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瘋走”的《哪吒之魔童鬧海》成為中國影史票房之王,帶動了全社會對哪吒的廣泛關(guān)注。那么,哪吒到底從何而來呢?
其實,哪吒的原型最早要追溯到古印度佛教中的“那吒”,其形象傳入中國后,融合了本土的道教、民間信仰,也經(jīng)歷了多次演變才最終定型,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哪吒。
哪吒并非中土人士
從名字就能看出,哪吒是一位外來的小朋友,并非中土人士。一般認為,哪吒的名字來源于梵文“那羅鳩婆”,意為“可愛”,是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多聞天王)的兒子。在佛教中,哪吒是一位護法神,具有為眾生消除魔障、摧伏惡鬼的職責。據(jù)考證,古印度佛教大師馬鳴著的《佛所行贊》是最早提及“哪吒”的佛經(jīng):“毗沙門天王,生那羅鳩婆,一切諸天眾,皆悉大歡喜。”在佛經(jīng)中,他“三頭六臂”的形象頗為獨特,常以童子的形象出現(xiàn),隨父親一起護持佛法,神通廣大,降伏魔障。
唐代以后,佛教中的哪吒形象與中國民間信仰相結(jié)合,進行了本土化的演變。哪吒逐漸被納入道教的神仙體系,被尊為“中壇元帥”。南宋時期,李靖演變成北方毗沙門天王,南宋《五燈會元》一書中,首次出現(xiàn)了哪吒“剔肉還父”的故事,這讓其從佛教護法轉(zhuǎn)變成了道教的神仙道童,形象逐步扎根于中國本土。
“重塑”后完全融入中國文化語境
明朝,哪吒的形象逐步定型,據(jù)《三教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妻)素知夫人。”其中所描述的哪吒的叛逆性格、追隨世尊、蓮花化生等元素都被后世繼承了下來。
清刊本《三教源流搜神大
全》中的哪吒形象之所以能夠被人們所熟知,主要來源于明代的《封神演義》。在這部神魔小說中,哪吒的典型形象得以定型,經(jīng)此“重塑”后的哪吒,完全融入了中國的文化語境,成了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神話人物。清代墨繪本《封神真形圖》中有哪吒畫像,書中還記載了“哪吒鬧?!钡慕?jīng)典故事:哪吒在東海口九灣河洗澡時,用混天綾攪動海水,導致東海龍宮震蕩。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前來問罪,被哪吒打死并抽去龍筋。打死敖丙引發(fā)一系列沖突,龍王水淹陳塘關(guān),哪吒“一人行事一人當”,為了不連累父母百姓,選擇自刎謝罪,并“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斷血緣之債。最終在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哪吒以蓮花化身重生。重生后的哪吒成了姜子牙伐紂的重要助手,作為先鋒大將屢建奇功,擊敗張桂芳、魔家四將等商軍強敵。
《封神演義》與《西游記》中所講述的哪吒鬧海故事,基本是根據(jù)《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改編而成。在《西游記》中,哪吒成為玉皇大帝的天兵統(tǒng)帥,被封為“三壇海會大神”。《封神演義》則將哪吒塑造為靈珠子轉(zhuǎn)世,進一步強化了其道教背景。《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天真活潑、自由反叛,擁有著勇猛無敵的戰(zhàn)斗力,融合了神話、倫理與英雄主義,成了影視、文學和民間信仰中的經(jīng)典角色。
哪吒與李靖如何成為父
子的
李靖這個人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他是唐朝名將,曾率軍平定東突厥,被唐太宗李世民尊崇為“戰(zhàn)神”。正是在唐代,毗沙門天王信仰在我國民間廣泛傳播,由于李靖和毗沙門天王都具有“護國佑民”的特征,民間逐漸將兩者融合,形成了“托塔天王李靖”。隨著李靖被神化為毗沙門天王,作為毗沙門天王之子的哪吒自然成為李靖的兒子。哪吒是闡教仙人太乙真人的弟子,原為“靈珠”轉(zhuǎn)世,投胎為陳塘關(guān)總兵李靖的第三子,母親為殷夫人。哪吒出生時是個肉球,自帶法寶“乾坤圈”和“混天綾”,自幼神通廣大,七歲時已能呼風喚雨,神力非凡,性格桀驁不馴,帶有叛逆色彩。
元代,哪吒首次“觸電”雜劇
元代,哪吒的故事變得更加大眾化、完整化了。大家都知道,元代人愛看“電影”。哪吒首次“觸電”就是在元代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抖缮褡砩滏i魔鏡》,題目正名為《三太子大鬧黑風山,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主要演的是哪吒與二郎神降服牛魔王和百眼鬼的故事。這部戲劇情簡單,是老百姓都愛看的邪不勝正的主題。在《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哪吒依舊有著三頭六臂,并且擁有了六般兵器,增加了一些傷害值?!鞍尺@壁哪吒出馬,三頭飐飐,六臂輝輝。三頭飐飐顯神通,六臂輝輝降妖怪……哪吒神怒從心上起,可早變化了神威。顯著那三頭六臂,六般兵器,一來一往,一上一下,有似高飛。我見那哪吒神有氣力,顯出那變化容儀……”
哪吒在元代參演的還有《猛烈哪吒三變化》、《西游記》(元末明初楊景賢所撰雜?。ⅰ赌倪柑友劬τ洝罚▍遣g所撰,現(xiàn)已亡佚)等。從這些作品中分析,元朝時哪吒主要還是負責降妖伏魔,并多以佛教中兇惡的形象出現(xiàn),但有向道教神形象發(fā)展的趨勢。在明代,儒家是官方蓋章的統(tǒng)治思想,而在民間,道教盛行,佛教也盛行。儒釋道三家思想互相吸收融合,也互相斗爭。在這種背景之下,明代暢銷小說《西游記》中的哪吒也有了三教混一,特別是釋道融合的特點。在《西游記》中,李靖從佛教的毗沙門天王演化為道教玉皇大帝的天兵首領(lǐng)托塔李天王。
《封神演義》出版后,哪吒神已經(jīng)完成了主要的演化過程,成了一個完全的道教神。但普通老百姓心里的哪吒,仍舊是個多版本組合的哪吒。一千個人心目中,可以有一千個哪吒。
或許在之后,大家心目中的哪吒又會有新的模樣……
(摘自《燕趙都市報》2025年2月10日,薦稿人: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