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遇文殊開慧眼,他年應(yīng)記老師心?!?/p>
——題記
大概是女孩子天生喜歡追尋優(yōu)雅,在我還上幼兒園時,便開始笨拙地模仿電視機中人們的舞步,仿佛自己也是聚光燈下的舞者。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我這副模樣,也常常被我逗笑,后來大抵是看我真的喜歡,便帶我去學了民族舞。
教我的是一位剛從舞團退下來的舞蹈老師。她的樣貌我已記不太清,但她那從容優(yōu)雅的氣質(zhì)和給人帶來的如沐春風般的感受,卻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她對待舞蹈十分嚴謹,不茍言笑,一個動作要反反復復練習幾百遍,直到達標了才讓我們停止。
那時的我因為形體條件好,再加上學得快,她便總讓我做示范,但同時,我犯了錯誤也總會比別人挨更多的訓斥。小小的我很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追求夢想的路總是布滿荊棘的。集體訓練時,我曾一度覺得窗外的天空是連綿不斷的黑,可無邊的黑夜之中仿佛總有一顆啟明星隱隱散發(fā)著光芒,指引著我前進。
隨著時間推移,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團隊的同伴越來越少,不知不覺間,那些并肩前行的日子也早已成為了過去式。我看著空無一人的舞房,總是久久不能回神,直到我也因腰傷而結(jié)束舞蹈生涯后,這個團隊才徹底畫上了句號。
臨走那天,老師沒有說什么,只是給了我一個很深的擁抱,她不善言辭,可臨走前,我分明瞥到她的眼角有眼淚流下。她在給我的贈言上寫道:“愿你的人生被鮮花簇擁,愿你的未來不再有風雨,希望你的人生之路人聲鼎沸,愿你的未來可以是任何樣子的你。”
黑夜會在24小時之內(nèi)反復上演,可是在那片夜幕下,總有一顆啟明星散發(fā)著光芒,教會我在追求夢想時要堅持,讓我懂得了人的靈魂不應(yīng)該是待在條框內(nèi)的靜物,而應(yīng)是蔓延至整個原野隨風飄蕩的野草。
●點評
這篇習作以“恩師是我的啟明星”為主題,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小作者與舞蹈老師之間的深厚情感。全文以回憶的方式展開,既展現(xiàn)了老師對舞蹈的嚴謹態(tài)度,也表達了老師對學生成長的深切關(guān)懷,情感真摯,語言流暢,令人回味。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濱海附屬學校學生,指導老師:李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