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子綦靠幾案坐著,仰頭做深呼吸,悠然地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顏成子游問:“老師,難道說,人的形體可以變作枯木,心靈也能化為死灰嗎?您今天的樣子與往日大不相同?!?/p>
南郭子綦答:“子游,你問得好。剛才我正是進入了忘我的境界?!?/p>
南郭子綦接著解釋道:“你知道嗎?你聽過‘人籟’,卻未曾聽過‘地籟’;即便聽過‘地籟’,也未必聽過‘天籟’。”顏成子游問:“這是什么意思?”南郭子綦說:“大地吐出來的氣,叫作風(fēng)。風(fēng)一起,所有的孔竅便大聲鳴響。還記得那陣大風(fēng)嗎?大風(fēng)一吹,山林中巨木的孔竅,有的像鼻子、嘴巴、耳朵,有的像圓圈、舂臼,有的像深地、淺坑。這些孔竅同時發(fā)聲:有的像激流奔涌,有的像羽箭呼嘯;有的如叫罵,有的如呼吸;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深遠,有的急切。所有的孔竅仿佛在彼此唱和。大風(fēng)過去后,所有的孔竅都靜了下來?!?/p>
顏成子游說:“‘地籟’就是風(fēng)吹孔竅而發(fā)出的聲響,‘人籟’就是用竹管吹出的樂聲,請問‘天籟’是什么?”
南郭子綦說:“‘天籟’就是風(fēng)吹眾多孔竅而發(fā)出的不同聲響,這些不同的聲響都來自孔竅本身,哪有誰命令它們響呢?”
聲音本身并無喜怒哀樂。以人的立場去聽,便有喜怒哀樂;以自然的立場去聽,則無喜怒哀樂。所以,喜怒哀樂是人為的分別,并非出自自然本身。
(田宇軒摘自微信公眾號“蔡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