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我喜歡旅行。旅行改變了我們?nèi)粘5墓?jié)律,也改變了我們的內(nèi)心。我喜歡那種“在路上”的漂泊感——偶然性帶來的不確定性,對變化的期待中隱藏著冒險精神以及好奇心。當然了,我也是一個喜歡安穩(wěn)的人。宅在家里,看書、寫字、喝茶、蒔花弄草、煮粥。在日常生活的深處沉溺,因為巨大的確定性而產(chǎn)生輕微的幻覺:日常的重復帶來富有韻律的眩暈感,仿佛坐在陽臺的那張搖椅上,微微的、可控的動蕩令人沉醉——這是不是很矛盾?
說到交通工具,相較于坐飛機,我更喜歡坐火車。在飛機里,我們被懸置在高處,高高在上,俯視蕓蕓眾生。而大地之上的河流和山脈、城市和村莊,都變得那么細小,人類如同螻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我們看不見。而火車不一樣?;疖囀羌拔锏?。火車在大地上奔跑,與鐵軌摩擦、撞擊,有“切膚之痛”。透過車窗,我們可以看見真實的人間。站臺上行色匆匆的旅人,田野里勞作的農(nóng)夫,路邊的桃樹開花了,村莊里的炊煙在風中飄蕩。坐火車旅行,最容易引發(fā)“人在旅途、風雨兼程”的感慨。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一場漫長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亦不知什么時候結(jié)束,當然也無法料到什么時候會遭遇風霜雨雪。
火車作為一種載體、一種符號,或者一種藝術(shù)裝置,是最“有戲”的一種存在,是上演戲劇的舞臺??此泼荛]的空間,同時又是開放的,隨時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出場,有人離場?;疖囉质橇鲃拥?,窗外的世界在不斷變換,與窗內(nèi)的世界形成對照。這種對照關(guān)系頗令人玩味。車上的人們攜帶著各自的歷史與經(jīng)驗、故事與情感,攜帶著各自的內(nèi)心秘密以及滿腹心事,短暫地相遇,而后長久地分別,很可能此生不復相見。而窗里窗外的人,互為過客。擦肩而過的瞬間,是命運的交錯。
不夸張地說,一趟火車本身,不啻一場人生。
(夜 之摘自微信公眾號“長江文藝”,圖選自樂樂趣·春風文藝出版社《在火車上》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