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整體導入
師:今天我們進入到第八單元的學習,本單元的主題是“讀書明智”。關(guān)于讀書,蘇軾這樣說-
(出示,生齊讀)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師:這里,蘇軾告訴我們讀書一定要熟讀深思。下面,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古人談讀書》,跟著老師寫課題(板書,生書空)
師:兩千多年前,有這樣一位古人,帶著他的一幫弟子,學讀書、學做事、學做人,他的言行對后世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后世都尊稱他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生:(齊)孔子。
師: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被后人匯編成了一部典籍——《論語》。(出示《論語》圖片,略)《論語》中有很多名言,先看這一篇。(出示《古人談讀書》第一篇,略)快速瀏覽,你們發(fā)現(xiàn)這篇文言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文言文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學過的文言文講的都是故事,這一篇是給我們講道理的。
生:我認為還有形式上的區(qū)別,《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幾句為一段,而這一篇是一句一段。
師:《論語》是語錄體,這也是本篇文言文的獨特之處,學習難度可不小,敢挑戰(zhàn)嗎?
生:敢。
二、讀熟孔子語錄
師:課文你們都預習過了,現(xiàn)在請同桌互讀互評,注意讀準字音,讀好停頓
(生同桌互讀)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句和第三句。第一句中有五個“知”,最后一個為什么讀zhi呢?
生:注釋說,“知”在這里是“智慧”的意思。
師:你借助注釋判斷讀音,不僅會讀,還會思!請你當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讀!
(生帶讀第一、第三句)
師:第三句中的多音字“識”也讀準了,了不起!“誨”在這里是“言語教導”的意思,讀第四聲,跟老師一起讀兩遍。
(范讀,生跟讀)
師:(出示第二、第五句)這兩句誰來讀?
(指名讀)
師:“好”是多音字,在這里是“喜好”的意思,讀得很準。來,一起讀。
(生齊讀)
師: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好停頓。誰來讀一讀第四句?
(指名讀)
師:老師也來讀一讀,同學們聽一聽,我們的停頓是否一樣。
(范讀)
生:老師在“非”后面作了停頓。
師:孔子把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分為四類—“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困而不學”,“生而知之”是一個完整的短語,像這樣的短語不能讀破。跟老師讀,我讀一遍,你們讀一遍。
(范讀,生跟讀)
師:下面,老師和大家合作讀一讀。要注意,讀得慢一點兒,聲斷氣連,富有韻味。
(師生合作讀)
師:帶著這樣的感覺再自由讀一讀。
(生自由讀)
師:請你幫忙,推薦一個同學來讀,也可以自薦。
生:我想自己讀。
師:(笑)愛讀書的孩子最自信,開始吧。
(生讀)
師:掌聲!表揚大家,他在讀的時候,其他同學也在小聲跟著讀,習慣真好。
三、讀懂孔子見解
師:剛剛我們已經(jīng)讀熟了課文,下面,我們就要深思
(出示學習要求,生合作理解)
借助注釋,邊讀邊想每句話的意思,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想一想,跟同桌討論討論。
師:大家討論得非常投入、熱烈!我們班同學勤學好問、互幫互助,真好!現(xiàn)在還有沒有不理解的?
生:我對“好古\"這個詞不理解。
師:誰來幫忙?
生:我認為這個詞的意思是“喜歡傳統(tǒng)文化”。
師:還有嗎?
生:我認為“默而識之”中的“默”不好理解。
師:誰能幫忙?
生:“默”是“默默”的意思。
師:我們抓住關(guān)鍵字,借助注釋或采用組詞法,連在一起說一說,也許就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了。當然,我們還可以打開典籍,加深理解。
(出示三個《論語》封面圖片,略。生選擇第二個,師相機點擊圖片)
1.打開典籍二。
(出示第三句和孔子教導弟子的圖片,略)
師:你能從本句中選出個與圖片相照應的詞語嗎?
生:誨人不倦。
師: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老師吧?你能結(jié)合學習生活中的事例,用這個詞來夸夸他嗎?
生:杜老師看到我們有不會的,就一遍遍教我們,直到我們都學會了,他真是“誨人不倦”!
師:向杜老師致敬!想著畫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知道孔子對待學習是怎么不知滿足的嗎?
生:結(jié)合最后一句話“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我知道他非常愛學習。
師:厲害呀!你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這句話。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加深理解
(播放視頻,略)
師:看完視頻,你們想說什么?
生:孔子對待學習真的不知滿足。
生:孔子什么都愛學,琴棋書畫和文學都學,一直學到老。
師:了解得真多,真是孔子的知己。像孔子這樣偉大的人還能學而不厭,我們呢?
生:更應該好好學習,堅持學習。
師:再來讀這句話。慢下來,聲斷氣連。
(生齊讀)
2.打開典籍一。
師:誰來打開下一個典籍?
生:我選第一個。
師:(出示第一句)請你說說這一句的大意。
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一種智慧。
師:孔子為什么說這是一種智慧呢?
生:因為如果不懂裝懂,就會鬧出笑話。
師:你理解得很深刻。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理解嗎?
生:如果不懂裝懂,別人誤以為你懂了,肯定不會接著告訴你;如果你向別人承認你不懂,對方可能就會告訴你。
師:是啊,只有正確面對自己的不知才能知道更多。大家知道嗎?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大弟子子路說的。子路,好勇、心直口快,甚至有些魯莽。
有一天,他又在大家面前不懂裝懂了,孔子聽到后就語重心長地提醒他
生:(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師:那現(xiàn)在你們明白孔子是在提醒我們什么了嗎?
生:做人要誠實,要謙虛地向他人請教。
3.打開典籍三。
師:第三個典籍,我們共同打開。(出示第五句)請你說說這句的大意。
生:如果你學到了知識,但沒有達到要求,就可能會失去這個知識。
師:這句話理解起來挺難的,書上沒有注釋。理解這句話的關(guān)鍵在“及\"字,請看這個字的金文,你看懂了什么?
(出示“及”的金文字形,略)
生:像一個人在前面走,后邊有人追他。
師:對,追上后伸手抓住了他。它的本義是“追上、趕上”,“不及\"就是“趕不上”。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中有這樣的注解,一起讀
(出示,生讀)
孔子說:“做學問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p>
師:你們說,生怕趕不上什么呢?
生:我猜他怕趕不上學習進度。
生:擔心自己落后。
師:你的意思是說,怕趕不上學習的榜樣。同學們能否將我們的感受帶進去讀一讀?
(指名讀)
師:從這句話中,你們受到什么讀書啟示?
生:我們要珍惜時間,堅持不懈地讀書。
師:理解深入了,再來讀, 一定又是一番味道。
(生齊讀)
師:同桌試著檢測背一背。
(同桌合作檢測背誦)
師:很多同學都已經(jīng)熟讀成誦了!諸位敏而好學,甚聰慧!
四、領悟讀書之道
1.梳理讀書態(tài)度和方法。
師:自古至今,關(guān)于讀書的態(tài)度和方法有很多。在這篇文言文中,孔子都談到了哪些?再好好讀讀課文,從詞云圖中找一找相關(guān)詞語。如果句子中有這個詞,直接圈出來,如果沒有,快速批注。
(出示詞云圖,生閱讀,師指名將批注寫在黑板上)
師: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生:第三句可以概括為“好古敏求”。
師:最后一句有點兒難,告訴我們要
生:學思結(jié)合。
師:“恥”是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左邊的“耳”,最后一筆的起筆要低一點兒,右邊“止”的第一筆豎要高一點兒。請同學們把這個字寫在田字格里。
(生寫字)
師:同學們竟然挖掘出這么多的讀書之道!其實孔子就是想讓我們做一個這樣的(指詞云圖)讀書人!
2.學以致用談啟發(fā)。
師:這么多的讀書態(tài)度和方法,哪一個對你啟發(fā)最大?請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和生活實際,先自己講講,然后與同桌交流交流。
(生同桌交流后發(fā)言)
生:我認為對我啟發(fā)最大的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一次,我有個問題,問媽媽,媽媽也不會,就去問學歷比她低的爸爸。
師:看來你把這句話讀到心里去了,你有一個不恥下問的好媽媽。
生:對我啟發(fā)最大的是第一句。有一次,課堂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我裝懂。考試時,竟有一道原題,我傻了眼,從此以后,再也不敢這樣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實事求是。
師:恭喜你,已經(jīng)開始自覺用經(jīng)典調(diào)整自己的言行了。
3.抄經(jīng)典做書簽。
師:文言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這么優(yōu)秀的經(jīng)典,我們可以通過書寫表達我們的熱愛、自豪!我就把這句話抄在了書簽上,每次讀書的時候它都能提醒我,要“學思結(jié)合”。你們想不想也選擇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做成書簽,送給自己或他人?
生:想。
師:課下,請工工整整、恭恭敬敬地抄寫!希望大家都做愛讀書、善讀書的好少年!就讓我們在經(jīng)典的詠唱聲中結(jié)束今天的課堂。(播放詠唱視頻,略)下課!
評析:上好《古人談讀書》(第一篇),不容易。一是因為文本選自《論語》,其文化內(nèi)涵很深,說理性強,六句話關(guān)聯(lián)度不高,小學生對內(nèi)容理解難度較大;二是文言文教學有一定的規(guī)律需要遵循,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突破難度較大。司培寧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扎實、樸實、靈動、親和、風趣,通過精選教學資源、教法和學法,很好地破解了上述難題,凸顯了“生為本”“讀為要”“法為上”的教學特色。
生為本。本課的教學設計、教法和學法的確立都是基于兒童立場和學習邏輯的,司老師做到了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上課伊始,為了拉近《論語》孔子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司老師以“一位古人”的故事整合了《論語》和孔子信息的介紹,降低了學生辨識信息的難度,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的主線是單元導讀頁上蘇軾“熟讀深思”的讀書方法,內(nèi)容的選擇沒有“旁逸斜出”,而是緊緊圍繞第一篇展開,不斷強調(diào)“熟讀深思”的妙用,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司老師營造了一種輕松、安全的對話氛圍,像鄰家大姐姐一樣親切、有趣、機智??梢钥吹剑骸白x”的指導是基于學生課前預習和學生展示中出現(xiàn)的真實的讀音、停頓問題;“思”的深入是基于學生自學、小組共學、質(zhì)疑釋疑;“用”的恰切是基于學生對經(jīng)典的真正理解和與生活的連接。一切從學生中來,又悄無聲息地幫助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真實的學習發(fā)生,學生的成長真實可見。
讀為要。文言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課堂上,司老師在“讀”中讓學生習得讀書方法,傳承讀書精神?!白x”是打開文言文的一把鑰匙,也是文言文教學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司老師這節(jié)課上的“讀”有兩大特點:一是“讀”有層次。從讀準字音、讀好停頓,到讀順詞句,再到讀懂大意、讀通道理,最后變換多種形式讀,嘗試背誦,可謂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二是讀有方法。同桌互讀、指名讀、示范讀、合作讀、自由讀、展示讀,多種朗讀方法并用,從借助注音、借助注釋讀,到關(guān)注語義讀,再到深入理解之后讀,課堂上書聲瑯瑯,最后的“詠唱”把“讀”推向一個新層次,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朗讀、背誦的目標。
法為上?!袄斫狻苯?jīng)典時,在學生充分思考、理解、質(zhì)疑的基礎上,司老師創(chuàng)設“打開典籍”的情境,借助圖片、視頻和文本的真實語境等支架,在朗讀、追問、思考中追問“孔子為什么說這是一種智慧呢”“生怕趕不上什么呢”“看完視頻,你們想說什么”“這么多的讀書態(tài)度和方法,哪一個對你啟發(fā)最大”,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經(jīng)典不斷發(fā)生連接,直到熟讀成誦,完成理解和背誦的雙任務?!笆崂怼笔抢斫獾纳钊?,借助詞云圖,讓學生再次深入閱讀,從中找出孔子的讀書態(tài)度和方法,從整體上把握讀書之道。課堂末尾,抄寫經(jīng)典、詠唱經(jīng)典,由讀到思,到悟,到寫,到唱,自成體系,遵循學生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深化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增強民族自豪感。
由此可見,這是一節(jié)有滋有味的文言文教學課,這是一節(jié)人人都能學會的“家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