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任務。從中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來看,存在閱讀量整體偏少、功利化閱讀明顯、整體閱讀困難等問題,因而,出版可在堅持主題主線、重視閱讀需求、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等方面賦能中小學生閱讀。
閱讀對中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社會對兒童閱讀教育的關注度顯著提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有效提升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閱讀能力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本文將探討出版業(yè)基于中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在閱讀教育上的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路徑。
中小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
近年來,中小學生閱讀氛圍日益濃厚,并整體呈現(xiàn)積極向好的態(tài)勢,但仍存在閱讀量偏少、功利化閱讀明顯、閱讀能力發(fā)展不均衡、閱讀支持和環(huán)境建設不理想等問題。
重視和普及中小學生閱讀,但閱讀量整體偏少
《中國兒童閱讀能力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兒童課外閱讀量和閱讀習慣發(fā)展整體向好;兒童年平均閱讀量14.68本,為成年人的1.81倍;每周閱讀時長主要集中在3—10小時的兒童有65.20%;超八成兒童每周至少進行1次課外閱讀;過半兒童有主動閱讀的意識和習慣。
《湖南省中小學校園閱讀現(xiàn)狀與需求調研報告》顯示,超過95%的學生表示對閱讀感興趣,其中超過26%的學生表示“非常感興趣”。紙質閱讀仍是湖南省中小學生最喜歡的閱讀方式,青睞紙質閱讀的中學生占比達73.1%。學生人均擁有課外圖書48本,平均每天閱讀紙質課外書的時長為33分鐘。全省中小學全學段已基本實現(xiàn)“閱讀進課表”覆蓋,大部分學校閱讀課開設頻率為一周一次或一周兩次。
根據(jù)美國K12教育技術領域的知名公司Renaissance Learning披露的《美國兒童閱讀度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美國基礎教育階段(K-12)學生的平均閱讀量為33本課外讀物。相較之下,我國青少年群體的課外閱讀數(shù)量雖持續(xù)增長,但與發(fā)達國家教育體系下的閱讀量水平仍存在明顯差距,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近年來,為了提高中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德國從官方到民間實施了一系列提升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行動計劃。芬蘭是世界上教育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也是一個熱愛閱讀的國家,芬蘭最好的建筑、最好的設計都是學校和圖書館,芬蘭人均年閱讀量為400多本,孩子的第一本書是政府贈送的,而且芬蘭孩子的閱讀能力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中常居世界之冠。
中小學生對好書的閱讀需求強烈,但功利化閱讀明顯
一個人的閱讀能力決定著他的學習力、成長力。全民閱讀已然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并重視“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了解當前中小學生閱讀態(tài)勢和閱讀需求,是推動中小學生讀書行動走向深入、落地落實的前提。
但在目前中考和高考日益加大閱讀理解比重的情況下,孩子的課外閱讀讀物趨向于“功利性”,也是很明顯的現(xiàn)象?!吨袊鴥和喿x能力調研報告》調研發(fā)現(xiàn),兒童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型與父母期待孩子閱讀的書籍類型存在較大差異。兒童更偏愛閱讀漫畫書、繪本類,童話、寓言故事類和科幻科普類圖書,而父母卻希望孩子減少漫畫書、繪本類書籍的閱讀,加強文學名著類和詩歌、散文類等書籍的閱讀。彌漫在家長圈的教育焦慮下沉到孩子身上,雖然家長深知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其仍然要求孩子重在讀對學習“有用”的、能在考試上“拿分”的書。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以下簡稱《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涵蓋的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類300種圖書,從開卷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看,與語文教材相關聯(lián)的書籍的市場表現(xiàn),縱觀該類圖書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出版社,其市場數(shù)據(jù)都極其可觀。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兩大國家級出版機構占據(jù)穩(wěn)固的市場份額,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名著閱讀叢書”累計銷量超百萬冊的有35種,超50萬冊的有17本,超30萬冊的有22本,而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和藝術這三類絕大部分市場反應平淡。
中小學生閱讀主動性增強,但整體閱讀方面存在困難
《2023年青少年及兒童圖書閱讀調研報告》顯示,超過70%的受訪人將“擴大知識面”作為閱讀帶來的最大收獲。從中可見,中小學生閱讀主動性增強,其已意識到閱讀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2023年青少年及兒童圖書閱讀調研報告》還顯示,青少年及兒童渴望在閱讀中得到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青少年及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和難題,依次為不知道如何檢驗自己的閱讀效果、不知道讀什么樣的書、不知道好的讀書方法、沒有找到自己的閱讀興趣和方向、讀到一半就不想讀了等。青少年及兒童在閱讀方面最需要給予的指導,主要有“告訴我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向我推薦好書”“解答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我提升閱讀的興趣”四方面的需求。
可見,只有為中小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chuàng)造更好的閱讀條件,提供更具體、切實的閱讀支撐,才能推動中小學生閱讀行動走向深處、照亮成長。
中小學生閱讀的發(fā)展之要
中小學生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讓他們愛閱讀、會閱讀,促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獲取知識、增長智慧,不僅對他們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還是培養(yǎng)未來人才和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途徑。推動中小學生閱讀需要多方合力,而抓住其發(fā)展之要才能將中小學生閱讀活動落地落實。
落實教育政策的支持,注重閱讀的宣傳和推廣
2021年,“雙減”政策重磅落地,大幅減少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時長,這一舉措使得中小學生課余時間增多,化解了長期以來困擾學生“沒時間讀”的難題。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閱讀活動在青少年群體中更加深入地開展。2024年,教育部啟動“讀經(jīng)典我思考”活動,以讀經(jīng)典活動為重要抓手,不斷深化創(chuàng)新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有效路徑,提升讀書行動的參與廣泛度和積極性。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重視閱讀環(huán)境建設
在全社會倡導閱讀的氛圍下,尤其重視中小學生的閱讀。2022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民閱讀大會成功舉辦,強調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閱讀對中小學生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更需要社會、學校和家長都給予支持,包括打造一批設施完備、資源豐富、氛圍濃厚的閱讀陣地,提供示范作用,提供閱讀指導等。
尊重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內容供給質量
根據(jù)中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供有意義、有意思的閱讀內容?!吨袊鴥和喿x能力調研報告》顯示,盡管大部分家長愿意引導孩子閱讀,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家長普遍感到吃力,讓孩子“讀什么”是家長最關心的痛點問題,約九成家長在為孩子選購書籍時存在困難??偟膩碚f,家長在為孩子選書時之所以困難重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選書難度大且成本高。如今,市場上圖書種類繁多,家長或因自身能力不足,或因工作生活繁忙,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無法綜合考量孩子的學習需求、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等,難以為孩子選出真正適合且值得閱讀的書籍。另一方面,資源獲取存在障礙。家長在實際選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想買的書難以輕松買到的情況,同時也缺乏獲取專業(yè)推薦書單的有效途徑,這使得他們在海量書籍中茫然無措,不知如何挑選。
出版賦能中小學生閱讀之策
出版業(yè)作為中小學生閱讀內容的提供者,始終堅持提升閱讀服務,助力中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閱讀行為的引導和閱讀環(huán)境的打造。
堅持出版導向,把關意識形態(tài)以涵養(yǎng)時代新人
閱讀對國家發(fā)展、民族精神發(fā)展和文明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鑄造中國文化和精神底色,涵養(yǎng)紅色基因以增強民族自信。出版業(yè)肩負著為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闹匾姑瑸橹行W生提供的出版物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從《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的300種圖書來看,人文社科注重選擇對推動社會進步、為社會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作品,包括有崇高威望的領袖人物、重要歷史人物和有影響力的英雄模范人物等,并將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貫穿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幫助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育時代新人,如《毛澤東傳》《習近平講故事:少年版》《夢圓大地:袁隆平傳》等。文學類既注重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又注重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優(yōu)秀文化中遴選優(yōu)秀作品,以幫助中小學生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文化自信,如《詩經(jīng)選》《論語譯注》《古文觀止》《閃閃的紅星》《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返取?/p>
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用正確的思想引導人,用主流價值涵育人;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以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精品力作為出版方向,用優(yōu)質出版詮釋新時代的責任擔當,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圖書的出版中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
重視閱讀需求,優(yōu)化產品結構以引導市場需求
《2023年青少年及兒童圖書閱讀調研報告》顯示,關于閱讀的意愿,超過70%的受訪人將“擴大知識面”作為閱讀帶來的最大收獲,遠遠領先于其他選項。其他選項綜合得分依次為提高思維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豐富業(yè)余生活、提高考試成績、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擴大交友圈、多識字實現(xiàn)自主閱讀,完成老師家長布置的讀書任務;關于閱讀的需求,文學(名家名作/名著)類最受青少年及兒童喜歡,而對于圖書附加值的需求傾向表現(xiàn)為對“人物或者主要情節(jié)的思維導圖”需求占比大,“閱讀效果測試題”“閱讀指導手冊”“名家音頻視頻解讀”并不受其青睞;青少年及兒童喜歡的科普類圖書類型順序依次為百科知識類、自然生物類、宇宙天文類、科學家人物傳記類、數(shù)理化類及其他。
從中小學生學習能力來看,有了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學生,其學習狀態(tài)明顯強于不閱讀的學生,特別是進入高年級階段,善于閱讀的學生不僅志趣廣泛、精神世界豐富,而且能應對變化多端的中考、高考。教育改革強調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要注重培養(yǎng)以閱讀為基礎的學習認知能力,全科閱讀是遵循人全面發(fā)展的特性及學習規(guī)律,深度挖掘大腦“融會貫通”的潛力,夯實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是中小學生閱讀的最佳方式。例如,《趣味物理學》《九章算術(全譯插圖版)》等具有一定的市場銷售量。
但面向中小學生全科閱讀的出版物還較單薄,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其發(fā)展取決于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出版機構可以從選題策劃、產品形式、拓展作家隊伍、促進紙質圖書與新科技融合等方面開展產品創(chuàng)新,推出符合中小學生閱讀需求的優(yōu)質佳作。
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培養(yǎng)興趣優(yōu)先的閱讀動力
《中國兒童閱讀能力調研報告》顯示,“書目太多不知道怎么選書”是大多數(shù)家長在為孩子選購書籍時面臨的首要難題;超六成家長希望在精準地了解孩子的閱讀水平、準確評估書籍的閱讀難度上獲得支持。
《湖南省中小學校園閱讀現(xiàn)狀及需求調研報告》顯示,中小學生對教師閱讀指導有強烈期待,主要包括激發(fā)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推介閱讀內容、組織閱讀活動。調研還發(fā)現(xiàn),語文教師仍是當前校園閱讀課程及活動開展的“主力軍”,非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常被忽視;在親子閱讀中,中小學生家庭也面臨著諸多難題。
面對中小學生閱讀的需求,出版發(fā)行企業(yè)作為服務中小學生閱讀的“主渠道”,應從服務模式上下功夫,為推動中小學生閱讀發(fā)展助力。
近年來,圍繞中小學生閱讀出版的產品眾多,中南出版?zhèn)髅郊瘓F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傳媒”)以“四維閱讀”和“中小學生閱讀書系”為核心支柱的閱讀產品體系尤為突出。此體系從《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的經(jīng)典讀物中精選了70種圖書,全面助力湖南中小學閱讀教育課程化與體系化的構建。其不僅產品優(yōu)質,而且以閉環(huán)形式將服務進行優(yōu)化。這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建設書店提供閱讀場所,中南傳媒在全省建成校園書店900余家;二是中南傳媒子公司湖南教育報刊集團、瀟湘晨報社把《小學生導刊》《初中生》和《十幾歲》雜志打造為課外閱讀寫作的園地;三是建設公益服務平臺與課內外閱讀進行鏈接。中南傳媒從中小學生閱讀場景、閱讀內容、閱讀指導等方面提供了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
深入推動中小學生閱讀服務,是出版業(yè)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職責使命的具體體現(xiàn)。不斷增強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出版內容建設核心能力和營銷服務專業(yè)能力,將是未來出版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單位: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