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作為世界上廣泛種植的水果之一,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其種植歷史悠久,分布范圍廣,從 的熱帶到一
的寒帶均有栽培。據(jù)統(tǒng)計,2022年全球葡萄種植面積達752.8萬 hm2 ,中國葡萄園面積為70.51萬 hm2 ,單位面積產量為 21.81t?hm-2 ,產量為1537.80萬
,是世界最大的鮮食葡萄生產國和消費國[1]。我國葡萄產業(yè)已成為許多地方農業(yè)生產的支柱產業(yè),在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除“海南省”外,全國均涉及葡萄的規(guī)?;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陜西省、河北省等葡萄園面積位列全國前10位,合計超過全國葡萄園總面積的五分之三。
品種是葡萄產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水果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培育和引進優(yōu)良葡萄品種對于葡萄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例如,陽光玫瑰自2009年引進,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和推廣,初步統(tǒng)計現(xiàn)有種植面積在6萬 hm2 以上,其中結果面積約4.67萬 hm2 。
鮮食葡萄品種‘天工墨玉'是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由‘夏黑’葡萄芽變選育的歐美雜交葡萄極早熟新品種,三倍體,比‘夏黑’早熟 7~ 10d[2] ,2017年通過浙江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審定編號:浙 RSV-VVL-006-2017[3] 。其果粒呈圓形,果粉較厚,果皮呈藍黑色,果實無澀味,無核,具有濃郁的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 18.8%~19.2% ,深受消費者喜愛[4-6]?!旃つ瘛谡憬?、福建、遼寧、黑龍江等地均有引種栽培,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生長態(tài)勢和適應性。在浙江地區(qū),通過合理的栽培管理,其成熟時間早,能夠搶占市場先機。
2020年春季,國家葡萄產業(yè)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從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引進該品種,于2021年春定植于日光溫室, 540d 即初步見果,且性狀穩(wěn)定。通過 2022-2024 年連續(xù)3a的觀測,該品種從萌芽至果實成熟僅需 112~ 115d ,果粒整齊度較好,果肉爽脆無肉囊,果皮無澀味,3年生樹體平均株產可達 4~5kg ,豐產性好?,F(xiàn)對該品種在哈爾濱的引種表現(xiàn)及主要栽培技術進行總結,以期為‘天工墨玉的應用推廣和豐富當?shù)仄咸哑贩N(系)提供一定參考依據(jù)。
1試驗地基本情況
1. 1 試驗地點
國家葡萄產業(yè)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核心示范園日光溫室,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地區(qū)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3~6°C 。有效積溫 ,年日照時數(shù) 2500h 左右,無霜期140 d左右,年降水量 480mm 左右。屬于埋土防寒區(qū)。試驗地土壤養(yǎng)分情況: pH8.04 、全氮 (N)0.216% 、全磷 (P2O5)0.251% 、全鉀( (K2O) 2.66% 、鹽分 0.68g?kg-1 、有機質 24.35g?kg-1[7]。
1.2 日光溫室結構
前屋面為曲面,基部屋面傾角為 68° ,上部屋 面傾角為 27° ,兩屋面傾斜角間高度差為 2.3m 前屋面底部有 0.5m 高的保溫板,高度 5.3m 的 溫室,后坡上部為保溫板 + 保溫被[8]。
1.3 樹體結構
大廠形飛鳥形棚架。棚架結構由立柱、兩根橫梁和9條拉絲組成。立柱柱距 4.0m ,柱長 2.6m 埋入土中 0.6m ,縱橫距一致,柱頂在同一平面,兩頭邊柱向外傾斜 30° ,并牽引錨石。種植當年每根柱架2根橫梁,中橫梁 1.3m 長,固定在離地面 1.8m 處,上橫梁 2.0m 長,固定在離地面 2.0m 處,橫梁兩頭的高低一致。立柱距地面 1.6m 處打孔,并拉一道鐵絲,綁縛主蔓。中橫梁兩側離邊5cm 處打孔各拉一道鐵絲。上橫梁兩側分別在離邊5,40和 75cm 處各拉一道鐵絲,平棚架面共6道鐵絲。行葉幕間保持 0.5m 左右的通風透光道。
1.4 材料與方法
2020年春季從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引進歐美雜交種‘天工墨玉'葡萄一年生自根苗50株,2021年5月定植于日光溫室,2022年見果。
引種觀察試驗從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隨機選擇生長勢相對一致,樹體健康無病蟲害的21株‘天工墨玉‘為調查對象,隨機分成3組,每組7株。參照《葡萄種植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對‘天工墨玉'葡萄的植物學性狀及物候期進行詳細的觀察和記錄。在果實成熟期,每個果穗從上、中、下3個部位隨機選取100粒測定平均單粒重、果粒縱徑、果粒橫徑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果實縱橫徑采用游標卡尺測定,單果重、單穗重采用1/100分析天平測定,使用手持糖度測定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引種表現(xiàn)
2.1 植物學特征
幼葉表面呈黃綠色,無光澤,下表面葉脈間匍匐絨毛及直立絨毛分布中等,下表面主脈上匍匐絨毛及直立絨毛分布中等。成齡葉葉片近圓形,為3或5裂,呈黃綠色,上裂刻較深,輕度重疊,上裂刻基部呈U形;葉柄洼半開張,呈V形;鋸齒呈雙側直,長度為 1.2cm ,寬度為 1.2cm ;葉片表面泡狀突起較淺,下表面葉脈間匍匐絨毛分布極密,直立絨毛分布稀疏;下表面主脈上匍匐絨毛分布極密,直立絨毛分布稀疏;葉柄上匍匐絨毛分布極密,直立絨毛分布稀疏。成齡葉平均葉柄長度為9.1cm ,中脈長 13.3cm ,葉寬 16.9cm ,大小為224.77cm2 。
嫩梢稍尖呈半開張,姿態(tài)較直立。節(jié)間匍匐絨毛及直立絨毛分布均稀疏。節(jié)間背側紅色帶條紋,腹側綠色。成熟枝條表面有條紋,呈黃褐色。節(jié)間長度為 12.5cm ,節(jié)間粗度為 0.9cm 。
2.2 物候期
通過3a的觀察,在哈爾濱地區(qū)日光溫室栽培,天工墨玉'從萌芽至果實成熟大約 104~110d 屬早熟品種。
2.3 經濟性狀
果穗經疏花疏果處理后可形成圓柱形,無歧肩,無副穗。全穗成熟度一致。果梗與果粒較易分離,果粒呈圓形,果粉較厚,果皮呈藍黑色,較厚,無澀味,無核。果粒整齊度較好,經赤霉素處理后,果粒最大可達 9.0g ,平均果粒重 8.7g 。果??v徑 2.18cm ,橫徑 2.06cm ,大小為 4.48cm2 ,果梗長度為 0.7cm 。果實橫切面呈圓形,果肉質地清脆,無肉囊,具有濃郁的玫瑰香味??扇苄怨绦挝锖靠蛇_ 18.8%~19.2% 。3年生樹體平均株產可達 4~5kg ,見果早,豐產性好,具體果實外觀形態(tài)詳見OSID附圖1。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建園及定植
建園宜選擇耕作層深(耕層 40cm 以上)具有良好的排灌條件、鹽分含量小于 0.14% 及酸堿度適中的地塊[10-11]。新建葡萄園需做好精心規(guī)劃道路布局,以便于農業(yè)機械的通行與物資運輸,契合機械化管理的需求;同時,構建完善的排灌系統(tǒng),保障葡萄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合理需求,實現(xiàn)旱能灌、澇能排;另外,依據(jù)當?shù)氐娘L向和氣候特點,合理設置防風林,為葡萄生長營造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助力省力化管理[12]。
定植溝寬 60cm 深 80cm 為宜,挖溝時將上部耕層熟土放到一側,下部生土放到另一側[13]回填時,首先在溝底放一層有機物,如稻草、玉米秸稈、樹葉及糞肥等,再回填混合了糞肥的熟土,最后把另一側放置的生土混合好糞肥回填,填至比原來地面高出 20cm 左右為止[14]。此過程施入的糞肥全部為充分腐熟好的農家肥,一般用量在 8000kg?(667m2)-1 左右。
在溫室內種植可選擇自根苗或嫁接苗,在黑龍江地區(qū)冷棚種植要采用抗寒砧木的嫁接苗,以貝達砧木綠枝嫁接苗為宜。以春季栽植為宜[15],栽植時嫁接口要露出地面 10~15cm ,避免接穗靠土生根。定植后立即澆一次透水。
3.2 樹體管理
天工墨玉葡萄樹勢較強,建議采用飛鳥型棚架,主蔓沿定植溝方向延伸,株行距以 1.0m× 4.0m 為宜。第一年以培養(yǎng)樹體、壯大樹勢為主。選擇長勢好、粗壯的1個新梢作為主蔓進行培養(yǎng)。第二年以培養(yǎng)結果副稍為主,每 1m2 保留 8~10 個結果枝。
3.3 花果管理
在一串果穗花序開放 80% 至滿開后3d進行保果處理, 1g 美國奇寶赤霉素 +10mL 噻苯隆 +8mL 施佳樂兌水 8kg 蘸穗1次。保果后 10~15 d進行膨大處理, 1g 美國奇寶赤霉素兌水 5kg 蘸穗1次,同時可加入1500倍液阿米西達預防灰霉病。幼果期進行疏果,保留外層果,疏除向內生長、過密的果粒、小果及病果。一般每穗果控制在80~100 粒[11]。疏果后,要及時噴施一遍廣譜型殺菌劑。
3.4 枝梢管理
當新梢長到 40cm 時及時綁縛上架,使枝條分布均勻,隨時去除卷須[12]。梢間距 20cm 左右,切勿交叉重疊。營養(yǎng)枝條 7~8 片葉摘心,副梢留一片葉反復摘心。結果枝遵循“壯二中一弱不留”的原則,在果穗以上保留 7~8 片葉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去,果穗以上的副稍留一片葉反復摘心,發(fā)出的卷須隨時摘除。落葉后,采用短稍修剪,即每個結果枝保留2個芽眼。修剪后的梢部應涂抹保護劑,以防止病菌侵入[16]。
3.5 肥水管理
葡萄樹體萌芽前、新梢旺盛生長期、果實快速膨大期及越冬前是需水期,應保證土壤水分的充足。果實著色至果實成熟期間應注意控水,避免裂果。果實采收后,及時補水。
萌芽前施 15kg?(667m2)-1 三元復合肥。保果和膨大藥劑處理后,可用含氮量高的水溶肥[含氮量 5kg?(667m2)-1] ,隨水施人。果實快速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用量 15kg?(667m2)-1 。轉色前,以鉀肥為主,少量氮肥配合磷鉀鎂肥。秋季采收后可噴施千分之三的磷酸二氫鉀 2~3 次,每次間隔 7~10d ,促進枝條木質化。秋施基肥一般在9月末10月初進行,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用量為 1000kg?(667m2)-1 。
3.6 越冬管理
清園后全園噴施石硫合劑,灌足封凍水,以確保樹體安全越冬[17]。日光溫室栽培樹體無需下架,利用棉被對溫室進行保溫越冬,翌年4月升溫即可撤除棉被,促早栽培的升溫時間可適當提前。冷棚栽培的,清園后全園噴施石硫合劑,枝蔓匍匐壓倒,塑料布 + 防寒棉被覆蓋即可安全越冬,翌年4月15日前后撤除防寒覆蓋物。防寒前可在樹干周圍撒少許老鼠藥。
3.7 病蟲害管理
‘天工墨玉'葡萄抗性較強,田間觀察發(fā)現(xiàn)一 般無明顯病蟲害發(fā)生。越冬前及萌芽前,通過全 園噴施 3~5°Be 石硫合劑,殺死越冬的病菌及蟲 卵;花前噴施 30% 保倍福美雙800倍液 +70% 甲 基硫菌靈1000倍液 + 噻蟲嗪可防治白粉病、灰 霉病、穗軸褐枯病等病害,薊馬、盲蝽蠔、螨類、蚜 蟲類等蟲害;花后噴施 30% 保倍福美雙800倍液 + 啶酰菌胺 + 殺蟲劑可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黑痘病 等病害,殼蟲、葉蟬、薊馬、螨類等蟲害;轉色前 噴施波爾多液 +10% 聯(lián)苯菊酯3000倍液可防治 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等病害,透翅蛾等 蟲害[18]。
3.8 果實采摘
目前采摘有人工采摘及機械采摘兩種方式。人工采摘憑借其靈活性和對果實較強的保護性,依舊是主流采摘方式。不過,人工采摘存在諸多弊端,不僅耗時久、勞動強度大,還會受到勞動力供應和成本的限制。近年來,機械采摘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特別是在大規(guī)模種植區(qū)域,其高效、節(jié)約成本的優(yōu)勢日益凸顯。然而,機械采摘也存在明顯的不足,機械對果實的損傷較大,且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普及率相對較低[19]。為確保品質的一致性及逐年穩(wěn)產,一定要適時采摘[20],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品質及經濟效益;過早采摘果實糖度低、口感差,過晚采摘果實硬度差、不耐貯,而且消耗樹體營養(yǎng)影響下一年產量。果實采摘后,要及時剪除病穗、病蔓、病葉、紙袋并帶出果園燒毀[21]。
3.9 貯藏
葡萄果實采后貯藏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分為物理貯藏、化學貯藏以及生物貯藏三大類[21-22]。
3.9.1物理貯藏低溫貯藏:利用低溫環(huán)境降低葡萄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延緩果實的衰老和腐爛進程。一般商業(yè)冷庫將溫度控制在一1~0°C 。家庭貯藏時,冰箱保鮮室溫度設定在 2~ 8°C 即可。其優(yōu)點是操作相對簡單,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葡萄的新鮮度和品質,貯藏時間可達數(shù)周甚至數(shù)月,不過對貯藏設備有一定要求。
氣調貯藏:通過精確調節(jié)貯藏環(huán)境中的氣體成分,如降低氧氣含量、適當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抑制葡萄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長。通常將氧氣含量控制在 2%~5% ,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 3%~ 5% 。這種方法多應用于大型商業(yè)貯藏庫,可使葡萄貯藏期大幅延長[23]。
臭氧保鮮法:臭氧具有強氧化性,能夠有效殺滅葡萄表面及貯藏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還能分解乙烯等加速果實成熟的氣體。該方法適用于各類葡萄,在一些配備臭氧發(fā)生設備的貯藏場所應用。它能在較好保持葡萄品質的同時,延長保鮮期,且不會對果實造成化學殘留污染。
3.9.2化學貯藏二氧化硫防腐劑保鮮:二氧化硫能抑制葡萄表面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大規(guī)模商業(yè)貯藏和運輸中常用燃燒硫磺或使用二氧化硫釋放劑產生二氧化硫氣體進行熏蒸,使用濃度一般為 0.5%~1.0% 。但需注意,二氧化硫使用不當可能導致葡萄發(fā)生漂白、異味等問題。
二氧化氯殺菌劑保鮮: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殺菌劑,能快速殺滅葡萄表面的細菌、真菌和病毒。適用于多種葡萄品種,使用時將二氧化氯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對葡萄進行處理,可有效延長葡萄的保鮮期,且相對安全,不會在果實上留下有害物質。
1-甲基環(huán)丙烯保鮮劑保鮮:1-甲基環(huán)丙烯能與葡萄果實中的乙烯受體結合,阻斷乙烯的生理作用,從而延緩果實的成熟和衰老。適用于各種葡萄品種,尤其對乙烯敏感的品種效果更佳。它能在常溫或低溫條件下發(fā)揮作用,延長葡萄的貨架期和貯藏期。
3.9.3生物保鮮法涂膜保鮮:采用天然可食用的成膜物質,如殼聚糖、蛋白質、多糖等,在葡萄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保護膜。這層膜能阻礙水分散失、調節(jié)氣體交換,還能抑制微生物的侵染。適用于追求綠色、天然保鮮的葡萄貯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葡萄的保鮮時間,同時提升果實的外觀品質。
生物防腐劑保鮮:利用微生物代謝產物或天然提取物中的抗菌成分,如乳酸菌素、溶菌酶、植物精油等,抑制葡萄表面有害微生物的生長。適用于對化學防腐劑有限制或追求生態(tài)保鮮的葡萄產品,能在保持葡萄原有風味和品質的基礎上,實現(xiàn)安全保鮮。
不同的果實保鮮方法在適用條件及貯藏時間上存在差異。生產者可根據(jù)葡萄的品種特性、種植規(guī)模、市場需求以及成本預算等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保鮮方法;消費者則可依據(jù)自身購買量、食用時間等因素,在購買時參考不同保鮮方法下葡萄的新鮮度和品質,做出合理選擇。
參考文獻:
[1]劉崇懷,樊秀彩,郭紫娟,等.中國葡萄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23(2):58-63.
[2] 魏靈珠,程建徽,向江,等.早熟無核葡萄新品種‘天工墨玉’的選育[J].果樹學報,2018,35(7):898-900.
[3] 劉鑫銘,陳婷,雷龔.“天工墨玉”葡萄在福建古田的引種表現(xiàn)[J].中國南方果樹,2021,50(2):175-176.
[4] 王玉倩,張娜,黃建全,等.生長調節(jié)劑對‘天工墨玉'葡萄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21(4):58-62.
[5] 俞姍姍,吳江.浦江縣早熟葡萄新品種引種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1(22):49-51,54.
[6] 龐一波,劉也楠,劉曙東.早熟葡萄新品種在浙東地區(qū)的促早栽培表現(xiàn)[J].中國南方果樹,2022,51(3):142-144.
[7]肖麗珍,魯會玲,覃楊,等.不同樹形對著色香葡萄生長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21(1):88-90.
[8] 侯睿寧,王曉祥,王禹,等.一種新型溫室的采光性能分析[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23(7):64-70.
[9] 劉崇懷,沈育杰,陳俊,等.葡萄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10] 周瑛華,陳海棟,郎君,等.寧波市‘天工墨玉'葡萄優(yōu)質高產種植技術[J].上海農業(yè)科技,2024(2):94-95.
[11] 馬麗,喬軍,朱紹坤,等.‘天工墨玉'葡萄在遼寧熊岳的試栽表現(xiàn)[J].北方果樹,2021(3):59-60.
[12] 李青,關靜,王晗.優(yōu)質鮮食葡萄的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24(11):213-215.
[13]王迪,胡禧熙,車野,等.黑龍江大慶大棚葡萄免綁蔓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果樹,2021(10):73-75.
[14]張軍培,賀山峰.綠色食品葡萄設施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yè),2022(10):28.
[15] 鄧麗.甘肅河西走廊釀酒葡萄建園技術要點[J].西北園藝,2022(5):33-34.
[16]魏文玲.葡萄種植管理與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南方農機,2024,55(12):78-80,87.
[17]谷幸.東極葡萄如何管理?這些防寒措施要牢記[N].農業(yè)科技報,2024-12-04(006).DOI:10.28608/n.cnki.nnykj.2024.000578.
[18]覃彩英,韋建兵.葡萄高產高效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果樹施用技術與信息,2024(6):12-16.
[19]魏俊卿,劉蘭芝.葡萄采摘與后期處理技術的應用[J].果農之友,2025(1):43-45.
[20] 李旺興,焦鎖民,李坤.葡萄促成栽培[C]//中國農學會.葡萄產業(yè)化與標準化生產:2007年第十三屆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5.
[21] 孫允柱,高春貴,自維坤.安寧市葡萄套袋栽培主要病害防治技術[J].云南農業(yè)科技,2013(3):47-48.
[22] 李明娟,游向榮,文仁德,等.葡萄果實采后生理及貯藏保鮮方法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3(20):173-178.
[23] 陶詩雨,李忠明,李蓓蓓.巨峰葡萄采后貯藏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2016,37(11):240-243.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New Grape Variety ‘Tiangongmoyu’ in Harbin
WANG Mingjie1, XIAO Lizhen1, YANG Ruihua1,HU Xixi2, LIANG Wenwei3, QIN Yang4
DONG Chang4 ,GAO Yue5
(1.Horticulture Branch,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o69,China; 2.Daqing Branch,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qing 163316,China;3. Institute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o023,China;4. Coll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chang University/Panxi Crops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Xichang 61500o,China;5.Qiqihar Agro-Teeh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Qiqihar 161002, China)
Abstract:In 2O2O,the Harbi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the National Grape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Horticulture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troduced the table grape variety‘Tiangongmoyu’ from the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nd planted it in the solar greenhouse in May 2O21. Through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of observation,it was found that afterthe gibberellin treatment,the fruit was round,thefruit powder was thick,the peel was blue-black, thefruit had no astringency,no seed,and had a strong rose fragrance. The uniformity of the fruit was good, the maximum fruit weight was 9.0g , 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was 8.7g ,and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was 18.8%-19.2% . The average plant yield of 3-year-old trees can reach 4-5kg , and the fruit is early and the yield is good.
Keywords:‘Tiangongmoyu’; grape; Harbin;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