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圍繞Signal門展開的政治博弈還將持續(xù)。
2025年3月,美國爆發(fā)了一起被媒體稱為“Signal門”的泄密事件。該事件源于政府高層官員在加密通信應用Signal的群組中討論機密軍事行動時,誤將并非美國政府安全團隊成員的《大西洋月刊》主編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加入其中,討論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攻擊計劃。在對胡塞武裝的襲擊發(fā)生之后,戈德堡陸續(xù)披露了整個事件的細節(jié),貼出了聊天群組的截圖,引發(fā)了美國及其盟友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戈德堡在3月24日于《大西洋月刊》發(fā)表文章,披露了他意外進入該群組并目睹敏感討論的經(jīng)歷。文章發(fā)布后,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布萊恩·休斯(Brian Hughes)證實了該消息的真實性,并表示正在調(diào)查戈德堡被錯誤加入群組的原因。
面對信息泄露,特朗普總統(tǒng)表示不會因該事件解雇任何國家安全團隊成員,并對沃爾茲和赫格塞思表示信任。他強調(diào),任何人事決定將由他本人作出,不會受媒體壓力影響。同時,特朗普及其團隊在不同場合均堅持指出,允許將Signal軟件作為國家安全等問題的政府群組討論工具,是上屆拜登政府作出的決策。言外之意是,相關對特朗普及其安全團隊的指責,不僅是基于政治動機展開的攻擊,而且事件本身的嚴重性多少也有些小題大做的意思。
3月26日,政府監(jiān)督組織“美國監(jiān)督”(American Oversight)對多名官員提起聯(lián)邦訴訟,指控他們使用Signal討論政府事務,違反了《聯(lián)邦記錄法》和《行政程序法》。法院已下令保存所有相關通信記錄,并要求政府提交保護這些信息的具體措施報告。有評論將此次事件的嚴重性與希拉里·克林頓使用私人郵箱處理國務院內(nèi)部涉密郵件的“郵件門”相提并論。預計圍繞Signal門展開的政治博弈還將持續(xù)。
客觀來看,此次事件中,真正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國家安全核心決策團隊的工作能力是否與其承擔的工作相匹配:所謂PC小組,Principle Committee,是組織落實美國總統(tǒng)相關決策的最高層級的跨部門協(xié)作機制。這一小組展開協(xié)調(diào)的工作,其對象覆蓋整個美國的戰(zhàn)爭機器與軍事力量。作為全球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在組織核心工作群組時,居然對群組成員的身份沒有進行嚴肅的審核,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沃爾茲看著姓名縮寫就拉人進群,群組的10余位成員沒有人對群組成員的身份進行認真的觀察,就以一種令人感到難以形容的輕松愜意的狀態(tài),展開相關工作。這進一步加深了這樣的擔憂: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團隊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能力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來作出嚴肅認真的決策,并加以執(zhí)行。
如何與這樣一個能力欠缺但行事風格魯莽的團隊進行有效溝通,維系中美關系以及當今世界的安全和穩(wěn)定,將會成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各方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