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來,“江左梅郎”這個江湖稱謂,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乍暖還寒時,與友人相邀登梅花山。因為錯過時機,便又要等待一年光景,花堪賞時直須賞,這漫山的梅花開得正是絢麗。其實也不算山,畢竟江南多丘陵,更何況還是在一個叫\(zhòng)"金陵\"的地方。南京植梅的歷史悠久,經六朝不衰。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明末徐渭畫《鐘山梅花圖》,繪出了“龍蟠勝地,春風十里梅花”的景觀。如今南京種植梅花的地方頗多,而仍以中國四大梅園之一的梅花山為佳。
游人若織,或獨嗅花蕊,或三五合影,或作倚梅狀,觀者笑逐顏開。春和景明,在這片花海里,又是思緒漫飛的輕松時刻。
這金陵城以梅花作為城市精神,原也是選得精妙。試問梅雪爭春,料峭暗香,互不肯降,不正是時代召喚下昂揚奮發(fā)的精神面貌嗎?我對梅的鐘愛,倒不僅因它是本家姓氏,更多的是初春時節(jié)確實很多花還在醞釀中,唯有“暗香”浮動。這特殊的時節(jié)里,特定的氣候下,我這慵懶的身子,經過一冬的蟄伏略顯沉重。眼見著瘦枝上的清顏又是怒放姿態(tài),我喜歡梅,我要成為梅,厚積而薄發(fā),由清淡醞釀成濃烈。
東吳霸主孫仲謀從吳郡富春到蘇州再到京口后到建業(yè),成就東吳霸業(yè),三足鼎立互相牽制互不相讓,這不也正好與“梅雪爭春”暗合嗎?明太祖出身寒微,歷經苦難,終是奠定了276年的基業(yè),恰也是與“料峭暗香”契合。大丈夫立于天地行于世,當有所作為。
四十載大夢初醒: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做人、做好人、好做人?!奥兄衤恫锰凭洌毥烂坊ㄗx晉書。”和著雨露,細品梅花,不屈、傲然、修德;熟讀唐詩,手不釋卷,沉思、冷峻、增智。
登上山頂,放眼望去,一片花的海洋,色彩繽紛,身后就是孫科的“放鶴”?!霸乱巩嬅氟Q在側,鶴舞一會清人魂”,“揚州八怪\"之一三朝布衣金農如是說。人間清醒:“惡衣惡食詩更好,非佛非仙人出奇?!备兄x超越時空的心靈共鳴,字、花、詩、人,一切都是為我所用的力量源泉。
暗香縈繞,春風不燥,陽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