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單是一個人的私藏秘密,其中歌詞是人生的切片,能讓人瞬間穿越回那心境。方文山的“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是雨霧迷茫里的深情;五月天的“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是堅持做自己的宣言在人生的不同境遇里,歌曲釋放了情緒,孕育了力量。于是,“最近在聽點什么呢”,仿佛成了一句互通近況的接頭暗語。一場湯氏父女間的“秘密”對話,就從最近的歌單開始。
老湯:非常感謝你給我推薦了你的歌單,我都欣賞過了,今天想聽聽你對這些歌曲的看法。
小湯:歌單撫慰我的心??!好吧,從哪里聊起呢?
老湯:我先介紹一下我的聽歌情況。你爸我在大學中文系教書,是個“音樂門外漢”,但平時喜歡聽歌、唱歌。我的趣味非常大眾化,年輕時最喜歡的歌手是孟庭葦,還很喜歡唱民族唱法的張也。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港臺歌星的歌,我也聽得很多。我也熟悉內地的歌手毛阿敏、劉歡、田震、那英等。2000年后的歌手里,我最喜歡孫燕姿,算半個\"姿迷”。我也很喜歡張韶涵,她的歌我會唱的不少。我當然也喜歡周杰倫、林俊杰、蔡依林等,對陳奕迅的情感有點復雜,不太能夠欣賞陶喆。更年輕一代的歌手中,我喜歡周深和鄧紫棋。外國歌曲我聽得不多,基本上是耳熟能詳的歌曲。我有時也會去聽“網絡神曲”“抖音爆款\"之類,有些聽著不錯,但不太能跟唱,有些聽不進去。
小湯:你別說,我倆的歌單居然有一定的重合度!我也喜歡周杰倫、林俊杰、鄧紫棋、張韶涵·…
老湯:為了我們的這次對話,我是準備了一番的。我這兩天借助網友們提供的榜單及片段剪輯,溫習了1970年到2023年的1000多首華
語金曲。這是我們做文學研究的方法,總要在一個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中,才能看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
小湯:1000多首歌!看得出來,你是真的挺有空的!
老湯:慚愧慚愧!但是打開你的歌單逐首品味,又覺得這個準備工作也沒多大用處。這畢竟不是做研究,只是討論喜歡或者不喜歡。在這些歌曲面前,如果一定要說誰向誰學什么,那也是我向你學。
小湯:這你可就太客氣了!
浮光掠影,重山彩云間,你的伏線,穿越千百年。人生不過恍惚三萬天,漫漫人間,留戀流連。
__《浮光》周深
老湯:我們兩個都喜歡周深,不如就從周深的《浮光》說起。
小湯:這首歌發(fā)布于2023年12月31日。很多人即便沒有聽過這首歌,也在不少視頻軟件中刷到過這首歌的原曲TheHistory,周深版的《浮光》便是在原曲的基礎上進行了填詞。
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靈感據說源于網絡上一位博主上傳的民間打鐵花的視頻,后來一位“生米”(周深的歌迷)借用這段音樂為周深制作了一個長視頻,這才有了后來的緣分。這首歌曲情深意長,既有家國歷史,又有人間煙火,還蘊含著歌手與歌迷之間惺惺相惜、互相支持的深情。
老湯:我感覺這首歌聽起來仙氣飄飄,而且是周深音域范圍內特有的仙氣,一層一層地涌上來,翻上去,像是要跟著歌手一起“飛升”了。
小湯:我很喜歡一句評價:“神仙一樣的曲子遇到了神仙一樣的歌手。\"這首曲子被周深唱出來,就像是一把寶劍,遇到了最適合它、最能發(fā)揮出它最耀眼光芒的騎士。這首歌的開頭由一段鳥鳴聲引入,令人仿佛置身于空靈的山谷。主歌部分柔和婉轉,以一段吟唱引出副歌部分,“浮光掠影,重山彩云間,你的伏線,穿越千百年”,給人一種陽光穿透陰霾,灑落大地之感。
老湯:說得好!我還特別喜歡那節(jié)\"對唱”。周深用他的百變嗓音制造出兩個遙遠的聲音,分別唱\"你說——\"和\"那月光—\"仿佛出自你剛剛說的山谷,前后相接,迢遞而來,周深向空中回應\"照過同樣城墻”。整個一節(jié)都是如此,像是幾位故人對話,又像是在時間的甬道中聽到自己回環(huán)復沓的聲音。但也可以說是空山無人,唯有鳥鳴珠箔,群花自落。此時心明如鏡,在鏡中看到無數親切的影像的浮光,現在的、過去的。
小湯:是的,浮光細碎,古音悠揚,流淌于歷史長河,便是對這首歌的最好描繪。
No.2
這條路沒有終點,還是選擇起跑。
___《煙火燃起時》·石凱
小湯:第二首歌同樣溫暖,算得上是我的私房歌曲。我知道你對石凱已經很熟悉了,但并不把他當作專業(yè)歌手看待。石凱可是音樂學院科班出身的,而且是以歌唱成員的身份出道的哦!我推薦的這首《煙火燃起時》,是由石凱和他的堂妹石琢雅一起演唱的。由妹妹空靈溫柔的聲音導人,石凱的rap作為和聲部分,兩人的聲音十分融洽,也奠定了這首歌溫暖的基調。
老湯:兄妹倆配合確實很棒!妹妹唱的部分明亮,石凱rap的部分長,但在石凱一段rap后,妹妹的聲音重新出現時,與前面唱的部分很自然地就呼應上了。反過來,妹妹唱的韻律也跟石凱的部分融合得很好。我看過一個現場,觀眾既合唱妹妹的部分,也幫石凱唱rap,氣氛非常好。
小湯:這首歌的rap并不單純是為了節(jié)奏而加入的,而是敘事rap,歌詞很有意思:“嘗試著融入新的拍子,快節(jié)奏里找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想融人一個集體,想和大家一樣;“責罵像漫天炮火,誰能擁抱我,擦緊了手臂,生活像單機游戲,有了一點成績只能算走運,起落的落是常態(tài)”,面對來自自己的和外界的各種壓力,我們選擇逃避,選擇放棄嗎?不。你看這句“這條路沒有終點,還是選擇起跑”,即使未來很遙遠,即使我們不能確定自己的努力或選擇是否有意義,我們也不能放棄開始。任何事只有嘗試過了,才會有結果。
老湯:所以這些話你們其實都聽得進去,只 是不喜歡有人拿它們當“雞湯\"硬灌,對吧?
小湯:咳咳,是這樣的。比如高潮部分的伴奏節(jié)奏加快,應和歌詞“煙火燃起時,雖然短暫,卻已足夠絢爛”,煙火燃起,是希望,是感動,是美好的愿景,是永不停歇的追逐。這時候,自然希望自己能在充滿愛和鮮花的路上走下去!
老湯:我們當年聽小虎隊的歌曲,也是滿滿的正能量,不過跟石凱又不太一樣,沒這么多壓力藏在里面。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當時聽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情歌,偏勵志一點的,有時那些歌意境太高了或者包含的內容太多了,有點像成年人回首往事。緊貼著青少年時期的歌還真不多。像這首歌中的“唉,冷暖自負,有人擔心面子,有人在乎分數,你是流淚還是相互奔赴”,我們那時就比較少。我們經常聽的是《凡人歌》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戀,愛人不見了,向誰去喊冤,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或者聽《滄海一聲笑》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一襟晚照”?,F在想來好像都有點太成人化了。
小湯:你這是凡爾賽吧!這種歌我們也喜歡呀!我們并不只是盯著自己的生活發(fā)牢騷。你看我推薦的第三首歌是陳粒的《歷歷萬鄉(xiāng)》,就很有歷史感。前段時間你還拿回來一張陳粒老師的專輯CD。
老湯:是呢!那是陳粒和大詩人西川合作的《烏有鄉(xiāng)地圖》,CD是西川老師送給我的,西川老師還特別nice地簽了名。陳粒是很有特點、很有才氣的歌手,她的很多作品都讓人印象深刻。
小湯:我也很喜歡她。不過你看到了,我推薦的是由陳楚生、王櫟鑫、俞灝明和張遠在《披荊斬棘第四季》中演唱的版本?!?713”,又是一個你不能理解的男團,哈哈!
老湯:從2007年“快樂男聲\"走出的歌手,當時都在各省份前13名之內,現在是“老同志再就業(yè)”,對吧?悄悄地說啊,我拿陳粒的多個現場版本與《披荊斬棘第四季》的這個版本比較,后面這個不僅更好看,而且更好聽。當然,一個對四個,太不公平了。
小湯:個人覺得,四位歌手唱這首歌真的非常合適。陳楚生的嗓音清澈而深邃,能迅速讓每位聽眾陷人那份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之中,還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王櫟鑫的嗓音充滿敘事感,開口定調,直擊人心;俞灝明的嗓音平靜悠揚又不平淡,讓人置身其境;張遠的嗓音像月光一樣傾瀉下來,清亮而抓人心。而且這個舞臺的舞美也是很絕,由衷地推薦大家去看現場視頻。
No.3
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懼歲月長。
《歷歷萬鄉(xiāng)》陳楚生、王櫟鑫、俞灝明、張遠
老湯:我一口氣看了七八遍。開頭做了一個改編,幾個人跟跟跗跗出場,先重復唱了幾遍“想要當初想要的不一樣”,把故事的大幕一下就拉開了。最后又以陳楚生喃喃自語般的“不一樣”結束,像是把大幕緩緩拉上,整體感非常強,而且意境悠遠。幾位歌手的唱跳節(jié)奏感都很棒,而且完全沉浸在表演中。
小湯:OK,回到這首歌本身來一一因為不甘于平淡的生活,我們總想出去闖闖,漂泊異鄉(xiāng),等待著屬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周圍人來人往,我們似乎格格不人,但我們也不懼歲月悠悠,“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懼歲月長”。
老湯:我也很喜歡這句,“慷慨\"(大方)和“不懼\"這兩個詞,分開看隔得那么遠,貼到一起卻又這么嚴絲合縫。
小湯:再看副歌部分一“若我站在朝陽上,能否脫去昨日的惆帳,單薄語言能否傳達我所有的牽掛。若有天我不復勇往,能否堅持走完這一場,踏遍萬水千山總有一地故鄉(xiāng)。\"好像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漂泊,忽然變成“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義無反顧了。
老湯:你這個說法有意思!一般說“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閑適自足,你卻說是“義無反顧”??赡苷窃谶@閑適自足與義無反顧之間,才能理解什么叫“一地故鄉(xiāng)”。整首歌的旋律不斷重復古典詩詞中那種對句的結構,一高一低,一去一返,一開一合,仿佛李白詩中的“舉頭”與“低頭”,在觸手可及處,成就蒼涼與悠遠。
小湯:歌單是我最近的心境,喜歡歌,喜歡詞,這樣聊聊,我覺得好像了解了一點你。
老湯: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音樂,很多人從中獲得共鳴與力量,正如你我,希望這樣的對話以后能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