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大多如過往煙云,唯有一人,讓我讀千遍也不厭倦,他就是辛棄疾。
初次讀你,是課本里的一方寧靜。
“醉里吳音相媚好,誰家白發(fā)翁媼”,矮小的房檐,溪邊叢生的嫩草,大兒、二兒各司其職,小兒橫臥在溪邊剝著剛采回的蓮蓬。你筆下流淌著的,是鄉(xiāng)村田園濃厚的生活氣息?!拔乙娗嗌蕉鄫趁?,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塵世間,唯有你能靜下心來,與青山對望,與自然共鳴。第一次,我在你的筆下,感受到了宋詞之美。
再次讀你,是歷史書上那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青年。
在那之前,我只當你是宋朝文壇里的一股清流,是熱衷于田園生活的詩人。直到我讀懂了你的名字——“棄疾”,它源自你的祖父對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的敬仰,而這份期待,注定了你不平凡的一生。你目睹了金人統(tǒng)治下飽受屈辱的黎民百姓的悲慘生活,于是收復山河成了你畢生的追求。21歲,你參加了耿京的起義軍,帶著50人偷襲金軍大營,卻能在五萬金兵中帶著張安國南下歸宋,此后,你威震天下,九州四海都知道了那個劍氣橫秋、意氣風發(fā)的青年。那時我便常感嘆,這樣順利的仕途,是多少文人墨客窮極一生追求的夢想?。?/p>
又一次讀你,是在一本關(guān)于你的人物傳記上。
身為大宋官員,你不甘心偏安一隅,可你為皇帝呈上抗金方略——《美芹十論》,卻石沉大海?!盎⒕猃報春翁幨牵挥信d亡滿目?!币蛔忠痪浣燥柡銉?nèi)心深處的不甘、憤慨與對國家前途的憂慮??v使你有北伐中原、殺敵救國的凌云之志,卻依舊躲不過被彈劾貶官的命運,此后,你隱居山林,可面對風雨飄搖的國家,你又一次選擇出山為官。白發(fā)橫生,遲暮之年,金戈鐵馬,報國雪恥終成夢中之景。
千百次讀你,我讀懂了沉醉于田園生活、閑適之景的你,讀懂了壯志凌云、意氣風發(fā)的你,也讀懂了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生不逢時的你。只因你是辛棄疾,讀你千遍不厭倦!
模擬得分:45分
得分理由:習作以時間為序,多處引用辛棄疾的詩詞,精準地對應(yīng)不同階段對辛棄疾的解讀,同時結(jié)合辛棄疾的生平事跡,使作文內(nèi)容充實,有力地支撐了“讀你千遍不厭倦”這一主題。
失分理由:雖然作文分階段闡述了自己對辛棄疾的認識,但在分析辛棄疾的情感和人生境遇時,更多是在平鋪直敘地陳述事實,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思考。語言也較為平實,難以讓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北京市懷柔區(qū)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