對考試,更關鍵的是能夠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流,拓寬視野,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亟須創(chuàng)新,特別是針對七年級學生的人門階段,更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性和實用性的話題進行教學,如環(huán)保、科技、文化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跨學科知識融人英語教學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2024年最新版)Unit2“Hobbies”為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教學內容應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癏obbies\"這一主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介紹一些常見的英文表達方式,如“Ienjoyreadingbooks.”“Playingbasketball ismyfavorite hobby.”等。通過這樣的互動,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還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參與度。
其次,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語言實踐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側重于詞匯和語法的講解,而忽視了語言的實踐應用。在教授“Hobbie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問卷調查等,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例如,可以組織一次“HobbyShow”,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愛好,并回答同學的提問,這樣既能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能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再次,融入跨文化元素,拓寬國際視野。興趣愛好是了解一個人文化背景和個性特征的重要窗口。在教授“Hobbies”這一單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入一些英美國家的常見愛好,如“ Gardening is a popular hobby in the UK.”\"Many A-mericansenjoyhikingintheirfreetime.\"等,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
最后,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促進全面發(fā)展。評價不應僅僅局限于考試成績,而應綜合考慮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多方面能力。在“Hobbies\"這一單元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口語測試、小組項目展示、個人反思報告等多種方式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鼓勵他們在不同方面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和進步。
(二)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的內容,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Friends”為例,教師需要整合單元教學內容,提煉單元主題意義。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本單元的主題是關于友誼的。通過學習這個單元,學生可以了解到友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維護友誼。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誼,以及如何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的內容。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朋友故事;或者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友誼的短文,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看法和感受。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圖片、視頻等,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難度,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提供更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
(三)整合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當今這個信息化時代,將信息技術融人教學已成為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如使用在線詞典、視頻教程、互動軟件等工具,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鼓勵學生通過電子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交流。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2024年最新版)Unit8“Let'scelebrate!\"為例,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和網(wǎng)絡平臺,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如不同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慶祝方式等,這樣既能豐富課堂內容,又能拓寬學生視野。接著,在講解新單詞或短語時,可以采用動畫視頻的形式來演示其含義及用法,使抽象的語言點變得更加直觀易懂。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在線詞典或者翻譯軟件自行查找不熟悉的詞匯,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線上互動活動,比如觀看英文短片后進行小組討論、完成電子作業(yè)并提交至云端系統(tǒng)供教師批改等。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課堂趣味性,也讓學生有機會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通過設置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目標,幫助每位同學根據(jù)自身情況制訂合適的復習計劃,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
最后,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建議定期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主題實踐活動,如制作關于某一特定節(jié)日的手抄報、錄制介紹自己家鄉(xiāng)風俗習慣的小視頻等。這樣的項目式作業(yè)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本單元核心內容的理解,還能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主動搜集資料、分析信息并最終呈現(xiàn)成果,這對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相結合,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且有助于構建一個開放包容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從而真正實現(xiàn)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四)運用情境教學法,增強與學生的互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它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進行語言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下面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Friends”為例,探討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法增強與學生的互動。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關于朋友的主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朋友的視頻,或者講述一個關于朋友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朋友這一主題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Whatmakesagoodfriend?”“Howdoyoumakefriends?”等,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詞匯和句型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些與朋友相關的圖片,如笑臉、握手、擁抱等,然后讓學生用英語描述這些圖片。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新的詞匯,還可以在實際情境中運用這些詞匯。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朋友相關的對話或小短文,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朗讀。
再次,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聽力和口語的訓練。例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朋友的對話錄音,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或復述對話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聽力理解能力,同時也可以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寫作和閱讀的訓練。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文章,或者閱讀一篇關于朋友的文章并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可以在寫和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和閱讀能力。
(五)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方式也發(fā)生了變革。傳統(tǒng)的以考試成績?yōu)橹饕u價依據(jù)的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強調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評價,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因此,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小組合作成果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個體進步和成長,給予及時的反饋和指導。下面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Project2“Theworldaroundus”為例,探討如何通過多元化評價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促進每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首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持續(xù)進行,包括課堂參與度、小組合作、日常作業(yè)、項目進展等方面的評價。例如,在“Theworldaroundus”項目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觀察記錄表,記錄學生在信息搜集、PPT制作、口頭報告等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反饋和指導。項目結束時,通過最終成果展示(如PPT演示、研究報告)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考查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檢驗了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其次,自我評價與他評相結合。鼓勵學生反思學習過程,識別個人成長點與待改進之處。在項目結束后,引導學生填寫自我評價表,思考自己在項目中的貢獻、遇到的挑戰(zhàn)及克服方法。同伴之間相互評價可以增進理解與尊重,發(fā)現(xiàn)他人優(yōu)點并學習;教師則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最后,基于多元化評價結果,與學生一對一交流,幫助他們根據(jù)自身興趣和能力水平設定個性化學習目標。對擅長口語表達的學生,可以鼓勵其參與更多英語演講或辯論活動;而對寫作感興趣的學生,則可推薦參與英文寫作比賽或博客撰寫。
四、結論
總之,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初中英語教學真正適應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世慧.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3(23):92-94.
[2]王娜.基于新課標核心理念,優(yōu)化初中英語讀寫教學新思維[J].新課程導學,2023(17):27-30.
[3]瞿霞.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華夏教師,2023(23):49-51.
[4]楊曉花.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23(11):96-99.
[5]溫丹.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3,39(5):72-77.
[6]裴榴.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3(26):69-70.
[7]田文霞.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路徑[J].校園英語,2023(24):106-108.
[8]高嚴.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3(28):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