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志碼:A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高齡患者手術需求上升,其手術風險因生理機能下降和疾病增多而增大,因而麻醉管理尤為關鍵。傳統全身麻醉藥物可能導致不良反應,影響手術和恢復,優(yōu)化全身麻醉誘導策略對于提升手術安全性及改善患者預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新型靜脈麻醉藥,環(huán)泊酚憑借其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恢復快等優(yōu)勢,在臨床麻醉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3。尤為重要的是,環(huán)泊酚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成為高齡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理想選擇4。盡管環(huán)泊酚在臨床中的應用逐漸增多,但針對高齡患者全身麻醉誘導的劑量優(yōu)化與效果評估研究仍相對匱乏。目前關于環(huán)泊酚在高齡患者中的最佳劑量、藥效學特點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認識尚不充分,有待進一步深人探討。近年來,隨著麻醉學研究的不斷深人,精準麻醉和個體化治療理念逐漸受到重視。在高齡患者全身麻醉誘導中,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精準調控環(huán)泊酚的劑量,在實現最佳麻醉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隨著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效學研究的進展,對環(huán)泊酚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作用機制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認識也將為優(yōu)化其臨床應用提供重要依據。本研究旨在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評估環(huán)泊酚在高齡患者全身麻醉誘導中的劑量優(yōu)化、效果及安全性,以提供更科學的麻醉方案,提升手術安全性和舒適性,并為環(huán)泊酚在更廣泛人群中的應用提供依據,推動麻醉學發(fā)展,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長江大學附屬荊州醫(yī)院擇期接受全身麻醉手術的130例高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5例。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齡 65~85 歲,平均年齡( 73.1±3.9) )歲;體質量指數(bodymassindex,BMI) 18.5~30.0kg/m2 ,平均BMI( 24.9± 2.8) kg/m2 ;美國麻醉師協會(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I級38例, I 級27例。試驗組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齡 66~84歲,平均年齡( 72.5±4.2) 歲;BMI 19.0~ 29.5kg/m2 ,平均BMI( 25.3±3.1) kg/m2 ;ASA分級,I級40例,Ⅱ級25例。經檢驗,2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BMI水平和ASA麻醉風險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 0.05),表明2組患者具有較好的均衡性,研究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納人標準:年齡 ?65 歲;ASA分級I級—Ⅱ級;無手術禁忌證;麻醉時間 lt;120min ,出血量 lt; 50mL ;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肺疾病、肝功能障礙、休克等;對環(huán)泊酚或丙泊酚過敏;近期接受過激素治療或服用過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存在意識或認知障礙。
1.2 方法
對照組在全身麻醉誘導中使用丙泊酚,患者入室后迅速建立外周靜脈通路并連接監(jiān)護設備,實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麻醉深度。麻醉誘導階段使用阿芬太尼 和丙泊酚 2mg/kg 誘導,直至患者意識消失且NI值降至65以下時實施氣管插管操作。完成插管操作后,將管路連接至呼吸機實施機械通氣,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將呼吸頻率設定為 10~18 次 /min ,吸呼比調節(jié)為 1:2 ,并將潮氣量設置為 6~8mL/kg ,以確保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 (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CO2) )維持在 35~45mmHg (1mmHg=0.133kPa) 。在麻醉的持續(xù)過程中,通過靜脈持續(xù)輸注丙泊酚4~12mg/(kg?h) 和瑞芬太尼 0.15~0.20μg/(μg?min) 并根據需要調整兩者的劑量,以確保NI值穩(wěn)定在37~64。當4個成串刺激(train-of-fourstimulation,TOF)比值恢復至基礎值的 25% 時,追加靜脈注射羅庫溴銨 0.2mg/kg 。
試驗組在全身麻醉誘導中使用環(huán)泊酚,其麻醉準備與對照組相同。麻醉誘導時,先靜脈注射阿芬太尼 30μg/kg ,隨后緩慢靜脈注射環(huán)泊酚0.4mg/kg (注射時間超過 30s) 。待羅庫溴銨完全起效,TOF比值達到 0% 、NI值小于65時,實施氣管插管操作。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操作與試驗組相同。麻醉維持階段,采用靶控輸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方式泵注環(huán)泊酚 0.8~ 1.0mg/ (kg?h) 和瑞芬太尼 0.15~0.20μg/ (kg?min) ,根據NI值、有創(chuàng)動脈壓、HR及患者體動情況調整藥物劑量,保持NI值在 37~64 。當TOF比值恢復至基礎值的 25% 時,追加靜脈注射羅庫溴銨0.2mg/kg
1.3 觀察指標
(1)鎮(zhèn)靜麻醉指標。在評估鎮(zhèn)靜麻醉效果時,觀察2組患者麻醉誘導時間(藥物注射至意識消失時間)、睫毛反射消失時間(藥物注射至睫毛反射消失時間)、NI值降至 ΔD0 時間(藥物注射至NI值降至基礎值 90% 的時間)、術中體動次數、蘇醒時間(停藥至患者響應呼喚的時間)以及麻醉后恢復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滯留時間 (手術結束至離開恢復室的時間)。(2)生命指標。在手術過程中,于麻醉誘導前 5min (T0) 、氣管插管時 (T1) 和術后 5min 二 (T2) 監(jiān)測2組患者的生命指標,包括HR、MAP、SBP和DBP。(3)安全評價指標。安全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低血壓,即MAP下降幅度超過基礎值的 20% ,或SBP低于90mmHg ,DBP低于 60mmHg ;呼吸抑制,表現為呼吸頻率低于8次 /min ,或血氧飽和度(oxygensaturation, SpO2) )低于 90% ;注射痛,指患者主觀反映注射部位出現疼痛感;心動過緩,即HR低于60次 /min 。此外還需關注患者術后出現惡心、嘔吐、嗜睡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鎮(zhèn)靜麻醉指標
統計分析顯示,對照組麻醉誘導時間、睫毛反射消失所需時間、NI值達到 D0 水平用時、術后清醒時間和PACU滯留時間等均明顯長于試驗組(Plt;0.05) ;試驗組術中體動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lt;0.05) ,見表1。
2.2 生命指標
研究數據顯示, ΔT0 時,2組患者的HR、MAP、SBP和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T1 , T2 時,試驗組的 HR 、MAP、SBP和DBP均較對照組更穩(wěn)定 (Plt;0.05) ,見表2。
2.3 安全評價指標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出現血壓下降、呼吸
功能抑制、注射部位疼痛和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的比例明顯降低 (Plt;0.05) ,表明試驗組干預措施在安全性方面優(yōu)勢顯著。雖然試驗組術后惡心、
嘔吐和嗜睡癥狀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有所降低,但統計學分析顯示,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環(huán)泊酚在高齡患者全身麻醉誘導中的優(yōu)化劑量為 0.4mg/kg ,該劑量下麻醉誘導時間、睫毛反射消失時間和NI值降至 D0 時間均顯著短于傳統丙泊酚組 (Plt;0.05) 。這表明,環(huán)泊酚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的優(yōu)勢,符合高齡患者對麻醉藥物快速代謝、迅速恢復的需求。藥效學分析顯示,環(huán)泊酚在體內代謝過程穩(wěn)定,作用機制明確,與其他麻醉藥物如瑞芬太尼聯合使用時能夠實現良好的麻醉深度調控。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環(huán)泊酚在不同高齡患者群體中的藥代動力學差異,以實現更為精準的劑量個體化。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在氣管插管期間以及術后 5min 時的生命體征表現出更高的穩(wěn)定性,且低血壓、呼吸抑制、注射痛和心動過緩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均明顯降低 (Plt;0.05) 。這證實了環(huán)泊酚對高齡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安全性較高[。高齡患者的心血管調節(jié)功能減退,對麻醉藥物的耐受性降低,采用傳統麻醉藥物如丙泊酚易引發(fā)血壓下降和心率波動的情況。而環(huán)泊酚憑借其良好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為高齡患者提供了更為安全的麻醉選擇。然而本研究中術后惡心、嘔吐和嗜睡的發(fā)生率雖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探討。
臨床麻醉實踐發(fā)現,環(huán)泊酚這一新型麻醉劑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誘導階段展現出獨特優(yōu)勢。
當前手術患者群體中,高齡人群比例持續(xù)攀升,環(huán)泊酚的廣泛應用有望提升高齡患者手術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改善預后。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環(huán)泊酚在合并多種疾病高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以及與其他麻醉藥物的相互作用機制。此外,在精準醫(yī)療理念下開展基于基因多態(tài)性等生物標志物的環(huán)泊酚劑量個體化研究,也將為臨床麻醉提供更為科學、精準的指導。
參考文獻
[1]茅曉玉,李夢倩,蘇春俠.環(huán)泊酚用于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全麻誘導劑量學研究[J].腫瘤基礎與臨床,2024,37(2):196-197.
[2]王玥,張曉東,刁玉剛,等.環(huán)泊酚麻醉誘導對高齡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23,26(9):802-805.
[3]吳德娟.瑞馬唑侖聯合環(huán)泊酚在胃腸鏡對于高齡患者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論壇,2025,7(2):132-134.
[4]楊寧寧.環(huán)泊酚用于高齡患者全身麻醉誘導 ED50、ED95 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4.
[5]尚平平,劉曉寧,何東海,等.環(huán)泊酚在老年患者靜脈全麻術后恢復期不良反應的預測模型[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3,20(8):88-94.
[6]胡凱,張璐璐,肖楓,等.環(huán)泊酚全麻誘導對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的鎮(zhèn)靜深度及血流動力學影響[J].江西醫(yī)藥,2024,59(11):1011-1014.
[7]張月灝,呂潔萍,張涵云,等.環(huán)泊酚與丙泊酚在全麻誘導期對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影響的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23,26(8):714-718.
[8]李敏.環(huán)泊酚及丙泊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全麻誘導與維持的對比研究[J].中外醫(yī)療,2024,43(10):110-113.
[9]郭順,曾曉琴,李波,等.環(huán)泊酚與丙泊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麻誘導與維持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3,39(6):601-604.
[10]蔡孟杰,劉先保,王壽平.環(huán)泊酚的應用現狀與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24,45(6):789-793.
[11]張東博,吳巧玲,沈途,等.環(huán)泊酚用于全麻誘導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24,45(5):70-74
(編輯: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