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崔建勇,曾任孔繁森在拉薩
" " " " " " " 工作期間的通信員、警衛(wèi)員
在我的心里,孔書記就像親人一樣。20多年來,每年清明節(jié),我都要去拉薩烈士陵園看望他。他的墓前,總是擺滿了愛戴他的人們敬獻的花圈。純潔的花朵、肅穆的挽聯(lián),訴說著人們對他無盡的哀思和深切的懷念。每一次和他隔空對話,往日相處的點點滴滴又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敬愛的孔繁森書記,你仿佛從未離開。
1989年3月,我參軍后,來到西藏。1991年,孔書記把我選到他身邊擔任通信員、警衛(wèi)員。從他身上,我學(xué)會了很多東西,一直到現(xiàn)在都非常受益。
在他的幫助之下,我的文化水平得到了系統(tǒng)提升??讜浐荜P(guān)心國家大事,由于工作繁忙,他要求我每天看了新聞聯(lián)播記下來,等到晚上再讀給他聽。為此,我抄寫了滿滿十幾個記事本的新聞內(nèi)容。當時,我年紀小,文化素質(zhì)也不高,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后來我回到公安系統(tǒng)工作,發(fā)現(xiàn)自己做筆錄速度非??欤耪J識到我在無形中已經(jīng)掌握了快速記錄的能力,也明白了孔書記栽培我的良苦用心。后來,我逐步走上領(lǐng)導(dǎo)崗位,更是感到當年抄寫新聞帶來的思考與沉淀讓我對黨的大政方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孔書記還教我:一是要經(jīng)常給親朋好友寫信,二是堅持每天寫日記,三是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四是要經(jīng)??偨Y(jié)工作經(jīng)驗。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經(jīng)驗好像一盤散沙,理論好似一個盆子,用理論把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使之條理化,就像用盆子把散沙裝起來,既好拿又好用?!弊裾湛讜浀慕虒?dǎo),我堅持鍛煉寫作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至今,我手寫的日記和工作筆記已有100多本,書信200多封,并攻讀了在職研究生。
在他的言傳身教中,我鍛煉了生活技能,積累了生活智慧。最開始,我連飯都不會做,他手把手教我烹飪。有一次我見他忙,就想用他教我的廚藝“露一手”??讜浾f:“咱兩個人吃飯,不用太復(fù)雜,做點米飯,炒個土豆絲,炒個青椒,實在不行,青椒土豆絲也可以。”我手忙腳亂,結(jié)果米飯煳了,菜也燒焦了。吃飯時我問他怎么樣,他說:“這個味道還可以,挺香?!蔽艺f:“哈哈,是燒煳的香味吧?”“這沒什么,從目前來講,你敢于想,敢于創(chuàng)新,青椒土豆絲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你從不會做飯到現(xiàn)在自己開始下廚做飯,而且今天還能炒幾個菜,這就是進步了,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彼f話風趣、幽默、有智慧,這種教育方式讓身邊人很容易接受,我很佩服他。孔書記有一臺愛不釋手的相機,他還手把手教我照相:怎么抓拍,選什么方位,用什么光……后來我把照片拿去投稿,還拿了獎。只要他自己會的,他就想把我們都教會。
遇到這么好的領(lǐng)導(dǎo)是我們的幸福,他教我的東西是書本上學(xué)不來的,他有很多精神是學(xué)不完、用不完的。
他分管文教、衛(wèi)生和民政工作,一有空就帶著我們?nèi)ゾ蠢显嚎疾?,把藥箱一背即刻出發(fā)。他經(jīng)?!巴蝗灰u擊”,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四不兩直”的工作方法,即不發(fā)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xiàn)場。他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時刻掛在心上,為了他們可以奉獻自己的一切。
1992年,我們在下鄉(xiāng)途中遇到緊急情況,有位老人因為濃痰堵住喉嚨,非常痛苦,眼看就要窒息,在場的人都驚慌失措??讜浛吹揭院篑R上打開藥箱,拿出聽診器悉心為老人聽診,經(jīng)詢問,確定老人窒息的原因是異物卡喉。他拍老人的后背,痰怎么也拍不出來,眼看老人危在旦夕,他立刻取下聽診器軟管,插在老人喉嚨里,一口一口吸出帶著血絲的濃痰,老人當即轉(zhuǎn)危為安。在場的人紛紛鼓掌,給他豎起大拇指,說他像活菩薩一樣。回來后,我問他:“你不怕被傳染嗎?”孔書記說:“那時候還能考慮這么多嗎?我學(xué)過醫(yī)學(xué),雖然沒那么精通,但是我懂這個,就是一口痰的問題,一口痰能把人卡死,一口痰也能救一條命?!蹦莻€被他救下的老人,后來又活了10多年。
還有一次,我陪他下鄉(xiāng)考察。他發(fā)現(xiàn)敬老院里的老人生活條件比較差,沒有保暖的衣服,非常心疼,就把自己的棉衣、毛衣都脫下來送給這些老人了。我很不理解:“你把自己的衣服都送人了,你穿啥?”他說:“看到這些老人就想起自己家的老人了,心里頭很不是滋味;看到老人受凍,就考慮到自己的老人在家是不是也會這樣,所以把棉衣、毛衣都脫給他們。”他的話讓我非常感動。
1992年夏天,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發(fā)生地震,孔書記到災(zāi)區(qū)慰問時,在倒塌的房屋前,發(fā)現(xiàn)兩個孩子曲印、貢桑,他們衣衫襤褸,身上臟兮兮的。得知他們的父母早已去世,無依無靠,而政府救濟條件又極為有限的情況后,孔書記潸然淚下,決定把他們帶到拉薩由自己來撫養(yǎng)。在曲印、貢桑震后安置的學(xué)校,他還收養(yǎng)了同為孤兒的曲尼。
回到拉薩,孔書記帶著他們買衣服,安排他們上學(xué),盡力給他們最好的照顧。曲尼當時有10多歲,曲印七八歲,貢桑五六歲。曲尼生活能力尚可,曲印和貢桑還不太會照顧自己。我們先給兩個小孩子洗澡、洗衣服,洗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換上新衣服。后來我問他:“你圖啥呀?”他說:“想家。我也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剛好那也是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看見他們我心里就踏實?!彼盐鞑氐睦先水敵勺约旱睦先耍盐鞑氐暮⒆赢敵勺约旱暮⒆?,受到他的精神鼓舞,我也愿意和他同心協(xié)力把孩子們照顧好。
孔書記節(jié)儉至極,自己連一床毛毯都沒有,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然而,為了照顧好孩子們,他從自己的生活費里擠出錢來給他們買新衣服、新書。只要周末有時間,他就帶著孩子們?nèi)ス淅_的文化宮、八廓街等風景名勝。
在教育方面,孔書記對孩子們要求很嚴格,幾乎是半軍事化管理,要求他們每天洗腳、定點休息。生活方面,孔書記對孩子們很疼愛,給他們洗衣服、剪指甲。孩子們小時候會尿床,孔書記就把孩子的內(nèi)衣?lián)Q洗好,把撤下來的濕褥子用火烤干。每次我把孩子們換下來的臟衣服拿過去洗時,他都堅持自己洗,我拿過來,他又拿回去,還是他一個人去洗。他對我說:“你還年輕,要多看書學(xué)習,你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要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對社會有用的人。”
1993年,孔書記到阿里任地委書記、軍分區(qū)黨委第一書記。拉薩市市長洛桑頓珠看他實在太辛苦,便主動收養(yǎng)了曲尼??讜泩猿植蛔屒 ⒇暽尚置梅珠_,就把他們帶去了阿里。由于兩個孩子太小,不適應(yīng)阿里的氣候和環(huán)境,經(jīng)常生病,學(xué)習成績也直線下降。一年后,孔書記只好把兩個孩子送回拉薩,委托我來照顧。他從不因為自己的困難向組織提要求,卻為了照顧兩個孩子,第一次向組織開口,希望把我從林周縣公安局調(diào)到拉薩。
他到新疆考察的時候,還給我打來了電話。我說:“你放心,孩子們現(xiàn)在很懂事,會洗襪子、洗碗、掃地、擦桌子。曲印考了94分,貢桑考了78分,都進步了?!彼芨吲d,說:“孩子就是要干點家務(wù),把學(xué)習搞上去。我在新疆再忙一段時間,等12月初就回來?!边@是我和孔書記通的最后一次電話。
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頭一蒙,眼前一片空白,幾近暈倒。我一著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桌子上的玻璃都裂了。兩個孩子聽到聲響跑過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情況,都愣在那里。我喃喃地說:“爺爺沒了,在新疆出事了?!眱蓚€孩子也傻了,看著我,都哭了起來。
后來曲印和貢桑學(xué)習都很努力,長大后很有出息,也有了美滿的家庭。我們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曾一起去聊城看望慶芝阿姨。這么多年,孔書記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不管在哪個單位,無論干什么工作,我們都想辦法創(chuàng)先爭優(yōu)。這是他留在我們骨子里的烙印,永遠都不會變。
(本文節(jié)選自《我心中的孔繁森——口述孔繁森采訪實錄·拉薩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