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與位置”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它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方位、距離、路徑以及空間概念相關(guān)知識。這些知識不僅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工具,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因此,本次教學將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學習并將其合理地運用到實際情境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方向與位置”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深入研讀教材,為學生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實踐活動。同時,教師將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一步擴充相關(guān)的教學資源,如校園地圖、社區(qū)路線圖等,以便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所學知識并合理應用到生活中,從而提升他們的空間感知能力。
【案例】
一、利用故事引入課程
課堂開始,教師講述一個關(guān)于北極星和古代航海家的故事。
在古代,沒有現(xiàn)代導航設備的航海家們,他們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方向的呢?答案就是北極星。北極星就像夜空中的一盞明燈,永遠指向北方。航海家們通過觀察北極星的位置確定船只的航向,成功穿越海洋,找到陸地。
接著,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位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你會怎么做呢?這時北極星對你有什么幫助?
由北極星展開新課講解,引出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位的概念:“航海家們通過觀察北極星確定了北方,那么其他三個方向呢?我們?nèi)绾未_定東、南、西這三個方向呢?”
教師使用指南針或地圖進行方位演示,向?qū)W生展示如何確定方向:“同學們看,這是指南針。當我們將指南針平放時,紅色箭頭指向的就是北方。那么,其他三個方向就可以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動來確定了?!?/p>
利用北極星與古代航海家的故事作為課程的引入,為學生營造生動且引人入勝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方位知識。
講述北極星與古代航海家的故事能夠讓學生了解古代航海家是如何利用天文現(xiàn)象來進行方位的辨別的,進而意識到方位的辨別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這個故事,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北極星在指引方位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為后續(xù)的方位學習打下基礎。互動提問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思考并參與課堂的學習。將自己想象成一名航海家,感受在大海上迷失方向時如何利用北極星找到正確方位,意在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jié)合,從而加深對方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教師利用指南針或地圖等物品進行演示,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如何確定正確的方向。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正確了解空間概念,從而在實際生活中合理運用方位知識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二、通過小實驗進一步了解課程內(nèi)容
學生通過北極星與古代航海家的故事,利用指南針或地圖初步認識了方向,下面通過自制指南針小實驗,進一步理解方向。教師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自己來制作一個指南針,并學習用它來認識方向。
教師準備好材料——磁鐵、針、小塑料碗、水、紙等,并講解制作的步驟:首先用磁鐵沿同一方向摩擦針,使其磁化。然后把磁化后的針插在小塑料泡沫或紙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最后把裝有針的小塑料碗放在水中,觀察針的指向。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學生跟著操作。
等“指南針”靜止后,觀察針的指向。教師告訴學生指針紅色一端通常指向北方,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北方確定其他三個方向(東、南、西)。接著,教師讓學生用自制指南針找出教室的不同方向,并說一說各個方向有什么,如給出一些簡單場景,讓學生用指南針判斷方向,如窗戶朝哪個方向等。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親自動手參與每一個步驟,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還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當學生觀察到指南針靜止后指針的指向以后,教師再引導其根據(jù)北方確定其他三個方向(東、南、西)。這有助于學生建立方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較為完整的方向認知體系。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明白四個基本方向之間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進一步深化對方向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各個方向。除此之外,教師還可給學生提供一些簡單場景,讓他們用指南針判斷方向。這是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這種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的學習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創(chuàng)意課堂:教室方位拼圖大賽
在完成基本方位知識的學習后,為了使學生將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鍛煉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合作與語言表達能力,我們組織了“教室方位拼圖大賽”活動。即準備方位拼圖卡片,每張卡片上印有教室常見物品(如桌子、椅子、黑板等)以及對應的方位詞(如“桌子在北方”),并提供教室平面圖和計時器,用于學生參考和了解教室整體布局和記錄每個小組的拼圖時間,增強競賽性。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人,確保每組都有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以促進組內(nèi)互助,并給每組分發(fā)一堆方位拼圖卡片和一份教室平面圖。教師啟動計時器,學生開始根據(jù)卡片上的方位詞和教室平面圖進行拼圖。教師巡視指導,解答學生的疑問,并鼓勵他們發(fā)揮想象力,確保方位的準確性。在拼圖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如方位詞理解不清、卡片數(shù)量不夠等。這時,教師需要及時給予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當所有小組都完成拼圖后,教師停止計時,并宣布拼圖結(jié)束。
在“教室方位拼圖大賽”中,學生需要根據(jù)方位卡片上的提示,然后結(jié)合教室平面圖來將卡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場景圖。這一過程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辨別方向,實際是在考查他們能否靈活地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每個小組輪流上臺展示自己的拼圖作品,并解釋每個物品在場景中的具體方向和位置。隨后,教師對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合理的點評并給予肯定,同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運用。最后,教師對學生在拼圖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收獲進行總結(jié),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更合理地運用方位知識。另外,教師應該及時根據(jù)活動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策略的調(diào)整與優(yōu)化,為今后的教學做好準備。
拼圖游戲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拼圖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進行思考、討論以及合作,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活動意在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的方位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從而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本次活動注重鼓勵學生大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具體的作品,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本次活動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拼圖完成后,每個小組都需要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向大家解釋每個物品在場景中的具體方位。這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個不錯的鍛煉機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方位感、空間想象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拓展游戲:“我說你做”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游戲中思考和總結(jié)判斷方向與位置的技巧和規(guī)律。
通過前面故事的鋪墊,學生親手制作了“指南針”,感受了拼圖大賽的熱情,已經(jīng)充分認識了位置與方向。下面環(huán)節(jié)通過一個拓展小游戲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方向與位置知識的認識。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叫作‘我說你做’。這個游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掌握方向哦。大家想不想玩呀?”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熱情。
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在教室的不同區(qū)域站立,確保每個小組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活動,隨后向?qū)W生展示方向指示卡片,并說明游戲規(guī)則。
(一)游戲規(guī)則
1.教師隨機抽取一張卡片,說出上面的方向,如“面向北方”。學生要迅速根據(jù)指令調(diào)整自己的方向,面向正確的方向。
2.教師繼續(xù)發(fā)出其他指令,如“舉起左手”(此時學生要以面向的方向為基準判斷左手)、“向南方跳一步”等,學生要快速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注意事項
1.在做動作時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到其他同學或物品。
2.認真聽教師的指令,快速、準確地做出反應。如果有同學做錯了,不要嘲笑,大家要一起幫助他正確理解方向。
每個小組以競賽的形式,依次進行游戲,教師依次給每個小組發(fā)出指令。當一個小組在游戲時,其他小組的學生認真觀察,看他們是否做對了動作。
例如,教師說“面向南方,然后向西走兩步”,小組內(nèi)的學生要迅速行動,如果有人方向錯了或動作不規(guī)范,同組的其他學生可以小聲提醒,但要保證整個小組的動作整齊和迅速。
教師記錄每個小組完成指令的準確性和速度。對完成準確且速度快的小組,教師給予表揚和加分,如在黑板上為該小組畫一顆小星星。
小組競賽結(jié)束后,進入個人挑戰(zhàn)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隨機挑選學生單獨進行游戲,并增加游戲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同時發(fā)出的指令可以更加多樣和復雜,如“先面向南方,然后逆時針轉(zhuǎn)一圈,再指出北方在哪里”。學生要獨立思考,準確做出動作并回答問題。
對在個人挑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教師給予小獎品獎勵,如一張貼紙或一支鉛筆,同時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
“我說你做”這個游戲,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概念和應用的理解。在游戲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反應速度和方向判斷的準確性上有了顯著提高??傮w來說,游戲教學法對于二年級學生學習“方向與位置”這一知識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五、實踐創(chuàng)新,繪制校園地圖
在學生對方向與位置有了足夠了解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繪制校園地圖。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配一名組長。每組領(lǐng)取一張校園平面示意圖、繪圖工具以及任務卡。任務卡上描述了繪制地圖的具體要求,包括確定起點、選擇路徑、記錄關(guān)鍵地點等,并特別強調(diào)要運用所學的方向與位置知識。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攜帶繪圖工具和指南針開始實地走訪校園,按照任務卡上的要求記錄下各個重要地點的位置和方向。在本次活動中,學生能夠積極運用所學的方向與位置知識,通過觀察和測量來確定不同地點的具體位置和方向?;氐浇淌液?,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記錄進行校園地圖的繪制,利用不同的顏色和符號表示不同的地點和建筑物,并確保其在地圖上方向和位置的準確性。在繪制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地圖的不斷完善來確保其準確性。學生繪制完成后,向大家展示自己繪制的校園地圖并與其他小組分享繪制過程中的感受。教師可以邀請幾組學生上臺介紹他們繪制的地圖,并評價其準確性和創(chuàng)意性,也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在繪制地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說明是如何解決的,從而促進學生的思考和交流。教師將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更直觀地理解方向與位置,同時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繪制校園地圖,不僅能夠讓學生合理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還能讓學生在實地走訪、觀察和測量的過程中增強自己觀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活動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jié)合,既滿足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又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團隊協(xié)作完成任務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個人責任感以及集體榮譽感。在校園地圖繪制完成后,學生可以通過相互交流學習進一步拓寬自己的視野。
這一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知識,還讓他們對校園布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未來的校園生活中,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繪制的地圖快速找到想去的地方,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效率。同時,本次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反思】
通過本次“方向與位置”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并提升能力有多重要。同時,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從中吸取教訓,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在本次課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通過給學生講述北極星與古代航海家的故事,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對方位知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還讓他們在古代航海家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探索與冒險的樂趣。然而,我也意識到故事的導入過程中可以更詳細地為學生介紹方位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從而使本次課程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制作指南針環(huán)節(jié)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在制作指南針的過程中,學生親自動手摩擦針、制作指針、放置在容器中并觀察其指向。這一系列的操作讓學生的手部精細動作得到了鍛煉,也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室方位拼圖大賽”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學習興趣。通過這個活動,學生不僅能夠?qū)⑺鶎W知識合理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還能夠鍛煉自己的空間想象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在活動過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學生可能因為性格的不同或者能力的差異,對活動的興趣以及參與度較低。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一些更具有包容性和多樣性的活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在拓展游戲“我說你做”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概念和應用的理解取得了顯著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為學生繼續(xù)探索和創(chuàng)新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游戲活動,努力將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同時,我會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和支持,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取得進步和發(fā)展。在繪制校園地圖實踐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在方位的判斷上還存在問題。這使我意識到,在未來相關(guān)知識的講解上需要采用更加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如使用地圖或者模型等輔助工具,進一步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各個方位,同時加強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從而引導他們通過近距離的體驗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在未來的教學中,我認為應當關(guān)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通過設計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或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學生的情緒,并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使其可以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總體來說,本次“方向與位置”的教學讓我收獲頗豐。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和實踐,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努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陜西省興平市西城街道中心小學)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