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天吃完晚飯,我收拾好碗筷,準備切點水果給兩歲的兒子吃。端著果盤走進客廳,就看見公公坐在沙發(fā)上拿著手機,兒子佑佑趴在公公腿上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屏幕,手機里傳來短視頻的聲音。我不由得一驚,兒子之前不看手機,怎么這會兒看上手機了?繼而一陣怒火沖上腦門,看手機怎么行,把眼睛弄壞了怎么辦!正想?yún)柭暫戎?,一想兒子算是初犯,還是放緩語氣溫柔地喊道:“兒子,吃水果啦!爸爸你也來吃點?!?/p>
公公倒是回應(yīng)了我,兒子卻壓根兒沒理我,一聲不吭,還專注地盯著屏幕。我示意公公把手機收起來,這下算是刺激到兒子了,他馬上嗚哇嗚哇地又叫又鬧。公公在旁邊手忙腳亂地安撫,還不住勸慰道:“佑佑別哭了,看手機時間長了眼睛會壞的,眼睛壞了可怎么辦?。俊笨蛇@時的兒子哪聽得進勸告,還是不依不饒。我趕緊抱起來誆哄,拿起一塊梨喂到他嘴邊,試圖分散他的注意力。然而兒子的情緒已經(jīng)被生氣占據(jù),對我的討好完全置之不理。他把嘴巴閉得緊緊的,表示抗議,還把頭搖來搖去,試圖離我的梨遠一點。
我見耐心的誆哄毫無作用,不得已只能轉(zhuǎn)變戰(zhàn)略,把“威脅”“恐嚇”的法寶拿出來:“小朋友如果一直看手機的話,老巫婆和大怪獸會把他吃掉哦。”兒子似乎怔愣了兩秒,然而下一秒又繼續(xù)哭起來。我忍不住哀嘆,到底要怎么樣才能停止哭鬧呢。突然,我想起有幾次兒子曾對著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看了許久,或許可以抱他出去賞月?
走到門外,我指著天空對他說:“乖寶快看天上,有月亮和星星哦。”他睜著一雙淚眼,迷茫地抬頭向天空看去,頓時安靜下來,哭聲似被按了暫停鍵,戛然而止。夏夜的靜謐包裹著我們,周遭的空氣如此溫柔。他看著我輕輕地說:“媽媽,你看,好多星星?!?/p>
這頓哭鬧總算止住了,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卻突然想到: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兒子看手機,然而在我看不見的時候,兒子是不是已經(jīng)看了手機很多次,甚至可能已經(jīng)看手機成癮了?
不怪我想得太多,因為在此前的生活中,我見過公公婆婆隱瞞兒子磕碰、吃零食或是其他事情,他們或是覺得沒多大點事,或是害怕被責(zé)備便沒有和我們說,之后無意中又被我和老公發(fā)現(xiàn)。有了這些“前科”,我對老公說:“寶寶今天和老爸一起看視頻,我看到便制止了。我們這幾天注意觀察一下,也需要提醒一下爸媽不要讓寶寶看手機。”老公也覺得需要引起重視,便同意了我說的話。
二
接下來的幾天,回家以后吃飯時,我們便詢問公公婆婆,白天兒子有沒有看手機,也會不經(jīng)意間拿出手機看兒子會不會湊過來跟著看,或是做家務(wù)的間隙觀察公公婆婆陪兒子玩什么。不觀察不詢問還好,一看一問,婆婆竟說她剛掏出手機接電話,兒子立馬跑過來嚷著要手機,公公則是自己刷視頻,兒子在旁邊跟著看并不阻止。
有天,我拿出手機看微信群里的工作信息,兒子繞到我身后,小手胡亂摸索,神態(tài)著急,嘴里還不停嚷著“手機手機”。他講話還不太清楚,我初時并不知道他想要什么,過了幾秒才恍然明白原來是要手機。
著迷手機的狀態(tài)才幾天就愈演愈烈,我也跟著焦慮起來。一時的阻止費心費力,不光引來兒子的號啕大哭,也讓我和老公心力交瘁,不知道如何解決手機成癮這一難題。更令我不安的是,我和老公白天都在上班,沒法照看兒子。公公婆婆為了能在教育上更輕松,又或是困于家務(wù)雜事的煩瑣,有時對孩子看手機難免放任縱容。
思前想后,我和老公商量后,開了一次“家庭會議”,說明了兒子看手機視頻的不良影響甚至危害,讓公公婆婆知曉警醒。一方面因為手機屏幕較小對眼睛傷害很大,尤其是眼睛還未發(fā)育健全的幼兒;另一方面,手機上的短視頻內(nèi)容繁雜,粗俗不堪等劣質(zhì)作品也充斥其中,可以說是亂七八糟,并不適合幼兒觀看。我們也羅列了幾項解決辦法:一是轉(zhuǎn)移注意力,在兒子想看手機時,迅速通過重新開設(shè)話題、講故事、玩玩具等等,讓他忘記看手機這件事;二是盡量不要在他面前拿出手機,如果大人想接打電話、回消息、娛樂等,找一個他看不見的地方處理;三是陪伴兒子,給予他最充足時間、最高質(zhì)量的陪伴,陪他讀繪本、貼貼紙、投籃球、騎扭扭車、畫畫等,做完這許多事后,他應(yīng)該不會還想著玩手機。最后還有一個兜底方案,如果嘗試阻止仍不成功,便將電視機打開,播放動畫片《小豬佩奇》和《汪汪隊》給他看。婆婆詢問道:“看電視不是也傷害眼睛嗎?”我耐心對其解釋:“電視屏幕比手機大,動畫片也比短視頻健康,兩害相權(quán)只能取其輕了。”
說完這些之后,老公舉了親戚家小朋友戴眼鏡的例子,希望公公婆婆能把讓兒子不看手機這件事執(zhí)行貫徹下去。公公婆婆表示贊同,讓我們放心,他們會嚴加看管。
這次會議后,我和老公又開始新一輪的觀察和詢問,看看“兒子看手機”這個問題整改完成了多少,整改進度如何。晚上我們帶兒子的時候,也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老公偶爾拿出手機來娛樂,也被我即時喝止:“老公,不能玩手機?!惫袝r刷短視頻,我也會輕聲提醒他:“老爸,不要玩手機,佑佑看見了會跟著玩。”
三
有一天,老公微信消息響起,他拿起手機查看,工作群里正在催要一項工作材料,正準備查找并回復(fù),“爸爸,不要看手機!”突然,一道稚嫩的聲音響起,我回頭看向兒子,他正一臉嚴肅地朝老公走過來。我忍不住大笑,繼而“叭叭”兩口親在了兒子臉上,才笑著對兒子說道:“寶寶真乖,發(fā)現(xiàn)了爸爸看手機是不是,你現(xiàn)在是‘不看手機’監(jiān)督員啦!”他遲疑著重復(fù):“捐督云?捐督云?”還一臉疑惑地看著我。我止住笑,耐心和兒子解釋道:“監(jiān)督員就是監(jiān)督別人做規(guī)定的事、好的事的人,比如警察叔叔監(jiān)督小朋友坐車有沒有好好地坐著,叔叔監(jiān)督哥哥認真地做完作業(yè),他們都是監(jiān)督員噢。你監(jiān)督爸爸不玩手機,你也是監(jiān)督員啦!”他似乎聽懂了,又好像還不太懂,但隱隱覺得我在夸獎他,于是開心地喊道:“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員!”
在這之后,家里誰再拿起手機看短視頻,兒子看見后都會大聲喊“爺爺,不要看手機”“爸爸,不要看手機”“媽媽,不要看手機”,我們聽話地放下手機后,他才安心地去玩他的小汽車。
現(xiàn)在,兒子不再會要求大人拿手機給他玩,相反,他似乎對手機已經(jīng)沒有興趣,他的注意力被玩具、游戲、繪本吸引,我甚至開始和他玩起“猜中指”“猜左手右手”“三打白骨精”的游戲。有時親戚來家里會逗他:“佑佑,還看手機嗎?”他一本正經(jīng)回道:“佑佑是監(jiān)督員,不看手機!”聽得我既覺得好笑,又感到欣慰。
其實,設(shè)定監(jiān)督員并不在我們的不看手機解決辦法里,但當(dāng)孩子與家長一起互動、一起成長,我真正認識到,教育孩子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家長只有身體力行地遵守規(guī)矩,才能成為孩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才能真正聽話地“不看手機”。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