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這個看似平常的意外,實則是潛藏在暗處、對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健康殺手”。老年人骨質較為脆弱,一旦跌倒,極易引發(fā)骨折,頭部著地還可能導致顱腦損傷等嚴重后果。此外,跌倒事件會極大地打擊老年人的自信心,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掌握老年人跌倒后的急救方法,了解如何預防二次傷害,對降低跌倒給老年人帶來的傷害、提升其生活質量而言,有重要意義。
當老年人不慎跌倒時,急救的及時性與正確性成為關鍵,這直接關系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與后續(xù)康復情況。在危急時刻,我們務必要遵循科學的急救原則,冷靜且迅速地采取行動,為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筑牢防線。當老年人跌倒后,切不可盲目地立即將其扶起,因為不了解老年人具體傷情,貿然攙扶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特別是當老年人頭部、脊柱等重要部位損傷,不當移動可能致使骨折移位,從而損傷神經,造成嚴重后果。
老年人跌倒后,準確識別危險信號是決定是否立即送醫(yī)的關鍵。其中,髖部疼痛和意識模糊是兩個重要的危險信號。
若老年人跌倒后直呼髖部疼痛,且無法站立行走,極有可能是髖部骨折。髖部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后常見的嚴重損傷之一,患者髖部會出現(xiàn)劇烈疼痛,局部淤青壓痛、叩痛明顯,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患肢縮短畸形,無法正常站立與行走。一旦老年人髖部骨折,應立刻撥打急救電話,等待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到來。在等待期間,切勿隨意移動老年人,以免加重骨折移位,增加患者痛苦與損傷程度。
意識模糊同樣不容忽視。倘若老年人跌倒后出現(xiàn)意識模糊,表現(xiàn)為對周圍環(huán)境認知能力下降、反應遲鈍、言語不清等,這可能是由顱腦損傷、腦卒中、低血糖等多種疾病引發(fā)的,應立即送往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在送往醫(yī)院途中,要密切留意老年人的生命體征,保持其呼吸道通暢。若老年人有嘔吐現(xiàn)象,需及時清理口腔和鼻腔內的嘔吐物,避免窒息。
除了髖部疼痛和意識模糊,還有一些癥狀也表明老年人傷情嚴重,需要及時送醫(yī),如大量出血、呼吸困難、胸部疼痛、劇烈頭痛、肢體抽搐等。當出現(xiàn)這些癥狀,我們要爭分奪秒,盡快將老年人送往附近醫(yī)院,為救治爭取寶貴時間。
經過評估,若老年人意識清醒,且無明顯骨折、脊柱損傷等狀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考慮將老年人扶起。需要注意的是,若老年人損傷部位腫脹得越厲害、瘀斑出現(xiàn)越早,說明損傷越嚴重,可能存在骨折及周圍軟組織損傷,攙扶時務必謹慎。
扶起老年人的過程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每個步驟都要謹慎操作,避免給老年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首先,應輕輕地支撐老年人的背部和臀部,緩慢將其側身,使其呈側臥位后,慢慢地讓老年人用手和膝蓋著地。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動作的協(xié)調性,避免用力過猛。接著,將一把不帶滾輪的椅子或支撐物放置在老年人面前,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支撐點,讓老年人將手放在椅子上,借助椅子的支撐力,慢慢調整姿勢為單膝跪地。此時,再把另一把不帶滾輪的椅子或支撐物放在老年人身后,輕輕輔助老年人用自己的手臂和腿部力量撐起站立,并引導其緩緩坐在身后的椅子上。最后在坐下前,讓老年人先用手觸摸椅子,確認位置準確后,再慢慢坐下。
老年人身體機能相對較弱,突然的體位改變可能導致血壓波動,引發(fā)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因此,扶起老年人的整個過程至少需要3分鐘,讓老年人的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適應體位變化,降低因體位性低血壓等原因增加跌倒的風險。
在老年人跌倒后的救治及康復過程中,預防二次傷害是極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這不僅關系老年人能否順利康復,還直接影響其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除了在跌倒時進行科學救護,還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準備家庭應急包,有效降低跌倒二次傷害發(fā)生的風險,為老年人的安全提供保障。家庭應急包括急救毯、骨折夾板、緊急呼叫按鈕等,這些物品能在關鍵時刻發(fā)揮重要作用,為老年人的救治和康復提供有力支持。
急救毯通常由鋁箔等特殊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當老年人跌倒后,尤其是在寒冷環(huán)境,急救毯能有效阻擋外部寒冷空氣對老年人體溫的影響,減少熱量散失,幫助老年人維持正常體溫。同時,急救毯還具有防水、防風性能,可以為老年人遮風擋雨,使其免受惡劣天氣的侵害。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急救毯還能充當擔架,用于搬運受傷老年人。
當老年人跌倒骨折時,骨折夾板可起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防止骨折斷端移動,從而減輕疼痛,避免骨折部位進一步損傷周圍血管、神經和軟組織。選擇骨折夾板時,應優(yōu)先挑選材質輕便、易于操作的,如塑料夾板或木質夾板。同時,夾板的長度和寬度要依據(jù)老年人的肢體選擇合適的尺寸,確保能有效固定骨折部位,在夾板與身體之間應適當加襯墊,防止局部受壓,引起缺血。使用骨折夾板時,要注意操作方法,防止因固定不當而加重老年人的傷痛。
緊急呼叫按鈕是老年人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救命稻草”。它操作簡便,老年人只需輕輕按下按鈕,就能向預設聯(lián)系人發(fā)送求救信號,如子女、鄰居或急救中心。一些先進的緊急呼叫按鈕還具備定位功能,能實時向救援人員發(fā)送老年人的位置信息,大大提升救援效率。對于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而言,緊急呼叫按鈕是他們的安全保障。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將緊急呼叫按鈕隨身攜帶,如掛在脖子上或放在口袋里,以便在發(fā)生跌倒時能迅速按下按鈕,尋求幫助。然而,目前緊急呼叫按鈕的普及率并不高,這需要社區(qū)和家屬共同努力,實現(xiàn)普遍部署并確保及時響應。
除上述物品外,家庭應急包中還可配備一些常用急救物品,如消毒棉球、碘伏、創(chuàng)可貼、繃帶等,這些物品可用于處理擦傷、劃傷等輕微傷口,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傊侠砼渲眉彝卑穷A防老年人跌倒后二次傷害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在家中準備齊全的應急物品,我們能在老年人跌倒后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理,為救治爭取寶貴時間,降低二次傷害發(fā)生風險。同時,家庭成員應定期檢查應急包中的物品,確保其在有效期內,并熟悉各種物品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正確、迅速地使用。
預防跌倒真的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要告訴老人,萬一不小心跌倒,要盡量用雙手支撐身體來降低傷害,這樣即使手腕部分不幸骨折了,也不會影響正常的活動和行走,恢復得也比較快。
對于“防跌倒”,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老人的生活環(huán)境,也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如老人跌倒很多情況下是發(fā)生在家中,一定要保證家中沒有障礙物,廁所要安裝扶手,尤其要讓老人不要穿沒有腳跟的拖鞋。②保證營養(yǎng),熱量、蛋白質要充足,長期營養(yǎng)不足可能引起低血糖、頭暈等癥狀,更容易跌倒,還要注意補鈣、補充維生素D和氨糖(軟骨素,可以保護關節(jié),讓活動更加靈活)。③適量運動(打太極拳、慢走、小跑等),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④用藥觀察,如果老人正在服用會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會引起頭暈、嗜睡的藥物),日常生活中家屬便要多多觀察,適當休息。
我們必須意識到,家庭是老年人最溫暖的港灣,子女和家人應給予老年人更多關心與陪伴,幫助他們改善居住環(huán)境,合理安排飲食和運動,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唯有如此,才能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降低跌倒后二次傷害發(fā)生的可能性。
(編輯" " 周逸寧、王" "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