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圓為背景的單線段最值問題
例1如圖1,在圓 O 中,弦 AB=4 ,點 c 在AB上移動,連接 OC ,過點 C 作 CD⊥OC 交圓 O 于點D ,則 CD 的最大值為( )
(A)2√2 (B)2 (C) (D) √5
2
解如圖2,連接 OD ,設(shè)圓 O 的半徑為 r ,因為 CD⊥OC ,所以 ∠DCO=90° ,所以 CD=
所以當(dāng) 的值最小時, CD 的值最大,而當(dāng)OC⊥AB 時, OC 最小,
此時 D,B 重合,則由垂徑定理可得: CD=CB ,所以 CD 的最大值為2.
故選B.
例2如圖3,在 RtΔABC 中, ∠C=90°,BC= 3,AC=4,D,E 分別是 AC,BC 上的一點,且 DE= 3.若以 DE 為直徑的圓與斜邊 AB 相交于 M,N ,則MN的最大值為( )
(A) (B)2.
解如圖4,取 DE 的中點 O ,過 O 作 αG⊥AB 垂于 G ,連接 α ,
因為 ,只有當(dāng) C,O,G 三點在一條直線上時 OG 最小,連接 OM ,因為 M 在圖 O 上,
所以 ,在 RtΔMGO 中, OM 為定值,根據(jù)勾股定理逆定理只有 OG 最小, GM 才能最大,從而MN有最大值,
作 CF⊥AB 于 F ,所以 G 和 F 重合時, MN 有最大值,
因為 ∠C=90°,BC=3,AC=4 ,所以 AB=
因為 ,所以
所以 所以 MG= .
,所以
:
故選(C)
2 以圓為背景的線段之和最值問題
例3如圖5,MN是 ?O 的直徑, A,B,C 是?O 上的三點, ∠ACM=60° ,點 B 是劣弧 AN 的中點,點 P 是 MN 上一動點,若 ?O 的半徑為2,則 PA +PB 的最小值為
解如圖6,作點 B 關(guān)于 MN 的對稱點 B′ ,連接 O A"、 O B"、 O B 、 P B 、 A B
因為 O 為圓心, C 在圖上,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圓心角的一半,所以 ∠AOM=2∠AOC =120° ,所以 ∠AON=60° ,
因為點 B 是弧AN的中點,所以 ∠AOB= ∠BON=30° .
由軸對稱的性質(zhì), ∠B′ON=30°,PB′=PB ,所以 ∠B′OA=90°,PA+PB=PA+PB′ 所以當(dāng) A?P?B′ 三點共線時, PA+PB 值最小為 AB′ ,由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為:
·
3 以圓為背景的面積最值問題
例4如圖7,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 xOy 中,直線y=-x-2 與 x 軸 .y 軸分別交于 A,B 兩點, C,D 是半徑為1的 ?O 上兩動點,且 ,點 P 為弦CD 的中點.當(dāng) C,D 兩點在圓上運動時, ΔPAB 面積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解如圖8,過點 P 作 PQ⊥AB 于點 Q ,連接
OC,OP,OQ ,因為 ?O 的半徑為1,所以 OC=1 .因為點 P 為弦 CD 的中點, ,所以
所以 OP =√OC2-PC2=√,對于一次函數(shù) y=-x-2 ,當(dāng) y=0 時, -x-2=0 ,解得 x=-2 ,即 A(-2,0) , OA=2 ,當(dāng) x=0 時, y=-2 ,解得 B(0,-2) , OB=2 ,所以在 RtΔAOB 中, OA=OB ,
所以 ΔPAB 的面積為
所以要使 ΔPAB 的面積最大或最小,只需 PQ 最大或最小,
又因為 OP+OQ?PQ,OQ-OP?PQ (當(dāng)且僅當(dāng),點 O,P,Q 共線時,等號成立),
所以 PQ 的最大值為 OP+OQ ,最小值為 OQ-
OP ,此時點 共線,所以此時
,所以 PQ 的最大值為
,最小值為
,所以 ΔPAB 面積的最大值是
(20
,最小值是 ,故答案為:3,1.
4“隱圓”背景下的最值問題
例5(1)如圖9,矩形ABCD中, ,BC=8. 點 P 是 BC 邊上一動點,點 M 為線段 AP 上一動點. ∠ADM=∠BAP ,則BM的最小值為.
(A)2. (B) (C)2.4. (D)√21-4.
解(1)如圖10,取 AD 的中點 O ,連接 OB !OM ,因為四邊形 ABCD 為矩形,所以 ∠BAD= 90°,AD=BC=8 ,所以 ∠BAP+∠MAD=90° ,因為 ∠ADM=∠BAP ,所以 ∠MAD+∠ADM= 90° ,所以 ∠AMD=90° ,因為 AO=OD=4 ,所以 ,所以點 M 在 O 點為圓心,4為半徑的圓 O 上.
因為 所以 BM?OB-OM=2 ,
所以 BM 的最小值為2.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