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總愛佯裝嗔怪,笑我是“收破爛的”??僧?dāng)我偶然抬頭,也能瞥見她衣柜頂上的“破爛”——靜靜臥著的幾個印著“上?!弊謽拥睦掀は?。那些皮箱的漆面早已斑駁脫落,箱中藏著褪色的襯衫、泛黃的糧票,還有用三層報紙細細包裹的搪瓷缸。每次大掃除,母親總會輕輕打開箱子,手指緩緩摩挲著那些舊物,眼里滿是眷戀,嘴里念念有詞:“你爸當(dāng)年下鄉(xiāng),就是帶著這個缸子,用它裝過雪水,煮過野菜……”
而我的“藏寶箱”,則是精心挑選的收納盒,平日里我都放在床底下。里面藏著去年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袋子,櫻花粉的杯套上仿佛還留著那日的甜蜜氣息;有撕了半截的演唱會門票,熒光筆寫的座位號已暈染開來;最底下壓著泛黃的作文本,封面用修正液歪歪扭扭地寫著“文青社”,那是十五歲的我和三個至交在數(shù)學(xué)課上偷偷傳閱的“文學(xué)雜志”,是我們青春歲月里最珍貴的秘密。
記得那年深秋,午后陽光慵懶地穿過槐樹稀疏的枝葉,在地上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我們抱著作業(yè)本,躡手躡腳地躲在實驗樓后面的槐樹下,生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小悅皺著眉頭,用圓珠筆在稿紙上反復(fù)勾勒插圖,筆尖把紙張戳出星星點點的窟窿;阿玉則眉飛色舞,講述著新構(gòu)思的武俠小說,男主角永遠叫“慕容臨風(fēng)”。我一邊聽著,一邊把大家涂改得亂七八糟的稿紙謄抄到作文本上,手指常常沾滿墨水。風(fēng)起時,金黃的槐葉落在攤開的筆記本上,像給我們的文字蓋上了一枚枚獨特的郵戳。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多年過去,沒想到又一個深秋,我們竟再次相聚。畢業(yè)后,大家各奔東西,忙碌的生活讓我們漸漸少了聯(lián)系,但那份年少時的情誼,卻始終像一顆種子,藏在心底,生根發(fā)芽。已經(jīng)成為設(shè)計師的小悅興奮地掏出手機,眼睛亮晶晶地說:“看!我把咱們的‘慕容大俠’做成了盲盒!”手機屏幕上,俠客腰間別著的,正是當(dāng)年阿玉描摹過無數(shù)遍的祖?zhèn)饔衽?,那玉佩仿佛帶著我們的青春夢想,穿越了時光。身為律師的阿玉,從公文包底層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個塑封袋,里面裝著半片槐葉,葉脈間還能隱隱看見藍色墨跡,那是我謄寫小悅那首《秋蟬》時飄落在本子上的,當(dāng)時我用沾著墨跡的手指捏起準(zhǔn)備扔掉,卻被阿玉搶了去,沒想到她居然還保存著。這份情誼,如同這槐葉上的墨跡,永不褪色。
母親的皮箱和我的收納盒,在家中遙遙相對,像是在訴說著各自的故事。母親整理舊物時,我看見她摩挲糧票的手指在微微發(fā)抖,那顫抖中藏著歲月的滄桑和對往昔的懷念;我翻看奶茶杯套時,總會想起那天閨蜜們擠在奶茶店躲雨時的嬉鬧聲。那些被歲月揉皺的紙片,就像不同版本的藏寶圖,老地圖上畫著防空洞和供銷社,那是母親那代人的青春印記;新地圖標(biāo)記著奶茶店和地鐵站,那是我們這代人的青春軌跡,它們都通向記憶里最難忘的坐標(biāo)。
原來,無論是母親的老皮箱,還是我的收納盒,都承載著我們對過去的懷戀,它們是我們情感的寄托,是歲月的見證。母親那代人經(jīng)歷了物資匱乏卻充滿奮斗激情的歲月,他們的藏寶圖里,是對艱苦生活中點滴溫暖的銘記;而我們這代人,在物質(zhì)相對富足的環(huán)境里成長,我們的藏寶圖,是青春夢想與純真友誼的烙印。
這些藏寶圖,不僅是個人回憶的私藏,更是時代變遷的微縮景觀。它們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的變遷。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生活如何變化,那些在歲月中沉淀的情感與記憶,始終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最難以忘懷的存在。它們?nèi)缤驳男浅剑樟廖覀兦靶械牡缆?,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終懷揣著溫暖與希望。
編輯|張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