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撫州臨川縣(今江西省撫州市)。王安石從小就很聰明,還特別愛學習,據(jù)說他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年紀稍微大一點兒,王安石就跟著父親四處游歷,看風景,長見識。在宋朝這個崇尚風雅的時代,王安石卻是個例外。他平時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不理發(fā)、不洗澡,更別說打扮自己了。至于參加派對和聚會,更是沒有他。在當時,文人不懂聽歌觀舞可是會被鄙視的。但王安石不在乎,他一心想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業(yè)。
21歲的王安石進士及第,當上了淮南節(jié)度判官,可以說是逐夢成功,但王安石依舊天天熬夜讀書。到了上班時間,他常常沒有梳洗就去工作,這讓韓琦誤會他是晚上出去玩了。韓琦找到王安石談話,誰知王安石一句也不辯解,由此一來,韓琦對他的誤會就更深了。后來,韓琦辭官了,皇帝問他王安石能不能接替他的官位,韓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就這樣,王安石在任滿時也沒得到升遷。
王安石本來有成為皇帝秘書班子成員的機會,可他斷然拒絕了。因為他想去基層鍛煉鍛煉,于是王安石被調任為浙江鄞縣(今浙江省鄞州區(qū))知縣。王安石這個知縣確實當?shù)梅浅:?,他勇于擔責,政績斐然,以至很多高官都向朝廷舉薦王安石,但他只想做地方官。知縣任期到了,王安石又去做了舒州通判,就是不進京。
不過,王安石也有無奈的時候。嘉祐五年(1060年),王安石和司馬光同時被指派修起居注,也就是幫皇帝寫日記。第二年,他又被任命為知制誥,還是得待在京師。
1063年,王安石的母親病逝,他借此機會辭官守喪。大概就是在這時,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桂枝香·金陵懷古》。這首詞氣勢磅礴,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贊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表達了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
之后,王安石被朝廷多次征召,但他都用服母喪與有病為由拒絕入朝。直到1067年,宋神宗即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又很快讓他出任翰林學士兼侍講。
在皇帝的重用下,王安石一步步升官,也逐漸開始了自己的改革,也就是“王安石變法”。變法的初衷雖好,但落實起來相當困難。當時,年近半百的王安石在全國上下開始大規(guī)模推進變法運動,卻屢遭各路官員的阻撓。這里面就有當年的頂頭上司韓琦。
推行變法,讓王安石心力交瘁,之后他便稱病辭官歸隱。歸隱期間,王安石雖然再次拜相,但舉步維艱。1076年,王安石再次請辭。沒想到,這一年,他的長子病故,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王安石遭受巨大打擊。
之后的數(shù)年中,王安石不斷入仕,又辭官,卻始終沒能推進新法。1086年,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