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Standardize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Program on Improv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YANG Sheng-lia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uquan City, Gansu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ect of standardize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Methods: 400 adult patients who received hernia repair, perianal abscess incisionanddrainage andanalfistularadicaloperation in theSecondPeople's HospitalofJiuquanCityGansuProvince from January 2022to January2024were selectedasthe studyobjects,andrandomlydividedinto thecontrol group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with 2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methods,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 seriesof standardize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programs, including regular pain assessment, on-demand analgesic medication, and early activity guidance. During the overall study, pain scores (using visualanalogue scale VAS),analgesic drug us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results ere recorded in both groups.Results:Theaverag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especially in the 24 hours after surgery. In additio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0% satisfied with the analgesic effect, compared to 6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requency of analgesic drug use also showed a more reasonable tren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not only ensured the analgesic effectbutalsoavoidedtheriskofexcessivedrug use.Conclusion:The standardize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program can efectively reduce the pain level of patients after general surgery,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paincontrol,andhelpacceleratetherehabilitation process,soitisrecommendedtobepopularized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standardized pain management,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patient satisfaction,analgesic strategy
0 引言
隨著現代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患者對醫(y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在術后疼痛管理方面。在普通外科領域,疝氣修補術、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以及肛瘺根治術等常見手術,盡管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術后疼痛仍然是影響患者康復質量和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疼痛管理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還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加速患者重返日常生活的過程[2]。在臨床實踐中,術后疼痛管理的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導致患者體驗的差異巨大。因此,構建一套科學、系統的標準化術后疼痛管理方案顯得尤為重要?;诖吮尘埃狙芯恐荚谔接憳藴驶g后疼痛管理方案在提高普外科手術患者滿意度方面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人400名成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0人。實驗組:男性120例( 60% ,女性80例( (40%) ,平均年齡( 45±15 )歲,年齡范圍18~75歲;對照組:男性115例( 57.5% ),女性85例 (42.5%) ,平均年齡( (44±16) 歲,年齡范圍18\~7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分布、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Pgt;0.05) ,表明兩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所有參與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得到了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年齡在18至75歲之間,性別不限;(2)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間,在酒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受了疝氣修補術、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或肛瘺根治術的患者;(3)患者意識清醒,能夠理解并配合術后疼痛評估;(4)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心肺疾病或其他系統性疾病,預計生存期少于6個月;(2)存在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無法配合研究;(3)對研究中使用的任何藥物過敏;(4)術前存在慢性疼痛綜合征。
1.2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術后疼痛管理方法,根據患者主訴和護士評估,按醫(yī)矚給予非體抗炎藥(如布洛芬 ,每日三次)或阿片類藥物(如嗎啡 5mg ,每4小時一次)進行鎮(zhèn)痛;患者自我報告疼痛時,護士記錄并通知醫(yī)生調整鎮(zhèn)痛方案;術后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
實驗組患者接受一套標準化的術后疼痛管理方案,該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定期疼痛評估。所有患者術后即刻開始每4小時進行一次疼痛評估,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量化疼痛程度,直至患者出院。VAS評分范圍從0(無痛)到10(最劇烈的疼痛)。當VAS評分 ?4 時,立即采取干預措施。(2)多模式鎮(zhèn)痛。所有患者術后即刻給予靜脈注射帕瑞昔布鈉 40mg ,之后每12小時口服布洛芬 當VAS評分 ?4 時,額外給予嗎啡 2mg 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重復給藥,間隔不少于4小時。術后第1天起,根據患者個體反應調整鎮(zhèn)痛藥物劑量,以維持VAS評分 ?3 。(3)預防性鎮(zhèn)痛。在手術開始前30分鐘,所有患者均接受預防性鎮(zhèn)痛,包括靜脈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 30mg 。手術結束時,繼續(xù)使用局部麻醉劑(如利多卡因)浸潤切口部位,以減輕術后即刻疼痛。(4)早期活動指導。手術當天鼓勵患者床上翻身、深呼吸及咳嗽練習,防止肺部并發(fā)癥。術后第1天起,在疼痛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指導患者逐步下床活動,每天至少3次,每次持續(xù)10分鐘。提供物理治療師的專業(yè)指導,幫助患者逐步增加活動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肌肉功能恢復。(5)患者教育與心理支持。術前向患者介紹術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及相關知識,增強其對抗疼痛的信心。術后定期與患者溝通,了解其疼痛感受及心理狀態(tài),必要時提供心理咨詢服務。(6)隨訪與反饋。每日記錄患者疼痛評分變化、鎮(zhèn)痛藥物使用情況及不良反應。定期隨訪患者,收集其對手術經歷及疼痛管理的滿意
度評價。
1.3觀察指標
(1)疼痛評分。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量化評估。VAS評分范圍為0至10分,其中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難以忍受的劇痛。術后即刻開始每4小時記錄一次VAS評分,直至患者出院。
(2)鎮(zhèn)痛藥物使用情況。記錄每位患者術后所使用的鎮(zhèn)痛藥物種類、劑量及給藥頻次。統計每24小時內鎮(zhèn)痛藥物的總用量,以及整個住院期間的累計使用量。
(3)患者滿意度調查。在患者出院前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涵蓋疼痛控制效果、鎮(zhèn)痛藥物副作用感受、醫(yī)護人員服務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2.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 為計量方式,予以t檢驗,
]為計數方式,予以
檢驗。 Plt;0.05 ,表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疼痛評分(VAS)情況
實驗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lt;0.05) ,特別是術后即刻和術后24小時內的差異最為明顯,詳細數據見表1。
2.2鎮(zhèn)痛藥物使用情況
實驗組患者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lt;0.05) ,并且在術后72小時內表現尤為明顯,詳細數據見表2。
2.3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
實驗組患者對于鎮(zhèn)痛效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Plt;0.05) ,其中非常滿意的患者比例達到了 90% ,而對照組這一比例僅為 65% ,詳細數據見表3。
3討論
本研究中,選擇了疝氣修補術、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以及肛瘺根治術這三種常見的普外科手術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標準化術后疼痛管理方案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這些手術雖然技術相對成熟,但術后疼痛仍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進度和生活質量。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平均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lt;0.05 ),特別是在術后24小時內差異最為明顯。實驗組的平均VAS評分為( 1.5±0.7) 分,而對照組為 (3.5±1.2) 分 (Plt;0.001 ),表明標準化疼痛管理方案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
標準化術后疼痛管理方案包含了多項措施,包括定期的疼痛評估、多模式鎮(zhèn)痛、預防性鎮(zhèn)痛、早期活動指導等。這些措施共同作用,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受,還提高了他們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實驗組患者對于鎮(zhèn)痛效果的滿意度高達 90% 而對照組這一比例僅為 65% ,表明標準化方案在提升患者滿意度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在鎮(zhèn)痛藥物使用方面,實驗組患者的表現也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鎮(zhèn)痛藥物使用頻率在術后24小時內為(2.0±0.5)次/天,而對照組為(3.5±0.8)次/天(Plt;0.001)。這種差異表明標準化疼痛管理方案能夠在保證鎮(zhèn)痛效果的同時,避免過度用藥的風險,從而降低了潛在的藥物副作用。
本研究的結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發(fā)現相一致。例如,錢瑾瑜3的研究顯示,標準化疼痛管理方案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疼痛評分,并減少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此外,李靈楓等“關于肛周手術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標準操作規(guī)程疼痛管理方案能夠縮短患者傷口愈合時間,與本研究類似。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了標準化術后疼痛管理方案在提高普外科手術患者滿意度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推廣此類標準化方案對于改善患者的整體治療體驗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丹.臨床路徑化護理對改善肛周膿腫患者圍手術期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的作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醫(yī)藥衛(wèi)生,2024(9):179-183.
[2] 徐慧萍,趙輝,李東哲,等.腰椎術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的制訂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10):1465-1470.
[3] 錢瑾瑜.標準化疼痛管理對犬傷Ⅲ級患者創(chuàng)口疼痛、愈合、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22,60(8):163-165+177.
[4]李靈楓,陳娜.肛門周圍膿腫患者術后疼痛管理程序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3,14(16):184-188.
作者簡介
楊生亮,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普外醫(yī)學。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