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家里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碟咸香濃郁的醬菜,尤其是在早餐時,配上粥和包子,別有一番滋味。這些醬菜,是我從泰州一家叫作“暖心”的醬菜廠訂購的。
我是在采訪泰州市殘聯(lián)原副主席俞健的時候,認識了這家醬菜廠的負責人周安泰。周安泰原是農(nóng)貿(mào)市場一位賣醬菜的店主,幾年前進貨時的一次車禍,讓他失去了右手。高昂的手術(shù)費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不能再去經(jīng)營自己的醬菜攤,自身殘疾找工作也很難。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和早日還清沉重的債務(wù),在殘聯(lián)的幫助下,周安泰在家里開了醬菜作坊。
他從零開始學習醬菜技術(shù),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新配方,使用真材實料,加上熟悉市場銷售,所以生產(chǎn)出的醬菜十分受歡迎。在殘聯(lián)領(lǐng)導的支持和鼓勵下,周安泰進駐了創(chuàng)業(yè)園區(qū),將醬菜作坊變成了現(xiàn)在的醬菜廠。
我們的車子穿過綠樹成蔭的園區(qū)街道,來到周安泰的工廠。我看到工廠外墻是淡黃色的真石漆涂成的暖色調(diào),陽光越過行道樹的樹梢,照射在墻面和寬大的落地窗上,明亮而溫馨。周安泰將這家醬菜工廠取名叫“暖心”,是想到自己殘疾后,殘聯(lián)不但免費為他裝上了假肢,還在生活中鼓勵他,在創(chuàng)業(yè)中幫助他,讓他感受到了溫暖。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愿為別人撐傘”,周安泰的廠里招聘的都是和他一樣有不同程度殘疾的殘友。他手把手教這些殘友制作醬菜。讓他欣慰的是,這些殘友學起來很快,做醬菜的手藝也越來越好。只是由于腿腳不便或其他殘疾,他們沒有辦法像正常人那樣,手腳麻利地完成諸如裝罐、封蓋、貼標簽和裝箱工作。
周安泰管理下的這家醬菜廠,不僅讓這些殘友能領(lǐng)取工資,而且學會醬菜技術(shù)的他們,還擁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
由于工作關(guān)系,俞副主席和周安泰是老熟人了,我們停好車后來到工廠展廳。前臺小李起身迎接我們,她有聽力殘疾,借助助聽器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經(jīng)過刻苦的練習,小李能通過辨認口型與人正常交流。寒暄過后,俞副主席提高聲量問她:“小李,你們周總呢?”
“周總在生產(chǎn)車間。你們換上工作服,我?guī)銈冞^去。”小李說道。
我和俞副主席遵從“指示”,在接待室換好白大褂工作服,穿上鞋套,來到了用玻璃隔開的生產(chǎn)車間外的走廊上。只見緊張有序的生產(chǎn)車間里,被傳送帶隔開的不銹鋼工作臺上,12名員工正忙碌著,他們有的坐在輪椅上,有的坐在凳子上。周安泰在耐心地教一名坐在輪椅上的員工切醬菜,這名員工和周安泰一樣穿著白大褂,戴著衛(wèi)生帽和口罩。
小李低聲告訴我們,其實周總完全可以使用專門切絲的機器,但為了多提供一些崗位,他還是讓員工用手切。從小李口中我們得知,現(xiàn)在學切絲的這名員工叫小梁,今年35歲,有輕度智力障礙,這是他輾轉(zhuǎn)找到的第三份工作了。在廠里學切絲快一個月了,還沒達到售賣標準,小梁自己也有些氣餒,但只要周廠長一鼓勵,他就又充滿了干勁。
在周安泰的示意下,只見小梁用戴著膠皮手套的左手,從緩慢運行的傳送帶上,拿起一個醬制好的苤藍;右手拿起刀,按照周安泰的指點,使刀刃和操作臺上的苤藍形成一定角度,然后用左手曲起的手指,確定好厚度,握著刀柄的右手輕輕一劃,一片厚約一厘米的醬苤藍片,順從地倒在了操作臺上。周安泰滿意地點點頭,鼓勵他繼續(xù)切下去,很快一個苤藍被切成大小均勻的條狀??粗约旱某晒?,小梁笑了,眼睛瞇起了一道縫。他抬起頭,剛好看到周安泰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得到贊許的小梁,更加自信,將自己面前的苤藍絲放到傳送帶上面的一個專用方盤內(nèi),然后繼續(xù)切。這個裝著苤藍絲的方盤,通過傳送帶輸送到小梁對面的一名女員工小丁那里。小丁的一只眼睛失明了,聽力也不太好,之前在南方的工廠流水線上工作過。由于身有殘疾,她工作比別人慢,導致全流水線產(chǎn)量降低。又因和同事溝通困難,她漸漸地變得自卑又自閉。
不得已小丁從南方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市殘聯(lián)的介紹下來到了這里。周安泰看她做事比較認真,就安排她裝瓶。已經(jīng)在這里工作三年的她,練就了一身本領(lǐng)。她只需用手掂量一下裝滿醬菜的玻璃瓶,就知道分量是否足夠。只見她用戴著膠皮手套的右手抓起一把苤藍絲,放到操作臺上,十指像跳舞一樣很快將它們理順;然后左手抓住苤藍絲的尾部,右手熟練地拿起玻璃罐,輕而易舉地將這把苤藍絲裝進瓶中,用手一托,感覺分量足夠,再放到一邊的電子秤上??吹斤@示的數(shù)字和自己預估的數(shù)量一樣,小丁滿意地點點頭。
生產(chǎn)車間內(nèi)有周安泰在,流水線兩側(cè)的12名員工配合默契,一切井然有序。偶爾抬頭,我能看到他們的眼神里充滿了篤定和從容。
不過,周安泰還記得醬菜廠剛開業(yè)時大家的慌亂,從夫妻店的小作坊,到擁有了流水線的醬菜工廠,他自己也有點無所適從。這邊流水線速度快了,那邊殘友工人拿不到上面的原材料;這邊裝的醬菜分量不夠,那邊標簽又貼得歪七八扭……接踵而至的問題,愁白了周安泰的頭發(fā)。他一度曾想,干脆換成全自動流水線??梢幌氲綒埪?lián)對自己的幫助,和流水線兩側(cè)的殘友和他們身后的家人,周安泰放棄了那個念頭。
很快到了中午下班時間,周安泰從生產(chǎn)車間走出來,換掉工作服后和我們寒暄。為了不影響下午的工作,午餐我們約到園區(qū)不遠處的一家餐廳。
走出工廠大門的時候,剛好碰到員工們?nèi)齼蓛傻叵掳嗷丶摇K麄儫崆榈睾椭馨蔡┐蛘泻?,周安泰像個大家長一樣回應(yīng)著,叮囑他們路上注意安全。我們?nèi)嗽趫@區(qū)門口,目送工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離開。午間陽光下的工人們,和正常人一樣自信從容,逐漸匯入下班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進而融進了這座城市。
餐敘期間,周安泰告訴我,在俞副主席的倡議下,市內(nèi)幾家批發(fā)市場的醬菜店又在他們廠訂了十幾噸醬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他準備投資再建一條生產(chǎn)線,相關(guān)崗位也全部用于安置殘友就業(yè)。俞副主席說,如今“暖心”不只是一家醬菜廠,還是市殘聯(lián)服務(wù)殘疾人的一個公共品牌。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