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載春秋流轉(zhuǎn),我的青春在孩子們的瑯瑯書聲中悄然綻放,又在他們成長的笑里沉淀出珍珠般的光澤,窗外那一抹斜陽仿佛我在時光褶皺里閃爍的教育微光
記得初接一年級時,有位老教師對我說:“低年級的講臺,是離童年最近的地方?!碑?dāng)我望著那些剛及腰高的小豆丁們怯生生的眼睛,突然明白教育的真諦或許就藏在這樣樸素的對視里一一每個孩子的瞳孔都映著一個家庭全部的期待。
2023年9月開學(xué)季,小宇同學(xué)像片飄零的落葉縮在教室角落。這個因手指肌肉發(fā)育不良導(dǎo)致書寫困難的孩子,字跡總是如飄散的蒲公英,一個字能占據(jù)五個田字格。更令人心疼的是,由于幼年頻繁生病被過度保護,小宇沒上過幾天幼兒園。面對這樣的孩子,我知道一旦嚴厲幾次,他也許會對學(xué)校和老師產(chǎn)生極大的恐懼,所以我總是對著他微笑,時不時摸摸他的小臉夸他可愛,慢慢地他不再總是低著頭了,看到老師就笑。我給他安排了一個開朗熱心的同桌,下課時帶著他玩,教他跳繩踢毽子。同學(xué)們的鼓勵讓他慢慢敢于交流,活潑開朗起來。午后的陽光斜照進教室,我握著他綿軟的小手,一筆一畫陪他練習(xí)。鉛筆在紙上游走的沙沙聲里,我輕聲告訴他:“看,這個‘日'字像不像你笑起來彎彎的眼睛?”漸漸地,他僵硬的手指開始有了感覺,字跡雖然歪斜,卻倔強地站在了格子里。
教育從來不是單兵作戰(zhàn)。我聯(lián)系了他的家長,教家長訓(xùn)練手部肌肉的方法:每晚帶著孩子用筷子夾黃豆,訓(xùn)練手部力量,玩穿珠游戲培養(yǎng)專注力。溝通結(jié)束后小宇的媽媽抹著眼淚說:一直不好意思跟老師溝通,覺得自己的孩子落后同齡人很多,很自卑,沒想到老師不僅不批評他,還幫他找到了字寫不好的原因和訓(xùn)練方法,她回家如果不好好給孩子訓(xùn)練感覺都對不起老師。
到了一年級下學(xué)期,小宇已經(jīng)非常陽光自信,上課舉手特別積極。后期的家訪中,我肯定了這位媽媽的付出,孩子進步很大,并指出接下來要提高作業(yè)速度和審題能力,為中年級做好準備。我欣然發(fā)現(xiàn),當(dāng)教育者與家長的手真正交握時,便能編織出托起孩子的安全網(wǎng)。今年春天,在“小小書法家”展示墻上,小宇的作品靜靜地綻放著。那個曾把“山\"字寫成波浪線的孩子,如今能工整譽寫《靜夜思》。
更欣慰的是,他會在課間舉著新得的貼紙,獻寶似的對我說:“老師,這個送你!”
如果說小宇的故事是靜待花開的溫柔,那么小暉同學(xué)的轉(zhuǎn)變則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另一種力量。
這個留守兒童初人校園時特別任性急躁,上課和列隊毫無規(guī)則意識。他的外婆總抹著眼淚道兼:“老師,我們實在管不住…”一個課間,當(dāng)小暉再次在走廊推揉同學(xué)時,我蹲下身與他平視:“老師知道你不是壞孩子,你只是太想念爸爸媽媽了,對嗎?”那一刻,他眼底閃過的水光讓我心頭震顫。當(dāng)晚,我撥通遠在蘇州的小暉爸爸的電話:“孩子的成長不能等,視頻通話永遠替代不了真實的擁抱。”此后,每周五放學(xué)時的校門口,總有個風(fēng)塵仆仆的身影,小暉爸爸跨越兩百公里的奔赴,讓孩子的心緒漸漸平和。我和小暉約定“每日進步存折”,哪怕只是安靜聽完一節(jié)課,都會鄭重地蓋上一枚小太陽印章。當(dāng)存折上的小太陽積攢到100枚時,小暉媽媽毅然辭去外地工作回到本地,堅持自己帶孩子。親子運動會上,看著這對母子默契地完成兩人三足比賽,我忽然懂得:教育有時就是幫迷途的愛找到回家的路。
二十幾載講臺生涯使我領(lǐng)悟:低年級教育恰似在宣紙上作畫,既要筆觸細膩地勾勒細節(jié),又要胸懷全局地留白成長空間。我們面對的從來不只是稚嫩的學(xué)童,更是一個個鮮活獨特的小宇宙。那個總是系錯扣子的小女孩,可能在色彩搭配上有驚人天賦;那個坐不住板凳的調(diào)皮鬼,或許藏著未來工程師的建構(gòu)智慧。作為班主任,我們既要當(dāng)敏銳的觀察者,捕捉每顆童心發(fā)出的獨特頻率,也要做智慧的擺渡人,在家、校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
記得去年家長開放日,我們特意設(shè)置“童年隧道”,讓家長們蒙眼通過由課桌搭成的通道,當(dāng)眼罩摘下時,映入眼簾的是孩子們?nèi)雽W(xué)以來的成長紀念冊。很多父母在這一刻潸然淚下,他們終于明白:原來那些看似瑣碎的聽寫本、歪扭的繪畫、稚嫩的日記,都是生命拔節(jié)時最動聽的樂章。
以愛為舟,也許一次溫柔的愛撫就會讓翠如野馬的他安靜下來,偎依在你跟前,溫順得如同撒嬌的小鹿;幫孩子梳一個美麗的發(fā)辮也許會成為這個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幫孩子買一副乒乓球拍,完成他好多天來的夢想,也許這副乒乓球拍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珍藏而你就是他圣潔的天使,你的光環(huán)將照耀他的一生。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學(xué)生來信,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張老師,在那些酸楚的日子里,我是多么的孤獨、無助。是您在夏天時告訴我要天天洗澡,不然身上會有味道;是您鼓勵我‘梅花香自苦寒來’,把生活當(dāng)作磨煉;是您在我生日時,讓全班學(xué)生為我唱《生日歌》,還自己掏錢為我買了一個鉛筆盒作為生日禮物…您知道嗎?那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個生日。那個鉛筆盒我一直珍藏著,它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這封信看得我熱淚盈眶,以愛為舟,真的可以渡童心向暖陽!
當(dāng)然,教育從來不是童話故事。我也有過被誤解的委屈,見過凌晨三點的月光,在辦公室偷偷抹過眼淚。可是當(dāng)我在晨讀時看見孩子們睫毛上跳動的晨曦,在課間操時聽見此起彼伏的歡笑聲,在放學(xué)路隊中感受小手傳來的溫度,我便深深確信:教育最動人的模樣,莫過于用生命溫暖生命,以心靈照亮心靈。我們守護的不僅是知識的火種,更是人性的微光。愿我們都能永葆赤子之心,在教育的原野上,做那個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紐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