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蛋黃油味甘性平,有滋陰養(yǎng)血、解毒斂瘡、消炎止痛、養(yǎng)心安神之效。它可內(nèi)服外用,無明顯副作用,能用于多種疾病治療,如疼痛、皮膚潰瘍等。臨床多以外用為主,外用可改善局部組織營養(yǎng),對皮膚、黏膜疾患殺菌消炎、修復效果良好。
蛋黃油外用有著豐富多樣的方式,且能針對不同肌膚問題發(fā)揮獨特功效。
保濕護膚:每晚睡前,取3~5滴蛋黃油直接涂抹在面部,然后輕輕揉搓至完全吸收。這樣做可以有效預防皮膚干裂,為肌膚構(gòu)建起一道有效的保護屏障,讓肌膚保持水潤健康。
皸裂處理:身體各部位皸裂,蛋黃油都能有效修復。手足皸裂,輕者涂1~2次、重者4~5次可愈;乳頭等部位皸裂,滴2~3滴輕揉至吸收,促細胞再生,助裂口速愈。
濕疹:針對面頰、陰囊等部位的濕疹,可將蛋黃油與少許冰片混合使用,每天涂抹2~3次,能夠顯著改善濕疹癥狀,減輕患者的瘙癢和不適。
嬰幼兒紅屁屁:很多小兒腹瀉后,臀部容易出現(xiàn)紅疹。此時,用蛋黃油涂抹于泛紅處,每天涂抹3~5次,同時注意保持泛紅處的清潔,紅屁屁的情況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麥粒腫:取適量蛋黃油,加少許雄黃和冰片攪勻成膏。用前清潔眼周,以消毒玻璃棒蘸取涂于患處,勿入結(jié)膜囊,閉目片刻,每日1次,連用3~5天可解毒消腫止痛。
牛皮癬、凍瘡潰爛:牛皮癬患者用棉花球蘸蛋黃油涂患處,每日數(shù)次,每次2分鐘,可散淤解毒生肌。凍瘡潰爛時外涂并包扎,每天換藥1次,能消腫止痛、促進愈合。
妊娠紋:將蛋黃油涂抹于腹部,輕輕揉搓至吸收,每天涂抹2~3次,長期堅持可有效淡化妊娠紋,幫助產(chǎn)后媽媽恢復美麗。
口腔炎、口腔潰瘍:用消毒棉簽蘸取蛋黃油涂于患處,每天涂抹2~3次,一般次日即可痊愈,讓患者擺脫口腔疾病的困擾。
帶狀皰疹:用消毒棉球蘸取少量蛋黃油涂抹于皰疹周圍,輕輕揉搓至吸收,每天涂抹3~5次,連續(xù)涂抹3天,就可以看到皰疹逐漸消散。
濕敷會陰處:剛生產(chǎn)完的產(chǎn)婦可以用蛋黃油紗布濕敷會陰傷口,這樣能夠降低疼痛程度,縮短疼痛時間,幫助產(chǎn)婦更好地恢復身體。
蛋黃油不僅外用效果顯著,內(nèi)用同樣能發(fā)揮獨特的藥用價值。
嬰幼兒性腹瀉:對于嬰幼兒性腹瀉,可喂予1ml蛋黃油,服后送服溫水以潤之,療效十分顯著,且安全性高。
慢性扁桃體炎:以1ml蛋黃油含服,1~3分鐘之后吞咽,每天含服2~3次,一般2~3天即可見效,為慢性扁桃體炎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家庭自制蛋黃油的方法簡單易操作。取鮮蛋數(shù)枚,煮熟后剝殼去白,只留下蛋黃,將其置于小鐵勺(也可用銅勺,但不可用鋁勺)內(nèi)壓扁搗碎,然后放在火上加熱煎熬。待蛋黃由黃變黑色時,會發(fā)出“吱吱”的響聲,并且有油溢出。此時,用鍋鏟邊壓,邊用小勺取出油,以出油量為度,棄去焦渣,將油貯于消毒小瓶中,冷卻后即可備用。一般來說,一枚雞蛋約可制取2ml油。
蛋黃油雖用途廣泛,不過使用時也有禁忌,眼周禁用且乳糖不耐受者不宜。它作為藥食兩用的中藥,歷史悠久,富含多種成分,在抗炎抗氧化、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等方面成效顯著。如今臨床運用增多,未來在家庭保健領(lǐng)域潛力無限,將更好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