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契合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認知水平。繪本色彩豐富、想象豐富、情節(jié)生動,符合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心理,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材料。幼兒是學前教育的主體,教師應基于幼兒視角進行繪本材料的選擇、繪本閱讀教學的設計和繪本閱讀活動的組織。
一、在幼兒園中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
繪本充滿童趣的故事內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為幼兒打開奇幻世界的大門,它不僅能夠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1]。通過長期、大量的繪本閱讀,幼兒不僅能夠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還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以后的成長和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與思辨能力
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都是作者從幼兒的心理出發(fā)精心設計的,不僅能夠讓幼兒獲取豐富的知識,還能夠讓幼兒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通過繪本閱讀,幼兒的理解能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實現(xiàn)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幼兒視角的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開展策略
(一)基于幼兒視角選擇繪本閱讀教學材料
合適的繪本才能夠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幼兒的視角出發(fā),在確保繪本故事生動有趣、豐富多樣、童真易懂的同時,確保繪本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以此促進幼兒的不斷發(fā)展。
1.選擇合適的繪本閱讀教學材料,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教師應從幼兒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選擇繪本。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各項能力和素質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閱讀水平相差較大。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在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總體特征的基礎上,按照他們的不同年齡選擇小班、中班、大班等不同階段的繪本材料,以此確保幼兒能夠理解繪本講述的內容[2]。
繪本應能夠促進幼兒認知水平的發(fā)展。教師需要以提升幼兒的能力為目的,帶領他們閱讀繪本。小班幼兒自我管理能力較弱,教師可以帶領他們閱讀一些有關衛(wèi)生、健康、習慣等主題的繪本,如《根本就不臟嘛》《肚子里有個加工廠》《一起刷刷牙》等,以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健康習慣。中班幼兒應發(fā)展良好的動手能力、反應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可以帶領他們閱讀《移動的積木》《米菲過圣誕》《胡蘿卜和豌豆》等繪本。大班幼兒不久之后會升入小學,教師應做好幼小銜接,帶領他們閱讀《小魔怪要上學》《小阿力的大學?!贰洞笮l(wèi)上學去》《我不知道我是誰》等繪本,以此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從幼兒視角出發(fā)正確選擇繪本材料,不僅能夠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素質與能力,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還能夠提升繪本閱讀教學的針對性,進一步發(fā)揮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
2.選擇趣味繪本閱讀教學材料,激發(fā)幼兒的閱讀 興趣
繪本應具備強烈的吸引力。對于低齡幼兒而言,色彩豐富的事物能夠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重視繪本的“外貌”,使幼兒在看到繪本的第一眼就能夠有看一看、碰一碰、讀一讀的想法。首先,教師應選擇封面能夠快速吸引幼兒注意的繪本。其次,教師應重視繪本的裝訂技術和印刷工藝。精裝版本的繪本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保護欲望,使他們愛護繪本。此外,相對于平面繪本,能夠進行互動的立體繪本還能夠明顯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最后,教師應重視繪本的圖畫,不僅應確保繪本圖畫展示的內容幼幾能夠看懂,還應確保圖畫的色彩選擇、設計方式和精美程度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
繪本講述的內容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繪本的內容直接影響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可以根據權威機構的推薦和幼兒的興趣,選擇趣味、生動、跌宕起伏的繪本故事。此外,教師還應提前閱讀繪本,掌握繪本內容,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合理安排不同類型繪本故事的占比,從而有效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性。
繪本應體現(xiàn)豐富的特點。一是繪本數(shù)量的豐富。繪本故事較短,幼兒閱讀的時間不長。因此,教師應及時補充、更新繪本材料,使幼兒能夠長期保持閱讀興趣。二是繪本類型的豐富。不同幼兒有著不同的興趣和愛好,也有著自己喜歡的繪本類型。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投放多種類型的繪本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閱讀需要。
(二)基于幼兒視角設計繪本閱讀教學的方法
繪本閱讀教學是幼兒園重要的教學形式,其以繪本為主要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3]。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和幼兒一起閱讀繪本故事,引導幼兒積累知識,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與素質,使幼兒感受到閱讀和學習的快樂。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應注重自身的主導作用,還應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能夠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
1.課程化繪本閱讀教學,滲透五大領域知識
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是學前教育的五大領域。教師應依據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選擇相應主題的繪本開展閱讀教學,促使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從而進一步推動繪本閱讀教學的課程化。
例如,為了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勞動觀念,幫助他們了解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職責、價值和環(huán)境,培養(yǎng)其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意識,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城市里的“美容師\"》,開展以“了不起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主題的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仔細觀察繪本圖畫,認真閱讀繪本文字,幫助幼兒理解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職責,讓幼兒明白“城市里的‘美容師'”的含義。
2.游戲化繪本閱讀教學,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
游戲化繪本閱讀教學契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和學習心理。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引入繪本閱讀教學,促使幼兒積極參與繪本閱讀。
例如,在帶領大班幼兒閱讀《兒童戲劇游戲》時,教師可以借助其中的故事《小兔子借尾巴》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引導幼兒扮演小兔子、大黃牛、猴子、袋鼠、小鳥、兔子媽媽等角色,表演以下情節(jié):小兔子想要參加百獸大會,但是它因為自己的尾巴太短而自卑。于是,小兔子想要去借一條小尾巴。后來,小兔子在兔子媽媽的安慰下,明白“如果兔子有長尾巴就反而跑不快”的道理。如此,幼兒不僅能夠在趣味橫生的游戲活動中輕松自在地完成繪本閱讀,還能夠得到“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啟迪。
通過游戲化繪本閱讀教學,幼兒能夠發(fā)展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三)基于幼兒視角組織繪本閱讀教學活動
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包含復述繪本故事、演繹繪本故事等多種形式。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增強繪本閱讀的趣味性,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進一步提升繪本閱讀的效果。
1.引導幼兒參與主題設計,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參與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主題和形式的設計[4]。
例如,繪本《我爸爸》是一本構思獨特、設計巧妙的繪本,適合父親與孩子共讀。教師在帶領中班幼兒閱讀《我爸爸》這一繪本之前,可以為幼兒提供三個方案,引導幼兒提出建議。教師還可以用舉手投票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選擇,并應堅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由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選擇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方案。
方案一:根據繪本內容和實際生活,向大家描述自己的爸爸。
方案二: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情況,繪制以“我爸爸”為主題的圖畫。
方案三:和自己的爸爸一起閱讀繪本《我爸爸》。
2.促使幼兒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示個性,提升表達能力
教師應注重幼兒想法的表達。部分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時,過于追求完美的教學效果,總是提前向幼兒說明繪本故事的內容和教育意義,期望他們能夠按照預期的方式進行表達,導致他們無法形成自身獨特的見解,無法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5]。教師應基于幼兒視角組織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促使幼兒在閱讀繪本故事的同時,產生獨特理解。
幼兒的思維能力及方式與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以繪本內容創(chuàng)設對話性情境時,不應要求幼兒在對話的過程中說什么、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用怎樣的語氣,而應引導幼兒反復閱讀繪本,按照自己對繪本的理解進行語言表達,從而使幼兒能夠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實現(xiàn)表達能力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為了充分發(fā)揮繪本的教育作用,教師應從幼兒的角度設計繪本閱讀教學,在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同時,選擇符合他們認知、能力、興趣的繪本,充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閱讀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體驗。
【參考文獻】
[1」王耘,李正祥.幼兒閱讀的政策演進、實踐案例和發(fā)展舉措:基于幼兒園視閾的探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報,2023,35(10):80-90.
[2]韓紅梅.幼兒園繪本閱讀的策略[J]亞太教育,2023(24):171-173.
[3」陳佳麗.淺談繪本對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重要作用[J].漢字文化,2022(S2):224-225.
[4]顧葦葦.基于關鍵期理論的圖書館低幼兒童繪本閱讀推廣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區(qū)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21(6):80-84.
[5]楊玲清.基于繪本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實踐策略[J].亞太教育,2021(24):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