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芍藥苷(PF)對糖尿病肝損傷(DLI)大鼠的保護機制。選擇GK大鼠作為糖尿病動物模型,將GK大鼠隨機分成3組:模型組、低劑量芍藥苷組和高劑量芍藥苷組,選用周齡相同的Wistar大鼠作為對照組。實驗過程中,對于芍藥苷組大鼠,均按照不同亞組藥物劑量設置情況,稱取相應劑量的芍藥苷,充分溶于生理鹽水中,并每日對大鼠進行灌胃。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芍藥苷可改善糖尿病肝損傷GK大鼠肝功能,相關作用機制與減輕肝臟炎癥反應有關。
關鍵詞:芍藥苷;糖尿??;肝損傷;GK大鼠;機制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的劇增,與其相關的并發(fā)癥也不斷增加。肝損傷是其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會嚴重影響患者肝功能。芍藥苷是一種源于傳統(tǒng)中藥的活性成分,近年來在醫(yī)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具有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等重要的藥理作用,為眾多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芍藥苷(Paeoniflorin,PF)作為一種單萜苷,是從芍藥根莖中提取的重要成分。其化學結構獨特,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天然藥物的研究深入,芍藥苷因其廣泛的治療功能而備受關注。芍藥苷具有一定的肝臟保護作用,能夠通過抑制肝臟星狀細胞的活化及膠原的合成,從而減輕肝臟纖維化,保護肝臟結構,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生。芍藥苷還可以通過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釋放,有效地減輕炎癥反應,其抗炎作用對于預防和治療肝炎、脂肪肝等具有積極意義。在肝臟疾病的治療中,免疫調(diào)節(jié)有助于恢復肝臟的正常功能,芍藥苷能通過調(diào)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此外,芍藥苷還可以通過抑制肝癌的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的凋亡,為肝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方向。然而,芍藥苷對2型糖尿病肝損傷(Diabetic liver injury,DLI)保護作用相關的研究和報道還較少。GK大鼠模型是一種非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模型,其特點在于自發(fā)性地出現(xiàn)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糖耐量異常等糖尿病特征。該模型的基因背景與亞洲人群較為接近,因此被認為是研究亞洲人群Ⅱ型糖尿病的理想模型。GK大鼠的生理病理特征與人類Ⅱ型糖尿病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這使得它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研究中具有極高的價值?;诖耍狙芯窟x擇GK大鼠作為糖尿病動物模型,分析芍藥苷對糖尿病肝損傷GK大鼠模型的機制,為芍藥苷治療DLI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藥物靶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GK大鼠(12周齡)、Wistar大鼠(12周齡),高脂飼料和標準顆粒飼料喂養(yǎng),雄性,SPF級,健康狀況良好,體重280±20 g。實驗期間動物自由飲水、進食。
1.2 實驗儀器、藥品與試劑
芍藥苷、血糖測試儀、ALT試劑盒、AST試劑盒、TG試劑盒、TC試劑盒、FFA 試劑盒。
1.3 實驗方法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4組,每組12只:對照組(Control組)、模型組(DLI組) 、低劑量芍藥苷組(DLI+L-PF組)、高劑量芍藥苷組(DLI+H-PF組)。GK大鼠(12周齡)高脂飼養(yǎng),空腹血糖均大于7.1 mmoL/L,然后隨機分成3組:模型組(DLI組),低劑量芍藥苷組(DLI+L-PF組:40 mg/kg/d),高劑量芍藥苷組(DLI+H-PF組:80 mg/kg/d),選用周齡相同的Wistar大鼠作為對照組(Control組)。Control組、DLI組灌胃生理鹽水持續(xù)8周,芍藥苷組(DLI+L-PF組和DLI+H-PF組)灌胃芍藥苷持續(xù)8周。
1.4 標本采集
分別取各組尾尖血,檢測血糖、ALT和AST、TC、TG、FFA水平。并對各組炎癥反應相關因子,包括IL-1β、IL-18、TNF-α水平進行檢測。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一使用SPSS26.00,按照數(shù)據(jù)類型進行分類處理,計量資料以()形式描述,采用t檢驗。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各組血糖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與Control組比較,DLI組和DLI+L-PF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芍藥苷保護后,與DLI組比較,DLI+L-PF組、DLI+H-PF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下降(P<0.05)。詳見表1。
2.2 各組肝功能相關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與Control組比較,各組大鼠血清ALT、AST、TC、TG、FFA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與DLI組比較,DLI+L-PF組、DLI+H-PF組大鼠血清ALT、AST、TC、TG、FFA水平均有恢復(P<0.05),其中DLI+H-PF組大鼠各指標恢復更明顯。詳見表2。
2.3 各組炎癥反應相關因子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與Control組比較,DLI組和DLI+L-PF組大鼠炎癥反應相關因子水平升高(P<0.05),DLI+H-PF組大鼠IL-1β水平升高(P<0.05)。與DLI組比較,經(jīng)芍藥苷保護的兩組,大鼠炎癥反應相關因子水平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性肝損傷是糖尿病患者面臨的嚴重健康威脅之一,它是一種與肝細胞功能失調(diào)密切相關的慢性炎癥性疾病[1],其表現(xiàn)為長期的糖尿病史及高血糖狀態(tài),會引發(fā)葡萄糖、甘油等物質(zhì)的代謝障礙,引起胰島素和糖皮質(zhì)等激素的異常分泌,從而加重肝臟的負擔。在代謝過程中,由于能量生成和物質(zhì)代謝異常引發(fā)的一系列炎癥反應,不僅會導致肝細胞的損傷,還可能加重疾病的進展,形成惡性循環(huán)。糖尿病患者初期肝損傷往往無明顯的癥狀表現(xiàn),隨著病情的惡化才逐漸出現(xiàn)疲勞、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患者可能出現(xiàn)黃疸、腹水等肝功能異常的表現(xiàn)。若病情未得到及時控制,則可能會導致如肝硬化、肝衰竭等更嚴重的并發(fā)癥。糖尿病性肝損傷的診斷,通常需結合患者的病史、肝功能檢查和影像學檢查、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綜合分析。針對糖尿病性肝損傷的治療,首先應控制好血糖水平,保持穩(wěn)定的血糖狀態(tài),其次需控制炎癥反應,保護肝功能,對于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肝硬化、肝衰竭等,則需采取更積極的治療措施。
GK大鼠模型是一種在科研領域廣泛應用的動物模型,因其與典型亞洲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十分近似的生理病理特征,而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研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糖尿病GK大鼠模型中,除了高血糖等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外,還存在一定的肝臟并發(fā)癥,如肝臟脂質(zhì)積累增加,導致脂肪肝的形成;肝功能發(fā)生異常變化,引起轉氨酶等指標的升高;肝臟炎癥細胞的浸潤,肝細胞在高糖刺激下釋放活性炎性細胞因子,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傷。芍藥苷,又稱芍藥醇苷,是一種從芍藥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因其具有多個羥基和糖基團的獨特化學結構,使得它具有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穩(wěn)定性,這使得它成為一種理想的天然藥物候選成分,在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中展示出了潛在的應用價值,已經(jīng)在醫(yī)學領域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2]。芍藥苷通過多種途徑發(fā)揮包括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抗氧化[3]等藥理作用,如通過有效地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多種炎癥介質(zhì),從而在多種炎癥性疾病的治療中表現(xiàn)出顯著的療效;通過調(diào)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同時也能抑制異常的免疫反應,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其抗氧化能力表現(xiàn)在能夠清除體內(nèi)的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對機體的損傷。芍藥苷以其獨特的化學結構和生物活性,在醫(yī)學領域展現(xiàn)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這些特性使得芍藥苷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均有一定的療效表現(xiàn),如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它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此外,芍藥苷還能改善心肌缺血,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芍藥苷能夠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對神經(jīng)衰弱、抑郁癥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由于芍藥苷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因此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斑狼瘡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經(jīng)各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芍藥苷底高劑量保護組平均ALT、AST、TC、TG、FFA水平均顯著低于DLI組,該結果表明,芍藥苷干預后ALT和AST、TC、TG、FFA水平均顯著下降,提示芍藥苷可以改善糖尿病肝損傷大鼠的肝功能,具有一定的肝功能保護作用。 同時,研究結果還顯示,比較飼養(yǎng)8周各組血糖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結果證明,芍藥苷可以通過降低血糖來保護2型糖尿病性肝損傷。此次研究結果還顯示,芍藥苷各組平均IL-1β、IL-18、TNF-α水平均顯著低于DLI組,即證明,芍藥苷能夠下調(diào)糖尿病肝損傷大鼠肝臟組織IL-1β、IL-18和TNF-α水平,表明芍藥苷對GK大鼠糖尿病型肝損傷具有抗炎作用。分析相關原因,可能是因為芍藥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分析相關作用機制,芍藥苷能夠減少糖尿病大鼠肝臟的炎癥細胞浸潤,降低炎癥因子的釋放,從而抑制肝臟的炎癥反應[4]。此外,芍藥苷還能夠減少肝臟中脂質(zhì)的積累,抑制肝臟的炎癥反應,改善肝臟的脂肪代謝,進一步減輕肝臟的損傷。其次,芍藥苷能夠逆轉肝臟的病理變化,改善肝臟的微環(huán)境,為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提供有利的條件。糖尿病大鼠的肝臟常常會出現(xiàn)炎癥細胞的浸潤和炎癥因子的釋放,表現(xiàn)為炎癥反應。這些炎癥反應會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傷,導致肝功能異常。芍藥苷通過抑制炎癥相關信號通路的活化,減少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和釋放,從而顯著地減輕糖尿病大鼠肝臟的炎癥反應。糖尿病大鼠的肝臟常常會出現(xiàn)脂質(zhì)代謝紊亂,使得脂質(zhì)在肝臟中積累,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傷,導致脂肪肝等疾病的發(fā)生。芍藥苷能通過促進脂肪的氧化分解和脂肪酸的β-氧化,減少脂肪在肝臟中的合成和積累,從而改善肝臟的脂肪代謝紊亂;它還能夠逆轉肝臟的病理改變,通過減輕肝細胞的損傷,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改善肝臟的微環(huán)境。此外,芍藥苷還能夠促進肝內(nèi)血管的生成和擴張,增加肝臟的血流量,改善肝臟的缺氧狀態(tài),進一步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5]。總之,芍藥苷作為一種具有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等藥理作用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在糖尿病性肝損傷的治療中,通過抑制肝臟的炎癥反應、改善肝臟的脂肪代謝、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等途徑,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保護作用,說明芍藥苷能夠有效的保護肝臟免受損傷,改善肝功能。隨著對芍藥苷藥理作用的進一步研究,相信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芍藥苷可改善糖尿病型肝損傷GK大鼠的肝功能,相關作用機制與減輕肝臟炎癥反應有關。
參考文獻:
[1]何瑞娟,白露,譚攀攀,等.芍藥苷通過調(diào)控Akt/FoxO1信號通路對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護作用[J].中成藥,2023,45(8):2732-2736.
[2]宋思瑤,陸彭,伍鼎驍,等.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與分子對接探討芍藥苷治療糖尿病的作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4,40(15):2261-2264.
[3]張雅夢,周海霞,房輝,等.芍藥苷通過抑制TLR4/NF-κB炎癥信號通路改善去卵巢糖尿病小鼠認知功能障礙[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23,39(2):141-148.
[4]孫銘雨,趙文靜,辛婧,等.2型糖尿病BTBR ob/ob小鼠肝損傷的脂質(zhì)代謝組學變化[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24,59(1):77-85.
[5]王安麗,朱啟金,吳永貴,等.芍藥苷抑制NLRP3炎癥小體通路對db/db小鼠肝臟炎癥和纖維化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22,57(11):1687-1693.
收稿時間:2025-02-24
作者簡介:王露蓉(1988—),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藥單體研究及醫(y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