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現(xiàn)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惆悵,悵惘,魂牽夢繞,望眼欲穿,歸心似箭,這些形容詞都不錯,但我建議把形容詞所表達的場景和細節(jié)描述出來。
唐朝詩人張籍的《秋思》寫:“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毕肽罴亦l(xiāng)的詩有很多,題材普通,選取的事情是寫信,也很平凡,但張籍這樣的高手,設置了一個具體的場景:作客他鄉(xiāng),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臨走時怕信中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說不盡的緊張、惆悵與鄉(xiāng)愁滿懷,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西游記》中寫火焰山很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边@種熱用了一個有趣的場景展現(xiàn):孫行者在路邊買了一塊糕,“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爐內的紅釘。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只道:‘熱!熱!熱!難吃!難吃!’”就連在太上老君爐內煉了四十九天的孫悟空,也會覺得火焰山的糕太熱呢。
如何表現(xiàn)兩個人的愛情十分甜蜜,彼此惦念?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書》是一種示例:異地而居的兩人有寫不完的信。魯迅給許廣平寫信 ,一天寫好幾封,在廈門大學期間,有時甚至一天之內會寫三封。當?shù)谌庑艑懞煤?,天色尚早,郵局還沒有下班,但魯迅擔心,如果他再去,會被郵局的營業(yè)員認出來,從而覺得他很奇怪——一天竟然寄三封信給同一個人。因為不好意思,魯迅就等著天黑下來街上沒人了,再去郵筒里寄出第三封信。這一天三封信的細節(jié)、戀愛時的不好意思和深夜寄信的場景,是不是充盈著滿滿的戀愛的味道?
美國作家凱西·倫岑布林克在《生活,寫下來吧》一書中,提到自己九歲那年,祖父去世時的情景。她寫了兩個版本。
版本一:爺爺去世了,我們都很難過,但在靈車到來之前,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完全明白這種感覺。隨后我感到悲傷,一直回憶著他為我做過的所有美好的事情。我真的很愛他,因為他很有趣。
版本二:那輛黑色的大轎車停在屋外,我看到車后面有一個長長的木箱。大人們都陷入了沉默。媽媽握著我的手,直到那時我才徹底明白爺爺已經去世了,他再也不會給我們講故事,再也不會帶我們去釣魚了。
哪個版本寫得更好呢?當然是第二個版本了!第一個版本主要是用形容詞,只是寫自己難過、悲傷,說爺爺有趣,這很模糊;而第二個版本透過孩子的眼睛把當時看到的場景寫出來,有“黑色的大轎車”“長長的木箱”,大人的沉默和媽媽握著“我”的手的動作,還聯(lián)想到爺爺再不能給“我們”講故事和釣魚,這就能讓讀者感受到爺爺是個有愛有趣的人。一切都歷歷在目。
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寫感受的時候,不要只寫幾個形容詞,可以把這種感受發(fā)散開來,增加細節(jié),徐徐展開場景和畫面。
比如有同學作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父親出差后,我覺得家里的夜晚似乎格外漫長?!比绾误w現(xiàn)夜晚的漫長呢?可以展開具體的場景來描繪。
修改后就變成了這樣:“自從父親出差后,那盞為他而留的臺燈變得孤單,茶幾上的茶杯空了又滿,卻始終不見他歸來的身影。夜晚,我躺在床上,窗外是寂靜的街道,偶爾傳來的汽車聲也顯得遙遠。沒有了父親低沉的鼾聲作為背景樂,一切都變得空曠。我輾轉反側,嘗試用耳機里的音樂填滿空曠。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我才意識到,原來父親不在家的夜晚,如此漫長又寂寥?!?/p>
這樣一寫,“家里的夜晚似乎格外漫長”便不再是一句空洞的感慨,而是充滿畫面感,使得作者筆下的孤獨與思念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閆 晗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青年文摘·彩版》副主編,專欄作家,副編審,央視《謝謝了,我的家》節(jié)目文學顧問,《中國青年報》“書單”評委,在北京重點中學開設閱讀與寫作課程;發(fā)表作品百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