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與建議:惡性腫瘤并非不治之癥,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癌癥防治新技術出現,可以讓患者帶瘤生存多年,而且生活質量很好。因此,癌癥并非不可戰(zhàn)勝,只要患者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生進行科學治療,大部分癌癥都能得到很好控制。
分析與建議:不少患者和家屬對民間偏方趨之若鶩,這并不可取。一方面,民間偏方大多缺乏科學依據,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和驗證。另一方面,偏方中的藥物成分并不明確,甚至可能包含一些有害物質?;颊邞3掷硇?,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就診。
分析與建議:有的腫瘤患者認為,營養(yǎng)食物攝入越多,腫瘤細胞生長越快;不吃或少吃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就能“餓死”腫瘤細胞。實際上,相比腫瘤,人體正常的組織器官更需要營養(yǎng)物質,良好的營養(yǎng)可以增強癌癥患者的抵抗力,減少感染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生存期。
分析與建議:比如,有人認為紅豆杉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癥,因此,紅豆杉木材制作的家具也有這種功效。其實,真正具有抗癌功效的是紅豆杉萃取物紫杉醇,而它主要分布在紅豆杉的葉和根莖部位。再次提醒癌癥患者,不要偏聽偏信。
分析與建議:惡性腫瘤的摘除是治療的重要步驟之一,但不能單憑做過手術就判斷患者已經痊愈。定期復查、繼續(xù)治療,對癥狀有所好轉的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很有必要。而良性腫瘤被切除后,患者通??梢匀?。
分析與建議:很多早期惡性腫瘤患者沒有任何癥狀,直到腫瘤壓迫正常組織、影響身體功能,才會表現出癥狀,但這時,腫瘤往往已經進展到中晚期。防癌體檢是在癌癥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常見癌癥進行的身體檢查,有助于發(fā)現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
分析與建議:癌癥不是傳染病。到目前為止,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癌癥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雖然某些癌癥的發(fā)生與某些病毒或細菌有關,但這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只是與某種癌癥的發(fā)生相關,是癌癥發(fā)生的可能病因,并不意味著癌癥本身會傳染。
分析與建議:患者有權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家屬如果閃爍其詞,會使患者喪失對親友的信任。實踐證明,所謂的保密往往難以實現。但對于一些接受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患者來說,適當隱瞞病情是可以的,能讓患者有一個逐漸接受現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