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新疆阿圖什市哈拉峻鄉(xiāng)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的回信強調(diào),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這不僅是對特定群體的勉勵,更是對整個青年一代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坐標中定位人生、匯聚力量的深刻期許。
深刻領(lǐng)悟理想信念的時代意蘊與實踐要求,是青年一代肩負歷史使命、成就時代新人的必然路徑。
青年當以科學理論為基石,鑄牢理想信念的“思想之魂”
理想信念的堅定源于思想的清醒和理論的透徹。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論指導。放眼新時代,廣大青年正以昂揚的姿態(tài),將科學理論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理論學者深研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把抽象原理融入時代課題的解答,在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中堅定道路自信;青年思政教師創(chuàng)新理論宣講方式,把深奧道理化作青春話語的傳播,在教學相長中增強理論自覺;青年黨員干部學深悟透新思想,把政策精神落實為服務群眾的舉措,在知行合一中筑牢信仰根基;青年新聞工作者講好理論故事,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一線,在采訪報道中深化思想認同;青年宣講團成員走進工廠社區(qū),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送到百姓心坎,在互動交流中播撒信仰種子。無數(shù)青年用實際行動證明,科學理論一旦融入青年血脈,便能轉(zhuǎn)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不竭動力。當理論的星火點燃理想的火炬,新時代青年必將照亮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理想信念的堅守,讓青年志愿者的選擇超越了一時的熱血沖動,成為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青年志愿者們深刻領(lǐng)悟“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時代內(nèi)涵。理論學習中獲得的精神力量,讓“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青年群體內(nèi)心最堅定的聲音,并化作扎根邊疆、建功立業(yè)的強大動力,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理想信念的確立,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一時的沖動,光有樸素的感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深厚的理論信仰作支撐,否則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發(fā)生動搖?!毙聲r代青年要深刻領(lǐng)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與豐富內(nèi)涵,貫通其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臻于“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之境,將其內(nèi)化為涵養(yǎng)理想信念的理性圭臬。要以“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態(tài)度,學深悟透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不斷增進“四個認同”,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將科學理論轉(zhuǎn)化為洞察世事、砥礪理想的“定盤星”。要運用理論慧眼鑒別是非、廓清迷思,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中站穩(wěn)立場、保持清醒,不為雜音噪音所擾,不為錯誤言論所惑,確保理想信念不偏航、不褪色,在風險挑戰(zhàn)前“亂云飛渡仍從容”。
青年當以躬身實踐為熔爐,砥礪理想信念的“行動之力”
行動是理想的試金石,理想信念的生命力蘊于實踐。新時代的廣闊天地,為青年施展才華、錘煉品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臺。青年科研工作者攻堅核心技術(shù),把報國之志熔鑄成實驗室里通宵達旦的探索,在千百次失敗與重啟中淬煉科技自立的鋼鐵意志;青年基層干部扎根鄉(xiāng)村振興一線,把為民初心鐫刻在田間地頭的足跡,在走村入戶中踐行著共同富裕的莊嚴承諾;青年生態(tài)工作者巡護萬里河山,把綠色理念化作山川湖海的守望,在風餐露宿中構(gòu)筑起美麗中國的生態(tài)屏障;青年醫(yī)護人員沖鋒生死一線,把醫(yī)者仁心凝聚成逆行出征的勇毅,在生命攸關(guān)的緊急時刻詮釋著大醫(yī)精誠的崇高信仰。實踐證明,理想信念不是寫在紙上的豪言壯語,而是扎根現(xiàn)實土壤的堅定行動。新時代青年正是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實干回答時代之問,用奮斗書寫無悔青春,讓理想信念在躬身實踐中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敝驹阜盏娜粘?,并非轟轟烈烈,卻處處是理想信念的淬煉:是在邊疆的清風與朗日下,把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融入為孩子們準備的每一堂課、批改的每一本作業(yè)里;是在簡樸的宿舍孤燈下,以青春的堅守,驅(qū)散知識的荒蕪,點亮孩子們求知的眼眸;是在與當?shù)睾⒆觽兊逆倚Ρ寂苤校瑢ⅰ胺瞰I、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化為最真切的陪伴與關(guān)懷。日復一日的堅守中,謝依特小學的志愿者們用行動詮釋:真正的理想信念,是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的全情投入,是在每一件小事中的初心不改,是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的無悔青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毙聲r代青年欲使理想信念由思想自覺走向行動自覺,必須勇毅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實踐洪流。要投身一線經(jīng)風雨,響應黨和人民召喚,扎根基層,奔赴艱苦,在鄉(xiāng)村振興的沃土上揮灑汗水,在科技攻關(guān)的峰巒上勇攀高峰,于櫛風沐雨中體悟理想之分量,在經(jīng)風雨、見世面讓信仰中愈發(fā)堅韌。要知行合一求實效,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踐,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保持“闖”的勁頭、“創(chuàng)”的勇氣、“干”的作風,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破解時代課題中增長經(jīng)世致用之才,讓理想信念在攻堅克難中淬煉成色。要省思體悟求升華,通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huán)往復,于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洞察規(guī)律,在摸爬滾打中淬煉筋骨、砥礪意志,讓理想信念在實踐的辯證運動中臻于成熟、臻于崇高。
青年當以為民奉獻為旨歸,升華理想信念的“境界之光”
崇高理想的檢驗標準,在于面對人生重大選擇時,能否將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新時代青年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一標準:青年扶貧干部舍繁華擇山鄉(xiāng),在為民解憂中將青春理想淬煉成振興使命;青年民警舍安逸護平安,在萬家燈火中將職業(yè)追求鍛造為忠誠擔當;青年社工棄清閑扶弱困,在扶危濟困中將人生理想升華為大愛無疆。為民奉獻的選擇看似是舍棄,實則是升華——舍棄的是個人小我,成就的是家國大我;放下的是一己私利,托起的是萬家幸福。正是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追求中,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從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升華為民族復興的擔當,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中成就更高遠的人生境界。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睂τ谔ど锨巴陆x依特小學支教征程的青年志愿者而言,面對人生的重大抉擇,一邊是都市繁華與個人發(fā)展的坦途,另一邊是邊疆兒童求知的眼神與民族未來的希望,他們毅然選擇了后者,用行動書寫了青春最動人的答卷。為民奉獻的真諦,不在于外界的掌聲和嘉獎,而在于內(nèi)心信念的堅守與確證。當個人前途的“小我”毅然讓位于邊疆教育的“大我”,奉獻本身就已成為理想信念最鏗鏘的表達。正是在超越功利得失的價值追求中,當代青年以投身基層、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將樸素情懷錘煉成堅定信念,在奉獻社會中實現(xiàn)人生境界的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毙聲r代青年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自覺站穩(wěn)人民立場,把理想信念的坐標錨定在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偉大航程中。要積極投身志愿服務、社會公益、基層治理,在每一次為民解憂中涵養(yǎ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體悟“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實踐哲理,汲取滋養(yǎng)理想信念的深厚力量。要深入體察民情、傾聽民聲、匯聚民智,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用實際行動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淬煉為人民奮斗終身的信念。要正確處理公與私、義與利、得與失的關(guān)系,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培育“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高潔品格,永葆理想信念的純潔光輝。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毙聲r代是青年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時代。廣大青年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深學理論,以“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清醒投身實踐,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服務人民,讓理想的光芒照亮奮斗的道路,讓信念的力量驅(qū)動青春的航船,以“強國有我”的實際行動鑄就屬于青年一代的至上榮光。[2024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立項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時代化研究(課題編號GH2024041)]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