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我記得自己幼年時,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兩眼明察秋毫??吹郊毿〉臇|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不時有物外的樂趣。
夏天蚊聲如雷,我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樣想,則看到的就是或成千或上百只的鶴。仰起頭來看,脖子都僵硬了。有時把蚊子留在白色蚊帳里,慢慢地用煙噴,讓它們沖著煙飛叫,把它們當作青云白鶴,果真它們像白鶴在云端鳴叫,讓人怡然稱快。
很多同學都在作文中寫過捉蚊子。古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這個段落就描寫得相當精彩。在上述文字中,作者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發(fā)生的捉蚊趣事。作者把蚊子想象成了群鶴,充滿了童趣。
此段文字出自《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陡∩洝肥且槐咀詡黧w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我們在這本書里可以看到清代一家普通小市民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全書恬淡從容,簡潔明快,看不到刻意雕琢的痕跡,從字里行間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字功力。可以說,真情實感加上生花妙筆成就了這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
作者沈復是清代乾嘉時期生活在蘇州的一位無名文人,連具體的生卒年都無從考證,也沒有其他詩文傳世。從他的文字中,我們能夠看出他是一個樂觀曠達的人,一個從小就充滿好奇心、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找到樂趣的人。如果大家讀到他寫的其他篇目可以看到:盡管他也因自己的好奇和調皮吃了不少苦頭,但回想起來,日子還是以快樂居多。日后的生活雖然遇到不少坎坷,但一顆天真好奇的心沒有改變。只要用心去尋找,用手去實踐,生活的樂趣就在其中一沈復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這個淺顯但很實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