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株早春的蒲公英,就該像我一樣,深蹲、探頭,手心相對自上而下輕輕罩住。憐愛一抹綠,生怕倨傲的狂風亂翻書頁,吹走春的初稿。
那段時間,上高中的兒子狀態(tài)不好,經常發(fā)出“付出多,回報少”的感慨。面對他的一臉愁容,做父母的,除了保證他的一日三餐,好像別無他法。我們彼此消磨著向上的心力,頓覺日子灰撲撲的,了無生氣。
出門,擇一處向陽地,覓春意兩三枝。游走到一幢樓前,磚縫處鉆出的一株蒲公英映人眼簾。天氣涼意還很足,這株舒展著嬌嫩綠葉的蒲公英,像剛睡醒偷看世界的小女孩,透著可愛。陽光伸長手臂,輕撫著她。綠的因子在它體內快速游走,悄然醞釀一場盛事。我想,過不了幾日,天地便會蕩漾出一片翠樹、一江碧水、一山青黛和一地綠茵。綠正晝夜奔襲,踏過千溝萬壑而來。我從眼前的一抹綠中看到了生機和力量,溫潤的色調似乎提醒我,在人的一生之中,保持內心的綠意,就是留住希望的根脈。日子晦暗時,不用焦慮,窗外自會有翠色為人生的山水描容,為自己的心情題款。
我把一抹綠拍下來,拿給兒子看,并邀他為之命名“能給這張照片取個名字嗎?”
‘婆婆丁。\"兒子敷衍道。他對我這一看似無聊的請求不屑一顧。
“特別一點兒呢?\"我滿懷期待地繼續(xù)追問。
‘那就‘丁婆婆'或者‘笑春風'吧。\"兒子見我饒有興致,沉思片刻認真回答道。
我忍不住拊掌,真是好名字,既保留了原名的韻味,又增添了詩意。關鍵是,我看到了兒子命名時,眼里那縷“不畏天涯遠,隨風自在飄”的希望之光。
還是叫“一抹綠\"吧!人生一程,心里該有幾抹不枯的草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