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酸、胃脹是胃病的常見癥狀,特別是胃酸過多,感覺胃里像火燒一樣,讓人難以忍受。遇到這種情況,不少人會想到服用西藥奧美拉唑,其實,中藥也有制酸利器,它就是老牌中成藥烏貝散。
組成與功效
烏貝散是老中醫(yī)王藥雨先生創(chuàng)制的臨床驗方,最早以論文的形式發(fā)表于《北京中醫(yī)》雜志。據(jù)《國藥“烏賊骨”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經(jīng)驗介紹》一文,王藥雨受民間驗方啟發(fā),通過反復(fù)試驗,發(fā)現(xiàn)烏賊骨確有制酸治潰瘍的功效,并在配用貝母后可增效減弊。王藥雨編著的《實用中藥學(xué)》中詳細介紹了烏貝散的成分、用法及主治,即烏賊骨(又名海螵蛸,去殼,85%)、象貝母(又名浙貝母,15%),“各為細粉,拌勻過篩,每日二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錢,空腹服”,可“治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現(xiàn)行中成藥烏貝散基本沿用原方成分,即用海螵蛸(去殼)850克、浙貝母150克,加入了陳皮油1.5克,先將海螵蛸、浙貝母粉碎成細粉,加入陳皮油,混勻,過篩,即得。本藥有制酸止痛、收斂止血之功效,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或悶脹、泛吐酸水、嘈雜似饑,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偏數(shù)。藥理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本藥有明顯的中和胃酸、保護和修復(fù)破損胃黏膜、止痛止血、促進潰瘍愈合、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癥等。
中醫(yī)認為,吐酸、泛酸或吞酸均與肝、熱有關(guān)。本方的立意正是從清肝斂酸入手,來和胃止痛。方中海螵蛸咸澀入肝,能制酸止痛、生肌斂瘡止血,為治療胃脘痛、胃酸過多及潰瘍出血之佳品,故重用為君藥。浙貝母苦寒清降,并能制酸止血,以協(xié)助海螵蛸制酸止痛,故為臣藥。陳皮油是陳皮中提煉出來的揮發(fā)精油,可理氣調(diào)中、健運脾胃,為佐藥。全方藥僅三味,突出制酸以治標(biāo),兼以理氣止痛,使胃酸除而潰瘍愈、疼痛止。
服法及禁忌
本品為黃白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咸、微苦。每袋裝3克,飯前口服,1次1袋,1日3次。十二指腸潰瘍者可加倍服用。目前市售的同成分品種還有顆粒劑等,請按說明書服用。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忌憤怒、憂郁,應(yīng)保持心情舒暢。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患者以及兒童、孕婦、年老體弱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或胃痛加重者,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