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種特別重要的文物資源,它不僅是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同時也是文物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古籍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地紛紛成立古籍保護中心,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社會大眾對古籍的認識,也推動了文博事業(yè)的發(fā)展。輯佚學是學術(shù)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輯佚的主要任務(wù)是把佚文找全,盡可能按原書的順序排纂好”,這種學術(shù)研究方法對于推動文物研究有著較大的價值。
我國古籍資源眾多,《梅中丞遺稿》是眾多古籍資源中的一員?!懊分疅ǎ直蚋?,麻城人,侍郎國楨從子也。”著有《梅中丞遺稿》,是書為萬延輯,衛(wèi)貞元校。書前有明崇禎十五年(1642)萬延撰“行狀”,又有明崇禎十七年(1644)錢謙益撰“梅長公傳”。正文間有朱、墨筆圈點、刪改。書皮題簽為“梅長公先生遺稿癸卯秋日”。北京出版社在1997年影印出版《四庫未收書輯刊》十輯精裝,在第五輯二十五冊收錄《梅中丞遺稿》,該書分為八卷:卷一載奏疏、揭議等十四篇;卷二載啟六十篇,多為應(yīng)酬答復(fù)之詞;卷三至卷四載書四十二篇,多為朋友、同僚之間的書信來往;卷五載論、表、策十一篇,多為議論時政;卷六載序、募疏、雜著三十四篇,內(nèi)容廣泛;卷七載祭文、告文、功德疏、碑文二十九篇,多為逝者的追憶;卷八載詩歌七十二篇,多為記事、詠物、酬唱。
“茲集曾刻之武林,乾隆中,求書州郡,未經(jīng)采進則傳世稀絕可知矣。其書頗有觸犯語,幸行不廣耳,不然,焉知不在銷毀之列耶。中丞在啟禎間,自是殊絕人物。其風采機略足以辦寇,巡撫甘肅,大敗套虜,虜不敢逞,罷鎮(zhèn)里居,筑堡捍寇。獻賊踴楚豫,八年不敢窺黃麻,其聲威足以懾之也。錢牧翁語人:‘用孫高陽辦虜,用梅長公辦寇,天下可安枕矣?!M斕言者,無如奸相當國,懷私植黨,顛倒是非,柅任事之臣不用,且欲加之罪焉,于乎,小人為邦,遂促亂亡。讀《中丞遺文》,不禁掩卷而三嘆也。”這段引文介紹了《梅中丞遺稿》存在很多當時不允許傳播的文字記載,同時梅之煥在明末政局上又是重要人物,也是明朝晚期文學“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該書對梅之煥、梅國楨以及梅氏家族的研究,對明末政局變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梅中丞遺稿》以《明別集》為基礎(chǔ),搜集大量史料,內(nèi)容廣泛,該書基本內(nèi)容的框架已經(jīng)形成,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但是由于該書有許多散佚,已出版的《梅中丞遺稿》必然會遺落一些內(nèi)容。筆者根據(jù)《梅氏族譜》(民國十五年版)《麻城縣志》《禪非一枝花:黃檗無念禪師話語錄》,特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梅中丞遺稿》散佚內(nèi)容予以整理。
卷二(啟)輯補
一、賀袁君素娶妾
千金買笑,宋學士之高標;六斛酬嬌,石季倫之雅態(tài)。今夕是何夕,戶耀三星;少女歸少年,梅標七實。滿堂花月,步搖光映流黃;夾道笙歌,文綺香生積翠。凝嬌不語,輕盈猶是嫁來初;掩袂暗低頭,羞怯何當花燭下。朦朧殘夢里,不知身在仙源;歡劇覺來時,忽悟人非凡客。翔鸞屏里,睡鴨池邊。忽忽霏霏,帳底云流翡翠;遮遮掩掩,枕邊月映珊瑚。睡足海棠紅滿枝,夜來多少;胎含豆蔻香猶在,春事何如?絳臺多,金荷小,銀釭猶燦;星河耿,白榆轉(zhuǎn),海日初紅。欲提小字低呼,先揭流蘇偷看。侍兒扶起嬌無力,云鬢牛斜;明鏡臺前別是春,雙眉待畫。桃花扇底,妝成不管露桃嗔;楊柳樓頭,無舞罷從教煙柳妒。疏星渡銀漢,攜素手,繡閣釵橫;澄水裊金鱸,倚香肩,綠窗人靜。萱草叢中蛺蝶,芙蓉帳里鴛鴦。幾種連枝,似此方成并蒂;戲攀菡萏,借即可比雙嬌。賦就茂陵,莫道相如多薄幸;歌殘長鈍,不教馮子嘆無家。知南郡之猶憐,笑郭淮之自屈。河東獅子,任他自吼鼾;洲上雎鳩,羨爾雙飛雙宿。新人笑,舊人哭,兩種蛾眉;北宮怨,南宮歌,一般明月。蓮臉映生花之筆,蘭枝薰翰墨之林。好將織錦才華,長近玉堂人物。生來三十一,如今日才自今朝;此去八千春,乘佳期漸入佳境。漫奏將雛之曲,先揮撒帳之文:撒帳東,月明林下露華濃。平陽歌舞新承寵,夢繞巫山十二峰。撒帳南,花從深處有陰寒。小窗盡日無人見,香炷金爐自裊煙。撒帳西,勸君莫惜金縷衣。芙蓉帳小云屏暗,卻憶巴山夜雨時。撒帳北,片云頭上堆時黑。階前齊奏鳳將雛,醉倚欄干情味切。(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丞公遺文》)
二、代請張狀元江陵公子
上苑春花,首擢南宮之秀;熙朝文獻,并蜚東觀之聲。風池世掌絲綸,龍藻雙符象緯。塤篪迭奏,媲元方之美者季方;堂構(gòu)相承,象伊尹之賢者伊陟。蓋忠誠貫天地,亙古一人;故靈秀毓山川,于今屢見。臚傳首唱,共瞻奕奕星袍笏。俱飛鵬鶚向長安,千里看花;并駕驊騮占荊楚,五星聚井,惟冀賁臨,弗虛顓望。(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丞公遺文》)
三、草閣新成請李工部
紫蘚峰頭瞻紫氣,千秋想見真人;青松影里駕青牛,今日重添故事。使洞庭無飛渡之客,即杯水亦何奇;若緱嶺非待月之仙,且頑石之可恥。園邊無主人,如奏韶舞于聾俗;山林有知己(之羞,賞鑒無上客),如衣錦繡而夜行。座上乏解人之趣。一樣中秋月,似有山有水者不同;百年盛世人,覺能酒能詩者偏韻。黛色寫修眉,便是眼前翠袖;清光懸寶鏡,莫辭醉后紅顏。己知座上有尚書,雖卜佳期何顧;況是樓頭邀老子,此中逸興無窮。
遙望翩翩,執(zhí)輿者定為陳鳳;俯憐寂寂,供饌?cè)死⒎鼾?。教肅十行,聊于八座。(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丞公遺文》)
四、請邑尊觀農(nóng)
晝永堂清,期月靄千家弦誦;化行俗美,四時獲百里桑麻。新政輝煌,編氓融洽。彤庭射策,巖邑分符。志在康時,花被安仁之野;心存待旦,琴鳴單父之堂。維茲序?qū)俎ㄙe,時當播谷。儼驂騑之臨照,觀稼穡之艱難。笠蓑處處披云,歌鼓家家樂業(yè)。溪邊新氣象,俄聽布谷催耕;野老舊家風,不比提壺勸酒。顧北窗高臥,陶柳當門;瞻南國巡行,召棠遍野。虞歌葉吉,夏諺陳歡。惟冀命彼倌人,早稅星言之駕;庶人幾率是農(nóng)夫,應(yīng)發(fā)田畯之歌。(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丞公遺文》)
五、請教諭
花明柳暗,傳許春殘。云淡風輕,共歡天午。梨花新蘊熟,不須人點輕衫;槐葉冷衙香,更值廚分新火。茸茸嫩綠,地簇青氈;片片嬌紅,天成絳帳。特少曾狂之撰,慚在舞雩;誰為逸少之文,可方金谷。貧家看竹,盤中更乏晶鹽;曠野呼樽,甕底全無琥珀。冠群者之五六,桃李何言;欣酒債之尋常,茅柴亦韻。龍蛇蜿蜿,想東園運筆之年;戈戟森森,看卓老藏書之府。浮生半日,晝錦千金。太史遙瞻,何日奏德星之聚;兒童親炙,隨緣來安樂之窩。飛蓋佇臨,高車侍御。單詮只字,休云有述而何言;萬紫千紅,真見無形而不與。(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丞公遺文》)
六、邑侯行取餞行
靈圖啟秘,用陶瑞國之賢;圣世崇勛,式照 天章之睿。羽檄星馳萬里,恩光日煥九重。士民 騰歡,彩寮胥慶。秀鐘巴水,氣壓巫山。派接杏壇, 東魯真儒徽猷懿范;賦就梅萼,盛唐名相余韻流風。 脫穎早舉蜀東,求駿先馳冀北。錦捷秋風,回首 龍超萬里;桂深寒窟,揚眉虹貫九霄。清錢遴慎 于玉堂,鶚飛易水;赤邑寄專于篆綬,驥展齊州。 渤海尚嚴明,刀劍易而風恬夜月;武城守教化, 弦歌誦而聲徹闔閭。桃李爭妍,桑麻兢秀。也濫 竹箭于門屏,惜深燕雀;廁竿笙于鼓吹,荷比軿幪。 日侍班,難借寇君于桑梓;風高鶴背,喜盼曼 倩于蓬萊。(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 丞公遺文》)
卷四(書)輯補
復(fù)梅司馬長公
來諭中,謂一切看破,已得大自在法。既看得破,火噴噴的,戰(zhàn)兢兢的,無非幻妄,又有何靜可守?何鬧可厭?若有靜鬧可分,終是大夢未醒。又云醉人不怕虎,正得無知之力既有無知之力可得,畢竟還屬寐語。只有筋骨痛時,甚不好戲處,勉強做去,日久月深,習慣機忘,豁然貫通,隨處逍遙,到此地位,便好游戲三界,借幻軀作幻戲。單棲不覺寂,群聚不覺擾。說話忘口,下筆忘手,便是無心,三昧造化屬我矣。這段事人人有分,只因執(zhí)賢愚巧拙,分為限量,造為己有,認著形器,要常住世,所以我是他非,豈不謬哉!此處醒悔,得孔氏耳順,即我礙膺之物化矣。
又
來云人命在呼吸間,此語真切,世人都只把做說話,忽略過去了。不是自家經(jīng)歷幾番利害,世情怎么冰冷得來。所云昨日的今朝不見了,早辰的下晝不見了,不是夢醒,焉得親切。朽謂隨說隨了,又有誰說誰記?若有可說可記,是分外的事?;仡^猛醒,赤條條地又有何事?只因今人要明心見性,要識西來大意,這總是事。若真無事者,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應(yīng)用隨緣,不留朕跡,這才是本色道流。又云夢白昔在山中望侍郎不得,到今日侍郎望山中又如何得到,盡行說透了,只恐到己分上又輕放過。前長孺居遼陽,寄我書云,這番歸來,幸虛我一榻,以了余年。及至抵家,整日應(yīng)酬人事,那得閑工夫,干辦自己事。來如張江陵視天下為一己,不復(fù)思有身家,才得洪流遠大,名垂不朽。
今人之用志在恩子榮名,總之私欲心在防患過甚,故兩失其全也。今觀此老,世所罕有,不審于己躬下安身立命,以居士慧眼觀來,可有下落否?又李長者英敏過人,下筆無滲漏,識浪滔天,凡讀其書者無不受益,總是依通俠氣,不化此真?zhèn)b骨見解者所使的樣子也。延伯一生,妓妾滿室,從朝至暮,無片刻寧靜,及至死苦臨頭,一毫受用不著。這是積凡財欲,被財欲所使的樣子也。當急看破,惟不能看破,所以積凡財欲的被財欲所使,抱識見的被識見播弄,不知無事是究竟法。
居士云,先帝甫一月而疏通數(shù)十年廢滯,又去之太速,他能以一月之間,了數(shù)十年弊病,又以一日之間,了人生百歲纏縛,大了當人生滅之場肯久戀耶?這段葛藤,望居士一刀截斷,免絆后人。
卷六(序、募疏、雜著)輯補
戲馬二芝娶焦妓女小引
魚水獨諧吳市,里跡睽而聲氣潛孚;龍泉雙入延津,地隔而神物難合。恭聞芳卿,連城重璧,傾國名花?;燠E章臺,等擺珠于魚目;擅名樂府,羅野鶴于雞群。身未入宮,早已雙峨見妒;情懸出谷,恥同飛鳥堪憐。弦絕知希,曲高和寡。綺樹棲文鳳,聊支花月年;荒池絕野鴛,自惜風塵落落。間投青眼,便指丹心。春日懷人,目斷王孫芳草;經(jīng)時謝客,心灰侍女朝云。草綠閑庭,花迷幽徑。燕子樓中霜月苦,懸知鏡冷盤龍;烏衣巷口夕陽斜,一任門稀鞍馬。明珠有淚,誰識寶于滄溟;良鳥無棲,曷借枝于瓊樹?念天限南北,地阻關(guān)河。既無緣問博望乘槎,又無計效長房縮地。猥以江南梅信,遙識芳菲;遂令塞北萍蹤,近同臭味。敢將六斛,擬遷雙棲。茲陳卜鳳之期,恭迓乘鸞之駕。好把胭脂山色,掇來紅粉樓中;直教白雪歌聲,翻入胡笳拍里。貯之金屋,何須南陌之金;聘以玉臺,竊附西陵之玉。合歡伊始,為樂未央。迨吉于今,莫令秋風折柳;故人伊邇,無勞夜思梅。千里催妝,克期受采。笑王氏堂前舊燕,身雖到處依人;賽劉郎觀里天桃,春老落花無主。仆號無腸公子,媒從烏有先生。(民國十五年《梅氏族譜》卷三十三《中丞公遺文》)
總而言之,古籍是重要的文物資源,是文博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筆者結(jié)合相關(guān)資料,運用輯佚學的方法,對《梅中丞遺稿》進行了輯補,使《梅中丞遺稿》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與完善。文物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研究文物上的文字亦屬于文物研究,廣大文物工作者要充分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推動文物研究,最大限度地呈現(xiàn)文物的學術(shù)價值,促進文化的繁榮。
作者簡介:
趙明,1987年生,男,山東臨沂人,本科,助理館員。作者單位:臨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