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本書閱讀是語文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要求,“快樂讀書吧”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閱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真正有效推進整本書閱讀,筆者認為可以在優(yōu)化課程類型和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上下功夫。本研究將以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語文園地二”的“快樂閱讀”話題,選取《中國古代寓言》作為案例,以探討課程類型與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化策略。針對導入課、推進課、展示課和拓展課四種教學模式展開探討,以板塊式設計,通過引導式教學,逐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并確保學生整體圖書閱讀的落實。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作業(yè)設計;快樂讀書吧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04-0046-03
在當前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整本書閱讀能夠保持完整性、規(guī)范性與持續(xù)性,在實際教學中,引入了“伴讀精靈”作為引導工具,并為學生們提供了“伴讀單”作為指引。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樂趣。同時,也借助伴讀單,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整本書閱讀,這一措施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主動性,展開自主閱讀,實現(xiàn)內外協(xié)同,進而形成階梯式的學習過程。
一、導入課——基于“激發(fā)興趣,明晰策略”的作業(yè)設計
在《中國古代寓言》導入課的設計中,主要構建了四個部分。板塊一:猜圖啟趣,了解文體;板塊二:共讀寓言,習得策略;板塊三:運用策略,自讀寓言;板塊四:制定計劃,布置任務。
上課之初,通過游戲引趣導入,選取伴讀精靈,通過看圖連線,引導他們描述故事,繼而再運用講故事教學法,在多個故事相互歸納對比中,我們對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總結。
習題訓練:(一)看圖連故事名字。出示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畫蛇添足》《揠苗助長》的故事圖,用線把下面代表這個圖片所表示的寓言故事的名字連起來。(二)用簡單的語言說出三個寓言故事的內容。接下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常識,通過連線小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讀懂寓言故事。讓學生明白故事中的寓意,化解寓言故事在理解中的問題,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智慧與意境。
最后,引導學生借助伴讀單進行學習任務的完成,通過更加清晰明了的表格自主定制閱讀計劃,并有效地進行總結表達。以長期化的閱讀任務培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興趣,并且讓其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深度智慧。導入環(huán)節(jié)是課程教學的關鍵部分,其旨在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投入學習氛圍,并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為后續(xù)教學內容奠定堅實基礎。
二、課程——基于“能力提高,方法應用”的教學設計
首先,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來回顧閱讀內容。帶領學生簡單復述寓言故事的內容,以此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當前的閱讀現(xiàn)狀。進而再展開相應的閱讀交流活動,通過在閱讀感受交流的過程中與學生共同整合信息,嘗試對閱讀內容進行分類,讓學生更深入地剖析故事中角色的心理狀態(tài),體會寓言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最后一步,還要激發(fā)學生預測的興趣,以及其對寓言故事續(xù)編的主觀能動性。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保持閱讀熱情,鼓勵他們在生活場景中探索寓言創(chuàng)作與運用的創(chuàng)新手法。
板塊一:閱讀反饋,回顧成長
(一)通過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介紹伴讀精靈。通過猜名字的趣味游戲引入,向我們展示了“伴讀精靈”的學習任務:(1)具體活動程序;(2)走進伴讀單,提供閱讀資源;(3)回顧總結:開展一個主題性小組相互探討的活動。
(二)闖關互動,回顧內容。(1)引導閱讀者參與閱讀活動一和活動二的挑戰(zhàn)。(2)利用伴讀精靈,使他們自主完成“人名猜猜看”小游戲:根據(jù)人物的言行內容,猜猜他是誰?是哪個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3)將其中一個故事用簡短的話語闡述給大家。(4)由指定者提出問題并獲得反饋。(5)復述故事,分享交流。(6)伴讀精靈小結。
板塊二:暢聊感受,分類梳理
(一)暢談故事,側重感悟。(1)借伴讀精靈發(fā)布任務三,同桌互動交流:在最近的閱讀經歷中,哪一種寓言故事給你帶來了最為深刻的印象。(2)采用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評價標準:①性格特征是否鮮明,達到可獲三顆星;②推薦理由是否充分,達到可獲三顆星。)
(二)聚焦人物,初試分類。故事放大鏡——讀完整本書的寓言故事,哪個人物最有魅力讓你牢牢記住了他?如何塑造某種任務認知?首先,自我獨立分析,然后開展互動交流,以此達到完成伴讀單的“角色人氣榜單”目標。
板塊三:鞏固預測,續(xù)編激趣
(一)鞏固方法,大膽預測。(1)閱讀精靈啟動了下一個閱讀活動任務,主題為《馮婦搏虎》。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邊讀邊猜測后續(xù)故事的走向。(2)進行小組閱讀成果匯報,每個小組都要參加,進行多角度評價。(3)對學生們提出的預測思維構建規(guī)律進行歸納總結,并概括出學習策略的要點。
(二)運用方法,嘗試創(chuàng)編。(1)回顧預測方法,出示任務。(2)當伴讀精靈呈現(xiàn)閱讀活動六:《馮婦搏虎》第1~2自然段時,以默讀的形式進行實際閱讀,并嘗試編寫故事。(3)默讀故事,組織語言自由表達。(4)全員參與交流。(5)借伴讀精靈進行知識內容小結。
三、展示課——基于“展示交流,動力持續(xù)”的作業(yè)設計
本課通過借以評價比賽互動,在故事講述評比中反思、回顧,多元深化學生的理解與應用,并以此激發(fā)學生在閱讀中的分享與展示興趣。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對比閱讀、創(chuàng)設情境等策略,將寓言故事所傳達的哲理相似性進行分類,并且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進行分析。帶領學生嘗試應用寓言故事勸誡他人。與此同時,借助多元化的交流展示活動,帶領學生感受閱讀寓言的快樂,激發(fā)學生運用寓言故事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并且鼓勵學生進行國外寓言故事的閱讀,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能夠逐漸形成樂于分享課外閱讀成果的習慣。
板塊一:趣展寓言,評比提升
(一)伴讀精靈發(fā)布閱讀活動一:故事大王擂臺賽——我會講。
(二)閱讀活動二:創(chuàng)作達人秀——我會畫。
(三)閱讀活動三:寓言故事——我來演。
(四)閱讀活動四:寓言手抄報——我會編。
活動一:故事大擂臺——我會講
選擇你最喜歡的寓言故事,生動、完整地分享給小組成員,然后組內評選獲勝者進行班級展示。評出“寓言故事大王”5名。
評價內容如下:(1)自然大方,三顆星;(2)內容完整,三顆星;(3)情節(jié)生動,三顆星;(4)道理明白,三顆星。
活動二:寓言故事——我來演
請觀眾組的同學展示閱讀成果,其他成員根據(jù)評分準則,評選出“優(yōu)秀導演”團隊。
評價標準如下:(1)人物角色清晰,三顆星;(2)人物語言自然、流暢,三顆星;(3)故事情節(jié)完整、清晰,三顆星;(4)整體效果生動、有趣,三顆星。
活動三:寓言手抄報——我會編
將課前準備的手抄報進行組內展示和交流,推選出最優(yōu)作品在班級進行展示,評出“最美編輯”。
評價內容如下:(1)主題鮮明,三顆星;(2)內容準確,三顆星;(3)版面美觀,三顆星。
板塊二:對比閱讀,梳理歸類
(一)道理大講堂——我來講。(1)伴讀精靈組織閱讀活動五:閱讀短篇寓言《東施效顰》和《邯鄲學步》談談自己的感悟;(2)小學生談發(fā)現(xiàn);(3)借伴讀精靈開展閱讀活動六:閱讀《紀昌射箭》和《心不在馬》,進一步談談深度的體會;(4)深度閱讀后進行兩則寓言故事的比較,講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以及寓言中所蘊含的啟示;(5)運用方法進行小結。
(二)生活劇場——應用我能行。(1)伴讀精靈開展閱讀活動七:根據(jù)老師所提供的情境,進行個人分析討論;(2)你能在哪個寓言故事中得到鼓勵?
情景一:小明自上學開始就報名參加課外活動,希望可以學到一技之長,但每一門課學不到一半就放棄,接著再報其他興趣班,但是也是相同的情況,學不到一半嫌累又放棄,請你幫他介紹一下,該怎么說?
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美術的繪畫技巧得到了廣泛認可,他在繪畫比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他被大家譽為繪畫領域的天才。天天十分高興,經常對同學們宣稱:“我是一名優(yōu)秀的畫師,沒有人能夠超越我?!蓖瑢W們聽了后,都會笑一笑就走開了,遇到這種情況,你會用什么寓言故事來勸說天天呢?
四、拓展課——基于“遷移運用,鏈接生活”的作業(yè)設計
本課程通過將身邊人與課文相聯(lián),將課內內容拓展至課外,從而發(fā)現(xiàn)與書中同類人物,為情節(jié)畫圖并制作寓意卡片,以加深對寓言主題和寓意內涵的領悟。借助生活與社會聯(lián)系,創(chuàng)作寓言故事,自主發(fā)揮思想,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技巧,并貫徹語言文字的運用。
板塊一:觀寓言中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構成了許多豐富多彩的面孔,你想起了哪些人物,與同學進行交流,完成表格。如:書里寫的_____,讓我想到了身邊的人____,有一次他(她)____________。
板塊二:創(chuàng)現(xiàn)代寓言。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故事。
板塊三:畫寓言之圖,為文配圖。
板塊四:制作寓意之簽,互贈同學。制作書簽,加深寓意,給好朋友做一張書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意。
拓展課程的設置,是對整個閱讀課程進行二次開發(fā),進一步對課程成果進行物化,強化和推動整本書閱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看到他們的學習成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親身參與制作體驗,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好體現(xiàn)。通過讓學生參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僅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對寓言故事的理解,從而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并推動整本書的學習。整個教學計劃的規(guī)劃,將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充分展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邏輯性與序列性。以教材中的閱讀教學任務設計由淺入深地實施,以小見大,由表及里,展示出了學生從自我意識空虛中的要我讀,到能力上的我會讀,再到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的我想讀,進而落實于實踐中的我要讀。從被動的狀態(tài)到主動的過程,從思維的層面到實踐的過程,實現(xiàn)自主閱讀技能的培育,有效地進行整本書的閱讀。
經過一系列實踐,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素養(yǎng)和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閱讀氛圍也日益濃厚。教學過程是多樣化的,但所有教學方法都必須遵循特定的原則和方法。只有掌握好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閱讀的教學路上,師生共進,只要老師在“減負”的道路上,多鉆研、多思考、多改善,最終會找到屬于他們的“春天”,學生在教育的熱土上汲取營養(yǎng),定能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石博雅.部編版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指導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3]郝美艷.中國古典名著可以這樣讀——“快樂讀書吧”(五下)教學設計[J].小學語文教學,2022(7):48-49.
作者簡介:
余惠紅(1985年12月—),女,漢族,廣東省臺山市人,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