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今,鋼琴在我國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逐漸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工具,并且發(fā)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這不僅意味著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水平和運用鋼琴授課的能力,而且鋼琴教育在師范院校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了解師范院校中的鋼琴教學現(xiàn)狀,筆者對遼寧省內10所本科設有音樂教育(師范)院系的普通高校進行了有關“鋼琴教育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在線邀請各校大二學生填寫題目為“遼寧省普通高校本科音樂院系鋼琴教學情況”的問卷。本文就問卷反饋中的現(xiàn)狀及問題進行了歸納,并從中對遼寧省師范院校鋼琴教育現(xiàn)狀進行一番思考與探討。
[關鍵詞] 師范鋼琴教育;遼寧省普通高校本科音樂教學;鋼琴教育
[中圖分類號] J62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5)03-0050-03
當今,鋼琴在我國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逐漸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工具,并且發(fā)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這不僅意味著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水平和運用鋼琴授課的能力,而且鋼琴教育在師范院校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了解師范院校中的鋼琴教學現(xiàn)狀,筆者對遼寧省內10所本科設有音樂教育(師范)院系的普通高校①進行了有關“鋼琴教育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在線邀請各校大二學生填寫題目為“遼寧省普通高校本科音樂院系鋼琴教學情況”的問卷。在問卷中,筆者圍繞教學設置、教學內容、學生演奏基礎和就業(yè)方向三方面設置了共19個問題,諸如“學校的琴房數(shù)量”“鋼琴課的授課形式”“一學期鋼琴考試的次數(shù)”等等,最終收到反饋問卷200份,其中有效答卷191份②。問卷的反饋較為直觀地反映出遼寧省內師范鋼琴教育的基本現(xiàn)狀,現(xiàn)歸納如下。
一、調查問卷反饋結果
(一)教學設置
在有效反饋中,音樂教育(師范)專業(yè)的學生共有112名,其中有95名學生的主修樂器為鋼琴。在調查的10所學校中,據(jù)反饋,有9所學校將鋼琴課設為必修課;5所學校有20—29間琴房,5所學校有大于等于30間琴房;7所學校有大于等于100人學琴,2所學校有51—99人學琴,1所學校有小于等于50人學琴;9所學校配備了6—10名專職鋼琴教師,而僅有1所學校有大于等于11人的教師規(guī)模。
在課程安排方面,有5所學校在大學期間需要學生修滿4—5個學期的鋼琴課,3所學校需修滿6個學期(含)以上的鋼琴課,2所學校僅需修滿2—3個學期即可。在授課方式以及每周的課時方面,有5所學校為一對一,3所學校為一對二,2所學校為大于等于一對三。同時,有4所學校每周鋼琴課時為2次(含)以上,6所學校為每周1次。此外,有9所學校為學生開設了即興伴奏課,僅有1所學校沒有開設此課。
(二)教學內容
在可學習的曲目數(shù)量方面,有3所學校每學期可以學習1—2首,5所學校可以學3—4首,2所學校可以學習5首(含)以上。
在各校的鋼琴考試設置中,有9所學校每學期有2次考試,只有1所學校每學期有1次考試。此外,有8所學校在每次考試時需要考核1—2首曲目,2所學校需要考核3—4首曲目。同時,在調查的10所學校中,只有2所學校在考試中不需要學生背譜,并且有9所學校沒有在考試中設置現(xiàn)場視奏的環(huán)節(jié)。
(三)學生演奏基礎和就業(yè)方向
在反饋中,有47.13%的師范專業(yè)學生在入學前的鋼琴演奏程度為“沒學過,零基礎”,31.21%的演奏水平為“《車爾尼599》到《車爾尼849》”,而只有21.66%可以演奏《肖邦練習曲》這種程度較高的曲目。在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方向選擇上,有41.28%的學生選擇了畢業(yè)后有意向“從事中小學音樂老師工作”,17.45%的學生選擇了“自己開工作室教學”,27.18%的學生選擇了“從事文藝工作演出”,14.09%的學生則選擇了“其他職業(yè)”。
從問卷整體的反饋來看,遼寧師范鋼琴教育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有90%的學校將鋼琴課設為必修課;80%的學校要求學生完成4學期及以上的鋼琴課時;70%的學生每學期可以學習3首及以上曲目,以及100%的學校擁有6名及以上專職鋼琴教師,可見大多數(shù)學校比較重視鋼琴教育。然而,問卷中也反映出遼寧省內師范鋼琴教育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二、調查問卷中反映出的問題
(一)課時配比不均
在反饋的各校授課方式中,一對二以及一對三(含)以上的情況共占總數(shù)的50%。在這種情況下,不論一課時為一個小時還是45分鐘,即使是一個小時,學生每次也只有20—30分鐘可以得到老師單獨指導的機會。然而,按照反饋的比例來推算,一個老師需要教授11—16個學生的情況占總數(shù)的70%、8—10個學生的情況占20%、5—8個學生的情況占10%。因此,在師生配比相對均衡的情況下,問卷中超過半數(shù)的學校仍采取一對二和一對三以上的授課方式便會帶來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下降的問題。
(二)課程時限單一
在問卷中,雖然有80%的學校學生有4個及以上學期可以學習鋼琴,但仍有20%的學校僅為學生設定2—3個學期的鋼琴必修課時限。同時,從反饋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們的演奏程度不一,比如入學前演奏程度為“沒學過,零基礎”的人數(shù)接近半數(shù),如果他們只有2—3個學期的鋼琴課,那么就會有很大概率無法在畢業(yè)時熟練運用鋼琴,這也將直接導致他們無法游刃有余地完成未來的工作。
(三)學生的曲目量較少
如問卷所示,學生每學期可以學習3—4首曲目的學校占半數(shù),如果是在鋼琴必修課為6學期(含)以上的情況下,學生在4年里最多可以學習32首曲目,數(shù)量還算可觀。但實際上,問卷中學校以有4—5個學期必修課的居多,因此大部分學生可能無法達到預想的曲目量標準,而較少的曲目量和較低的演奏基礎會直接影響他們在工作中對于鋼琴的運用能力。
(四)練琴時間不足
從問卷反饋來看,琴房和人數(shù)的配比在1∶5左右?;趲煼秾I(yè)學生每周有限的鋼琴課時間和演奏程度,如果學生想要及時改正問題和鞏固新知識,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練琴時間來作為保證。因此,在有限的琴房數(shù)量下,每名學生能否擁有相對平等的練琴時間也是隱憂之一。
(五)即興伴奏課的缺失
在問卷中,雖然有90%的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即興伴奏課,但仍有10%的學校沒有此項要求。實際上,有諸多文章談及過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鋼琴伴奏的重要性?!澳壳埃行W階段的音樂課程內容大體包含歌唱課、欣賞課、演奏課及編創(chuàng)課。其中,歌唱課占比最大……”[1];聲樂作品需要通過鋼琴的伴奏來實現(xiàn)藝術表現(xiàn)的最大化;“好的鋼琴伴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探索音樂風格,激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2],都說明師范生在未來崗位中需要具有靈活和扎實的即興伴奏能力。同時,鋼琴課和即興伴奏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課程:鋼琴課是以演奏固定鋼琴作品為主,而即興伴奏課則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可以更好、更快地為新作品編配出合適的伴奏。二者對于師范生來說缺一不可。因此,即便學校有鋼琴必修課,如果沒有相應的即興伴奏課來相輔相成,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上也難以熟練地使用鋼琴。
(六)考試形式不盡合理
不可否認,考試是可以督促學生練琴和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一個渠道,也是最能直觀地反映出各校日常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筆者認為,無論是一學期有過多的考試次數(shù)和考核曲目(有20%的學校每次考試要考核3—4首曲目),或是在考試中需要學生背譜(80%的學校需要考試背譜)都有待斟酌,因為這些要求意味著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鉆研和練習鋼琴,但問卷中學校的琴房數(shù)量、課時以及學生本身的能力都預示著他們無法游刃有余地完成相關考試。
(七)學生就業(yè)意向的“偏離”
在調查問卷中,有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沒有選擇畢業(yè)后從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當然,每一個選項沒有好壞之分,師范學生畢業(yè)后想從事其他職業(yè)也未嘗不可,但他們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以及在鋼琴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訓練都是有限的,且接近半數(shù)的學生在入學前為零基礎,未來如果與學習鋼琴表演專業(yè)的畢業(yè)生競爭同一份演出工作,師范專業(yè)的學生并無絕對優(yōu)勢。
三、相關的改進建議
(一)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鋼琴是一門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課程,它需要學生多向老師演奏展示,以便找到問題并加以改正,否則課后花再多的時間去練習也如“閉門造車”,無法進步。因此,如果學校無法保證每位學生有足夠的單人鋼琴課時,可以考慮增添與鋼琴演奏相關的課程。在美國,鋼琴演奏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中基本都會涵蓋“studio class”來增加學生之間學習和展示的機會(以主課老師的全部學生為一個“班級”,每一周或兩周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相互交流和展示自己所練習的曲目)。雖然師范專業(yè)與演奏專業(yè)不同,但學??梢园阉案牧肌背煞蠋煼秾I(yè)學生特點的一門課程:減少一些對“演奏”的高標準要求,多增加一些課堂上的“評論”與“交流”。同時,教師每周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或是設定專門的“作曲家主題”周(只討論一個作曲家的作品),讓學生來進行簡單演奏并講解重點??傊ㄟ^集體課和單人課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彈奏機會和開放學生的思維,也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得到提升,提高學習效率。
(二)校內外資源共享以保障學生的練琴時間
實際上,普通高校本就無法如專業(yè)音樂學院般設置較多的琴房。因此,學校可以通過與校外聯(lián)合的形式來保證學生的練琴時間。一方面,學??梢栽谛葎澐謳讉€學生為一組并為他們分配固定的琴房,確保每人每天至少有1—2個小時的時間練習鋼琴。如若還有剩余時間,那么小組成員可以自行討論有關時間的分配來進行練習。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嘗試與校外的琴行合作,琴行每周提供一些琴房來輔助師范專業(yè)學生練琴,而師范專業(yè)的學生也可以在琴行給孩子們講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以及教授音樂啟蒙課,這既解決了琴房短缺的問題,也可以為學生日后的工作提前積累經(jīng)驗。
(三)設置不同的鋼琴必修課時限和內容
在面對不同演奏程度的學生時,最合理的方法應當是為他們制定不同的鋼琴必修課學習時限和計劃。例如,為零基礎的學生制定基礎課,讓他們多接觸一些如599、849的小曲目,保證他們至少修夠4個學期的鋼琴課,并通過相應的考試來確保他們具備熟練演奏普通樂曲的能力。如果學生無法達標,則繼續(xù)累加必修課時。此外,教師也需要了解師范學生對鋼琴演奏的實際需求,比如師范學生不需要精彈曲目,而是應當具有快速識譜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在授課內容上與教授演奏專業(yè)的學生作出區(qū)分。對于師范專業(yè)中演奏程度稍高的學生,學校既可以為他們提高演奏曲目的程度、增加曲目的數(shù)量,也可以在鋼琴課中加入有關即興伴奏的講解,與校內單獨的即興伴奏課相輔相成,使學生具備在鋼琴上可以快速配備和聲以及移調的能力,為他們帶來更加全面的技能上的鞏固與拓展。
(四)考試與師范生未來工作需求緊密結合
20世紀30年代,教育部便在《鄉(xiāng)村師范學校音樂課程標準》中對師范類院校規(guī)定了教學目標:“養(yǎng)成學生對于普通樂曲,有能看、能唱、能奏之知識技能?!保?]同時,鑒于現(xiàn)在中小學音樂課本的曲目量不斷增加和變化,師范生具有快速視譜和即興伴奏的能力成了崗位的重點需求。結合這兩點來看,師范學校完全可以開放性地讓學生們在考試中照譜演奏,因為“能看、能奏”的技能意味著他們未來不需要背誦演奏作品,而是需要掌握熟練的視譜技能,且過多的考試曲目以及背譜不僅會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去練習,也不符合他們未來的職業(yè)設定。此外,學校也可以考慮在考試中加入現(xiàn)場視奏和即興伴奏來加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保證師范生具有符合崗位需求的過硬能力。
結" "語
以上是筆者根據(jù)問卷中有效的反饋對遼寧省內10所師范院校在鋼琴教學上的總結與思考。由于此次的調查問卷僅在網(wǎng)絡上進行發(fā)送與填寫,很多問題無法實地親自考證,同時,此次調查中也有部分鋼琴演奏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了反饋,筆者只能逐一單獨篩選出屬于師范專業(yè)學生的數(shù)據(jù),確有很多不全面之處。
與專業(yè)音樂教育培養(yǎng)不同,師范類音樂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為中小學的音樂教師,而中小學的孩子們恰恰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師范類學生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們自身也需要有非常強的責任感。在我國,每年藝考生的數(shù)量呈上升趨勢,但崗位卻寥寥無幾,這或許是造成學生對于自己未來職業(yè)選擇的“不堅定”和“擔憂”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有限的資源中,學校以及教師需要對師范教育有準確的認知,即以培養(yǎng)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人才為導向,并在鋼琴教學的設置和內容中幫助學生提高與完善鋼琴演奏水平和鋼琴運用能力,使他們的鋼琴演奏能力足以與未來的工作崗位相匹配。
不可否認,師范專業(yè)學生能否成為合格的基礎音樂工作者還需要有其他學科的加持,僅憑這份調查問卷也無法證明其他地區(qū)的師范院校都有相同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既然存在便不容小覷,因為及時地完善它們可以有效地推動師范教育的發(fā)展。此外,問卷中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部分師范院校還一并培養(yǎng)鋼琴演奏專業(yè)的學生,他們未來能否達到符合此專業(yè)的標準?師范專業(yè)學生的鋼琴課是否有固定教材?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是否可觀?遼寧省內的師范院校鋼琴教育培養(yǎng)與其他城市相比有何優(yōu)點和缺點?等等這些,都有待專業(yè)人士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詳細地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師范院校鋼琴教育定會越來越完善,從而為基礎音樂教育輸送更多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2] 姚雨萌.卜莉.高等音樂師范院校鋼琴即興伴奏技能培養(yǎng)研究:以蘇北地區(qū)為例[J].戲劇之家,2022(12):88-90.
[3] 馬達.20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5.
(責任編輯:韓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