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各有關方面要齊心協(xié)力,把這一標志性項目建設好、運營好,帶動西部和內陸地區(qū)高水平對外開放。”近期,中共重慶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聯合當代貴州雜志社、當代廣西雜志社發(fā)起“跨越山海的開放引擎——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南行”采訪活動,3家黨刊社組成的聯合采訪團隊將共同深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貴州、廣西三大節(jié)點的生產建設一線調研采訪,集中展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成效,立體呈現通道沿線省區(qū)市對外開放新優(yōu)勢。本期,采訪團首站來到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重慶。
生活中常見的珍珠奶茶里的珍珠、酸辣粉里的粉條、水晶湯包晶瑩剔透的外皮……很多人沒想到,這些食物的原材料,大多都是木薯粉。
我國近鄰老撾是優(yōu)質木薯粉的主要產地之一。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開通后,相較于過去成本高昂的公路運輸和耗時漫長的江海聯運,如今老撾木薯粉搭乘中老班列,最快僅需5天即可抵達重慶,且運輸成本大幅降低。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引發(fā)的“木薯粉提速革命”,讓老撾與中國西部地區(qū)從過去的直線距離不遠、通行卻要繞行半個亞洲,變?yōu)閷崒嵲谠诘摹敖阱氤摺?。對重慶和通道沿線其他地區(qū)而言,通道建設讓西部地區(qū)從地理內陸“此在”轉變?yōu)殚_放樞紐“彼在”,破解了“內陸鎖定”的困境。
從重慶出發(fā),西部陸海新通道這條澎湃的物流大通道正翻越山海、走向世界,奏響新時代開放發(fā)展的新華章。
“一帶”和“一路”的中轉站
2025年5月28日上午,驟雨初歇,涼爽的江風拂過重慶果園港。
岸邊,橙紅色的岸橋把集裝箱裝載到輪船上,然后輪船破開浪花,沿著長江黃金水道駛向遠方。
岸上,五彩斑斕的集裝箱鱗次櫛比,好像一塊塊積木安然堆放。上方,場橋來往穿行,在集裝箱和集裝箱卡車之間裝載貨物。這些場橋中部還保留著過去的操作室、空調、攀爬梯等裝置,卻看不見一個工作人員。
來到距離集裝箱堆場約2公里的場橋操作室,只見場橋司機坐在電腦屏幕前,通過多個感知探頭的畫面精準查看集裝箱鎖孔位置,隨后操作手柄,在電腦程序輔助下高效完成集裝箱起吊工作。
“過去,我們要先爬上距地面24米高的場橋操作室,透過腳下的鋼化玻璃觀察,控制手里的操作桿,使吊具鎖頭和集裝箱四邊角的鎖孔完美契合,才能把一個集裝箱成功起吊?!敝貞c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副部長胡萬琪介紹。
自2016年開始,果園港因地制宜推動智慧港口建設。實施場橋遠程操控系統(tǒng)重點技改項目,便是智慧港口建設的重要一步。
“現在,操作場橋靠的是手柄、鼠標和電腦程序?!焙f琪介紹,場橋遠程操控系統(tǒng)在果園港投用后,場橋司機只需要坐在遠程操作室里,就能高效、精細地進行場橋操作。
過去,1名司機只能操作1臺場橋,場橋每天的有效工作時間是18個小時。現在,1名司機可以遠程操控多臺場橋同時作業(yè),輕松“拿捏”數十噸重的集裝箱。場橋每天有效工作時間達24個小時,能更好滿足客戶需求。場橋遠程操控系統(tǒng)的投用,既提高了果園港服務效率,又改善了工人作業(yè)環(huán)境。
不僅是場橋可以在辦公室遠程操控,果園港還引入了一批新能源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與傳統(tǒng)集裝箱卡車混合使用。這些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日均作業(yè)量達180個,成本僅為人工駕駛集裝箱卡車的三分之一,有效緩解了港口運力緊張等問題。
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信息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依托5G、北斗定位等新技術,這些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能與車輛管理系統(tǒng)、場橋遠程操控系統(tǒng)協(xié)同工作,可根據港口內的實時情況,自主規(guī)劃最優(yōu)路線,完成貨物運輸任務。過去,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主要在海港投用,如今,果園港成為長江上游首個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與傳統(tǒng)集裝箱卡車混行作業(yè)的內河港口。
科技含量顯著提升,是如今果園港給人的第一印象。目前,果園港集裝箱管理系統(tǒng)、無紙化平臺、智能閘口、智能理貨等軟硬件系統(tǒng)已上線運行,為果園港高質量發(fā)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多年前,果園港還是一座規(guī)模不大的散雜貨碼頭,如今,果園港正加速成為世界的“中轉站”。
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加快推動南向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質上是突破傳統(tǒng)“運輸成本壁壘”的過程,通過規(guī)模效應和網絡效應降低交易費用,使西部地區(qū)的比較優(yōu)勢得以充分釋放。通過遠程場橋控制、無人集裝箱卡車等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效率,有助于擴大“時空壓縮”效應,使原本受制于地理隔離的生產要素獲得新的組合可能,為我國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實踐路徑。
數據顯示,果園港作為長江上游的重要樞紐,近年來基礎設施持續(xù)升級,已投資超120億元,建成18個5000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3150萬噸,并擁有14條鐵路專用線,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200萬標箱。今年一季度,果園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17.6萬噸,到發(fā)集裝箱量22.4萬標箱,同時充分發(fā)揮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通道優(yōu)勢,完成水水中轉超1.3萬標箱,水鐵聯運超3000標箱。
開放的步伐不止于此,類似果園港這樣的聯運樞紐節(jié)點,正在重慶大地上拔節(jié)生長——萬州港多式聯運的組織模式不斷豐富,開通了萬州至浙江寧波江海直達航線;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集結班列開行;重慶首趟中老鐵路保稅糧食專列開行;江津珞璜港于2024年正式獲批開放口岸,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進一步有效銜接……
從“地理存在”到“關系存在”
2011年3月19日,江彤作為首發(fā)司機,登上了首趟中歐班列的駕駛室。
在列車的轟鳴聲里,窗外景色不斷變換,從城市風光變?yōu)榫d延的梯田,然后是崇山峻嶺、沙漠戈壁。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后,他看到哈薩克斯坦的草原、俄羅斯的冰雪、白俄羅斯的森林……歷經16天旅程,這趟滿載“重慶造”筆記本電腦的班列,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站。
10多年后,回憶起列車出發(fā)的那一刻,已退休的江彤依然心潮澎湃:“激動!列車開行半年前我們便開始不斷練習,接收發(fā)車指令、鳴響出站長笛、緩解制動機、推動前進手柄。開行當天,當列車成功出發(fā)后,我們知道我們做到了?!?/p>
中歐班列的成功開行,開創(chuàng)了西部地區(qū)內陸城市重慶的國際貿易新篇章,也成為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團結村邁向騰飛的起點。
當時的江彤沒有想到,接下來的團結村中心站成了重慶“東西南北”四向開放的重要節(jié)點、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發(fā)展步伐越來越快:
2017年9月25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常態(tài)化運行班列,在團結村中心站首發(fā)。在此之前,鐵海聯運班列雙向測試時,團結村中心站也是發(fā)運和接運點。貨物搭乘班列從團結村中心站出發(fā),向南行駛至廣西欽州港,隨后換船出海,相比傳統(tǒng)運輸路線耗時約縮短15天,物流成本也有效降低。
2025年4月30日,一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跨境鐵路班列滿載汽車零部件等貨物,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啟程,通過中老鐵路途經老撾,最終抵達泰國馬達普。該班列線路是重慶牽頭拓展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新線路之一,2024年6月首發(fā)以來已實現每周一列穩(wěn)定開行。
5月20日,一趟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進境班列經云南磨憨口岸放行,4天后抵達重慶,全程時長比原來縮短1天;5月21日上午,一趟載有40標箱的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出境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fā),4天后到達老撾萬象。這兩趟班列均采用“鐵路快通”模式,標志著陸海新通道中老班列(重慶—萬象)率先邁入雙向“鐵路快通”時代。
5月30日,X9587次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至泰國鐵海聯運精品快線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鳴笛啟程。該批貨物于6月2日抵達廣西欽州港站后,搭船出海,經過6天的海上運輸后抵達泰國林查班港。至此,西部陸海新通道已開通重慶至越南海防、泰國林查班、印尼雅加達、越南胡志明共4個港口的精品快線服務。
……
通道之變,也為重慶企業(yè)帶來全新機遇。
今年3月,在第46屆曼谷國際汽車展上,長安汽車泰國生產基地生產的首款車型Deepal S05驚艷亮相,受到泰國消費者熱捧。5月,3000多輛Deepal S05被交付給泰國當地客戶。
“這次交付意義重大,它標志著長安汽車從以前的整車產品出海,發(fā)展到如今的產業(yè)鏈供應鏈出海,實現了零部件、服務的本土化落地,產品、技術、人才、管理等全產業(yè)鏈輸出?!遍L安汽車東南亞事業(yè)部采購部總監(jiān)郭兵說。
郭兵介紹,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在時間和物流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汽車原材料供應商紛紛前往海外設立生產基地。
從產業(yè)上看,西部陸海新通道降低了物流的制度性成本和時間成本,發(fā)揮了重慶產業(yè)的比較優(yōu)勢,使汽車、電子等主導產業(yè)獲得更優(yōu)的“成本—市場”均衡解。從空間上看,通道建設使重慶產業(yè)完成從“地理存在”到“關系存在”的轉變,產業(yè)升級路徑從線性累積轉向非線性躍遷。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重慶牽頭對接國家相關部委及通道沿線相關國家和地區(qū),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累計開行十余條新線路,平均每月至少增加一條新線路。
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班列開行突破1萬列,運輸貨物品種超過1100種,已成為西部地區(qū)連接東盟時間最短、服務水平最高、價格最優(yōu)的出海通道。
突破“內陸”“西部”的地理約束
6月初,一批老撾香蕉從當地的香蕉園啟程,通過中老鐵路專列,抵達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隨后,港內多個倉庫的自動門緩緩打開,一柜柜新鮮香蕉直接從冷鏈集裝箱被送進凍庫。
在凍庫里,還有新西蘭毛肚、越南耗兒魚等食材。不久后,這些來自海外的生鮮將被分撥至周邊各地,來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
自重慶無水港投用后,進口生鮮可以在此儲存與集散,鐵路與海運的組織銜接、鐵路箱與海運箱的置換流轉等服務被前置到陸運環(huán)節(jié),形成了更加暢通的鐵海聯運。
“無水港,從字面意思上可以簡單理解為沒有水的港口。為了給內陸地區(qū)提供方便快捷的國際港口服務,不少沿海港口都會選擇在內陸中心城市建設支線港口和現代物流操作平臺,這種沒有水的港口便稱為無水港?!标懞P峦ǖ乐貞c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江云介紹,無水港在具備傳統(tǒng)口岸功能的基礎上,將海關、稅務等領域的制度創(chuàng)新內化為區(qū)域競爭優(yōu)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突破了“內陸”“西部”等先天因素構成的地理約束。
冷鏈直通,產業(yè)賦能,是重慶無水港“通道帶物流”的創(chuàng)新實踐,也是重慶以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重慶持續(xù)拓展中新、中緬、中老3個方向通道,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國際航空樞紐高效聯動。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55個港口,重慶經通道貨運量、貨運值分別增長41%、67%,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聯運量增長56%。
近年來,動力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成為我國外貿出口增長的“新三樣”。西部陸海新通道正是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地區(qū)“新三樣”出海的重要載體。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重慶作為汽車重鎮(zhèn),去年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推動“渝車出?!?,全年出口汽車47.7萬輛、同比增長29.6%,貨值431.1億元、同比增長30%;電動車出口6萬輛、同比增長96.5%,有不少是運往老撾、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其中,在重慶生產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成套散件,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到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海外工廠進行組裝。如今,五菱新能源汽車成為東盟地區(qū)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
“重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截至今年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目的地已拓展至1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63個港口,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3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共運輸5萬標箱,同比增長39%;貨值約92億元,同比增長54%。”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大江奔涌,山城揚帆。作為西部開放的重要門戶,重慶正以昂揚之姿擁抱時代機遇。未來,重慶將強化作為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核心功能,持續(xù)優(yōu)化共建共享機制,全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通過提升通道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為西部地區(qū)和內陸開放注入新動力,推動形成更高水平的開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