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不同海拔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特征

    2025-03-28 00:00:00張學豐余雪標余慧霖黃海陳海輝張建龍陳佳欣韋建杏
    熱帶作物學報 2025年3期

    摘 要:為探究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不同海拔梯度上桉樹(Eucalyptus)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特征,以五指山片區(qū)不同海拔(500、700、900 m)的典型桉樹人工林為研究對象,以同海拔天然次生林作為對照。研究表明:(1)桉樹人工林土壤有機碳(SOC)、全氮(TN)含量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全磷(TP)含量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下降的變化規(guī)律,變化范圍分別為13.16~13.58、0.93~1.15、0.17~0.19 g/kg,SOC、TP 含量低于天然次生林,并且SOC、TN、TP 含量低于全國森林平均值。(2)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而微生物量磷(MBP)含量隨海拔升高呈下降趨勢,變化范圍分別為237.46~398.26、23.04~30.74、4.77~9.59 mg/kg,且與TP 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Plt;0.01)。與同海拔天然次生林均無顯著差異。(3)桉樹人工林土壤MBC/MBN、MBC/MBP、MBN/MBP 均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比值變化范圍分別為9.05~13.17、24.73~80.99、2.76~6.60。500 m 處桉樹人工林MBC/MBP、MBN/MBP 與天然次生林有顯著差異。(4)不同海拔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碳(qMBC)、微生物熵氮(qMBN)、微生物熵磷(qMBP)的變幅為1.89%~3.34%、2.90%~3.23%、1.33%~5.41%。qMBC 隨海拔升高逐漸上升,而qMBP 隨海拔的升高逐漸下降。桉樹人工林土壤qMBC、qMBP 高于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機碳和全氮是影響其變化的關(guān)鍵因子。綜上所述,海拔梯度顯著影響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含量及化學計量比。與同海拔的天然次生林相比,桉樹人工林土壤均表現(xiàn)出碳、磷含量的匱乏,但提高了土壤碳、磷向微生物量碳、磷的轉(zhuǎn)化效率?;诖?,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桉樹人工林應(yīng)采取保留處理,在后續(xù)的管理中應(yīng)注重碳、磷元素養(yǎng)分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海拔;碳氮磷;桉樹人工林;微生物熵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A

    土壤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林木生長的載體[1]。而土壤微生物作為土壤環(huán)境中的分解者,在維持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過程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生態(tài)化學計量學的引入,將土壤-微生物的碳氮磷元素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2],其中海拔梯度是驅(qū)使其變化的重要因素。隨著海拔梯度增加,土壤與微生物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空間異質(zhì)性特征[3-4]。研究發(fā)現(xiàn)熱帶地區(qū)的土壤有機碳、總氮和總磷及其生態(tài)化學計量比均隨海拔升高而增加[5]。微生物量的變化可反映土壤能量轉(zhuǎn)化和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微生物數(shù)量,并且在檢測土壤有機碳、全氮和全磷變化前,表現(xiàn)出更顯著的差異。微生物熵(microbial biomassquotient)反映了微生物對土壤的利用效率,這一指標多用于預(yù)測土壤養(yǎng)分庫的細微變化、監(jiān)測土壤退化程度以及評估恢復效果。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受海拔梯度、森林類型、土壤類型差異的影響,土壤與微生物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亦不同[6]。因此,針對研究區(qū)典型的桉樹人工林,探索土壤-微生物間的化學計量關(guān)系,對闡明桉樹人工林土壤養(yǎng)分特征以及揭示土壤與微生物的養(yǎng)分平衡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桉樹具有速生、高產(chǎn)、可再生、用途廣泛等特點[7]。1917 年引入海南并廣泛種植[8]。而近年來在桉樹人工林經(jīng)營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管理和規(guī)劃,大量的桉樹人工林存在撂荒的現(xiàn)象[9]。其中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nèi)仍保存有14 448.73 hm2 的桉樹人工林,約占該公園面積的3.53%[10]??傮w分布于海拔500~900 m 處,且位于生態(tài)區(qū)域比較重要的核心保護區(qū)或重要物種的連接地帶,對熱帶雨林的分布及野生動物的棲息和擴散有較大的影響。此外,大面積桉樹純林的森林群落結(jié)構(gòu)相對簡單,對土壤養(yǎng)分的需求單一。若不采取人工干預(yù)使林分喬木層長期保持純林狀態(tài),林下植被、土壤及微生物將受到嚴重的影響,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抗性將持續(xù)下降。因此,通過探究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養(yǎng)分特征,為今后通過人工干預(yù),提高國家公園森林群落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恢復熱帶雨林原真性提供科學參考依據(jù)。

    目前,對海南島桉樹人工林的研究區(qū)域主要分布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以外的區(qū)域,對公園內(nèi)的桉樹人工林鮮有研究,且集中于林下植被多樣性及無性系研究方面[11-12]。對桉樹人工林土壤生態(tài)化學計量的研究雖有報道,但集中于林齡、器官方面,尚無土壤-微生物隨海拔梯度變化的研究[13-14]。本文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不同海拔桉樹人工林為研究對象,以同海拔天然次生林為對照,對土壤及土壤微生物取樣測定,以揭示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含量與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的海拔特征,并探究土壤碳氮磷與土壤微生物量之間的關(guān)系。為后續(xù)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桉樹人工林的經(jīng)營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并為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化學計量學研究提供理論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海南省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qū)(109°2347~109°4931E, 18°4235~18°5942N)。海拔250~1867 m,屬熱帶雨林氣候[15]。年平均氣溫22.4 ℃,年活動積溫8166.2~8411.5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4%,旱季為11月至翌年4 月,雨季為5 月至10 月,平均年降水量1860 mm,總體隨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類型多樣,土壤主要類型為山地黃壤和山地赤紅壤,另有少量山地灌叢草甸土。

    海拔500 m 處的桉樹人工林下主要優(yōu)勢物種為木姜子( Litsea pungens ) 、亮葉猴耳環(huán)( Archidendron lucidum) 、藿香薊(Ageratumconyzoides ) , 次生林為三椏苦( Melicopepteleifolia)、亮葉猴耳環(huán)(Archidendron lucidum)、九節(jié)(Psychotria asiatica);海拔700 m 處的桉樹人工林下主要優(yōu)勢物種為印度野牡丹(Elastoma malabathricum)、地毯草(Axonopuscompressus)、飛機草(Chromolaena odorata),次生林為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a)、三椏苦(Melicope pteleifolia)、越南山礬(Symplocoscochinchinensis);海拔900 m 處的桉樹人工林下主要優(yōu)勢物種為絞股藍(Gynostemma pentaphyllum)、飛機草、竹節(jié)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次生林為深綠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箬竹( Indocalamus tessellatus) 、海南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樣地基本信息見表1。

    1.2 方法

    1.2.1 樣品采集

    選取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部的五指山片區(qū)不同海拔的典型桉樹人工林及同海拔天然次生林作為樣地,按照立地條件一致原則,所選桉樹人工林樣地均已撂荒,無人工干預(yù)且初植密度基本一致。于2024 年4 月中旬進行土壤樣品采集,在海拔500~900 m 區(qū)間內(nèi)設(shè)3 個海拔梯度(500、700、900 m),每個海拔梯度設(shè)置3 個20 m×20 m 的桉樹人工林樣方(每個樣方相隔20 m 以上),并在周邊設(shè)置3 個天然次生林樣方,共計18 個樣方。采樣方法如下:(1)采用環(huán)刀法與隨機取樣法進行取樣,在土坑深度0~20 cm 處使用100 cm3 環(huán)刀取土并用自封袋取約500 g 土樣,用于測定土壤理化性質(zhì)。(2)采用五點取樣法,使用無菌自封袋對樣方內(nèi)深度0~20 cm 土壤進行取樣,約100 g。將每個采樣點的土壤混合后分裝3 份,用于檢測土壤微生物量。

    1.2.2 項目測定

    (1)土壤物理性質(zhì)。采用(105±2)℃烘干法測定土壤含水率(SEC)、土壤容重(BD)、土壤總孔隙度(STP)[16]。

    (2)土壤化學性質(zhì)。按照水∶土=2.5∶1 充分攪拌,采用玻璃電極法測定土壤pH;采用高溫外熱K2Cr2O7 氧化-容量法測定土壤有機碳(SOC);采用開氏-蒸餾滴定法測定土壤全氮(TN);采用HClO4-H2SO4 消煮-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土壤全磷(TP)[17]。

    (3)土壤微生物量。采用氯仿熏蒸-K2SO4浸提法測定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18];采用氯仿熏蒸-NaHCO3 浸提法測定微生物量磷(MBP)[19]。

    1.3 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SPSS 2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驗土壤微生物指標的差異,并使用雙因素方差分析法(Two-way ANOVA)分析不同海拔梯度與不同森林類型及其交互作用對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采用皮爾遜相關(guān)系數(shù)法(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各指標間的相關(guān)性;以土壤理化性質(zhì)為解釋變量,土壤微生物熵為響應(yīng)變量進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使用Origin 2021與Canoco Sofeware 5.0 軟件繪制圖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質(zhì)

    由表2 可知,不同海拔桉樹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含水率、總孔隙度均無顯著差異,變化范圍分別為1.36~1.45 g/cm3、23.57%~29.52%、32.14%~44.24%。同一海拔桉樹人工林土壤容重均高于天然次生林,且在500 m 與900 m 海拔處存在顯著差異(Plt;0.05)。天然次生林的土壤含水率與土壤總孔隙度均高于桉樹人工林,土壤含水率在700 m 與900 m 海拔處存在顯著差異,土壤總孔隙度在500 m 處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海拔對桉樹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較小,而與研究區(qū)天然次生林相比,桉樹人工林的生長對土壤容重、含水量、總空隙度均產(chǎn)生顯著影響。

    桉樹人工林土壤pH 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下降的趨勢,900 m 海拔處與其他海拔存在顯著差異,且同一海拔天然次生林土壤pH 均高于桉樹人工林并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隨海拔上升桉樹人工林土壤酸度升高,且桉樹生長會使土壤pH 降低。桉樹人工林土壤有機碳、全氮含量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其中有機碳含量的范圍為13.16~13.58 g/kg,桉樹人工林土壤有機碳含量均低于同一海拔天然次生林并存在顯著差異;桉樹人工林土壤全氮含量范圍為0.93~1.15 g/kg,與同一海拔天然次生林無顯著差異。桉樹人工林土壤全磷含量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含量范圍為0.17~0.19 g/kg,均低于同一海拔天然次生林并存在顯著差異(表2)。研究表明,海拔差異僅對桉樹人工林土壤pH 產(chǎn)生顯著影響。與研究區(qū)天然次生林相比,桉樹人工林的生長對土壤有機碳、全磷的需求較高,導致土壤養(yǎng)分顯著降低。

    2.2 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量及化學計量特征

    2.2.1 土壤微生物量特征

    不同海拔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見圖1。桉樹人工林MBC 含量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含量變化范圍為237.46~398.26 mg/kg,均值為322.24 mg/kg,在海拔500 m 處的MBC 含量顯著低于其他海拔,而與同一海拔的天然次生林均無顯著差異;桉樹人工林MBN 含量整體上隨著海拔上升而增加,變化范圍為23.04~30.74 mg/kg,均值為28.01 mg/kg,在3 個海拔區(qū)間內(nèi)MBN 含量均無顯著差異,且與同海拔的天然次生林也無顯著差異;桉樹人工林MBP 含量整體隨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趨勢,變化范圍為4.77~9.59 mg/kg,均值為6.42 mg/kg,海拔500 m 處的MBP 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海拔,而與同一海拔的天然次生林均無顯著差異。

    通過雙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表3),海拔對MBC、MBN 含量的影響分別達到極顯著(Plt;0.01)和顯著水平(Plt;0.05),而森林類型及海拔與森林類型的交互作用對MBC、MBN 含量均無顯著影響。MBP 含量受海拔及海拔與森林類型的交互作用的影響均達極顯著水平(Plt;0.01)。總體而言,桉樹的生長對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較小,而土壤微生物量受海拔的影響顯著。

    2.2.2 土壤微生物量化學計量特征

    土壤微生物量化學計量特征見圖2,桉樹人工林MBC/MBN、MBC/MBP、MBN/MBP 均呈隨海拔的上升而上升的趨勢, 比值變化范圍分別為9.05~13.17 、24.73~80.99、2.76~6.60,均值分別為13.37、66.18、4.93;桉樹人工林MBC/MBN 在500、700、900 m海拔間均存在顯著差異,而與同海拔天然次生林差異不顯著;桉樹人工林MBC/MBP、MBN/MBP在500 m 海拔處與其他海拔存在顯著差異,且與同一海拔天然次生林差異達到顯著水平。

    通過雙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表4),MBC/MBN、MBC/MBP、MBN/MBP 受海拔梯度的影響均達極顯著水平(Plt;0.01),對森林類型的響應(yīng)均未達顯著水平。海拔梯度與森林類型交互作用對MBC/MBN 、MBN/MBP 的影響顯著(Plt;0.05),而對MBC/MBP 無顯著影響。

    2.3 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熵特征

    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熵特征見圖3,桉樹人工林微生物熵碳(qMBC)隨海拔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變化規(guī)律,變幅為1.89%~3.34%,平均值為2.58%,各海拔間無顯著差異,500 m 與700 m 海拔處qMBC 顯著高于同一海拔天然次生林;桉樹人工林微生物熵氮(qMBN)變幅為2.90%~3.23%,總體變化平緩,且與同海拔天然次生林差異不顯著;桉樹人工林微生物熵磷(qMBP)隨海拔的升高而下降,變幅為1.33%~5.41%,平均值為3.19%,各海拔間均存在顯著差異,500 m 與900 m 海拔處qMBC 與天然次生林存在顯著差異。

    通過雙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表5),海拔梯度與森林類型對qMBC 的影響分別呈極顯著(Plt;0.01)與顯著水平(Plt;0.05),其交互作用無顯著影響。海拔梯度、森林類型及海拔梯度與森林類型交互作用對qMBN 無顯著影響。qMBP 對海拔梯度、森林類型及海拔梯度與森林類型交互作用的響應(yīng)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lt;0.01)。

    2.4 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與土壤微生物量及化學計量間的相關(guān)性

    為探究桉樹人工林土壤碳氮磷與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及化學計量的影響因素,對不同海拔的土壤碳氮磷與土壤微生物量及化學計量特征參數(shù)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由表6 可知,海拔與TP 含量、MBN 含量、MBN/MBP 呈顯著正相關(guān)(Plt;0.05),與MBC 含量、MBC/MNN、MBC/MBP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lt;0.01),與MBP 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lt;0.05);土壤SOC 含量與MBC、TN 含量分別呈顯著與極顯著正相關(guān);土壤TN含量與MBN 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土壤TP 含量與MBC、MBP 含量、MBC/MNN 呈顯著正相關(guān);此外,MBC 與MBN 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MBC/MBN、MBC/MBP、MBN/MBP 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MBP 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MBN 含量與MBN/MBP 呈顯著正相關(guān);MBP 含量與MBC/MBN 呈顯著負相關(guān),與MBC/MBP、MBN/MBP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MBC/MBN 與MBC/MBP 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MBC/MBP 與MBN/MBP 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綜上表明土壤碳氮磷顯著影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且呈正相關(guān),與前文研究結(jié)果一致。

    2.5 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熵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相關(guān)性

    為探究不同海拔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的影響因素,選取土壤因子中的3 個物理性質(zhì)指標和4 個化學性質(zhì)指標作為解釋變量,以土壤微生物熵作為響應(yīng)變量進行冗余分析。由圖4 可知,第一、二軸分別解釋微生物熵的74.91%、23.50%,累計貢獻率為98.41%。表明土壤理化性質(zhì)對微生物熵的影響較大,并具有密切的相關(guān)性,其中,qMBC 與土壤物理性質(zhì)均呈正相關(guān),與土壤化學性質(zhì)中的pH、TP 呈正相關(guān),與SOC、TN 呈負相關(guān);qMBN 與土壤物理性質(zhì)中的BD、STP 呈正相關(guān),與SWC 呈負相關(guān),與化學性質(zhì)中的pH 呈正相關(guān),與其他化學性質(zhì)均呈負相關(guān);qMBP 與土壤物理性質(zhì)中的BD 呈正相關(guān),與SWC、STP 呈負相關(guān),與化學性質(zhì)中的pH 呈正相關(guān),與其他化學性質(zhì)均呈負相關(guān)。由圖4 可知,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各項指標箭頭長度整體上均小于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指標,表明土壤化學性質(zhì)是影響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的主要因素。

    通過蒙特卡洛置換方法進一步進行顯著性檢驗并排序。由表7 可知,土壤理化性質(zhì)解釋度由大到小排序為TN、SOC、SWC、TP、BD、STP、pH。其中土壤TN 與SOC 的解釋度分別為40.9%和34.9%,達到極顯著水平(Plt;0.01)。結(jié)果表明,SOC、TN 是影響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變化的關(guān)鍵因子。

    3 討論

    3.1 海拔對桉樹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海拔500~900 m 范圍內(nèi),桉樹人工林土壤的物理性質(zhì)均無顯著差異。通過對比相同海拔的天然次生林,桉樹人工林的種植對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較為顯著??傮w表現(xiàn)為土壤容重增大,總孔隙度與含水率下降的現(xiàn)象。這與魏圣釗等[20]對巨桉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變化可能是由于桉樹間伐、采伐后的林地清理和煉山活動的影響。這些作業(yè)幾乎完全清除了原有植被,重型機械設(shè)備和木材對土壤的反復碾壓,使土壤逐漸變得緊實,而隨著桉樹人工林連栽代數(shù)的增加,也導致土壤通氣與容蓄能力的下降[21]。研究表明,桉樹的根系具有二態(tài)性,在土壤表層0~60 cm 范圍內(nèi)分布著大量的側(cè)根,對水分的需求巨大。在旱季,桉樹的側(cè)根首先使用土壤表層的水分,深層的土壤水分則由主根進行吸取[22]。另一方面,與天然次生林茂密的林下植被相比,桉樹人工林較為裸露的地表環(huán)境致使土壤蒸騰耗水量增加。因此出現(xiàn)了桉樹人工林土壤含水率下降的現(xiàn)象。

    桉樹人工林土壤隨海拔升高有逐漸酸化的趨勢,這與張珊等[23]對亞高山不同海拔表層土壤pH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本研究區(qū)所屬山地濕潤區(qū),土壤自身呈一定弱酸性,而在桉樹連栽過程中,由于酸性肥料的殘留及桉樹根系分泌物的累積導致土壤酸化趨勢加劇。土壤有機碳與土壤全氮含量均隨海拔的升高而呈增加的趨勢。土壤有機碳含量源于受森林凋落物的礦化分解和轉(zhuǎn)化積累,而土壤全氮含量主要受到地表徑流、動植物殘體歸還以及氮素內(nèi)部的固氮、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因此,隨著海拔上升和氣溫下降,地表植被減少,礦化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使土壤有機碳和全氮含量增加。這與張巧明等[24]、張健等[25]、羅鈺穎等[2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土壤全磷含量在500~900 m 海拔梯度內(nèi)無明顯差異,土壤全磷主要來自巖石風化且遷移率低,屬于沉積性元素,海拔對土壤全磷的影響較小,這與劉愛琴等[27]和魏孝榮等[28]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TIAN 等[29]研究得出,桉樹人工林土壤有機碳、全氮、全磷含量平均值分別為13.39、1.01、0.18 g/kg,均遠低于全國土壤有機碳、全氮、全磷含量平均值20.47、1.34、0.25 g/kg,表現(xiàn)出碳、氮、磷元素的匱乏;與天然次生林(25.61、0.98、0.26 g/kg 相比),桉樹人工林地則表現(xiàn)為對土壤碳、磷的匱乏。

    3.2 海拔對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與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隨海拔的升高呈上升的趨勢,其中MBC 與海拔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而土壤MBP 隨海拔的上升而下降,與海拔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這與前人得出的結(jié)論有差異,何容等[30]對武夷山植被的研究表明,隨著海拔的升高,林下草本植物的增加使土壤微生物量逐漸上升。另一方面,趙盼盼等[31]認為由于低海拔的溫度較高,有效促進了微生物的生長及活性,從而加速其對無機養(yǎng)分的利用,因此土壤MBC、MBN 和MBP 均隨海拔升高而顯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具活性的組成成分,有學者認為,除了對海拔梯度變化的反應(yīng),森林類型也可能是影響其變化的重要因素[32-33]。然而通過桉樹人工林與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的差異分析表明,相同海拔2 種森林類型土壤微生物量均無顯著差異。表明海拔是影響土壤微生物量的主要因素。

    在土壤微生物量化學計量特征方面,MBC/MBN、MBC/MBP、MBN/MBP 均隨海拔的升高而呈上升的趨勢,其中MBC/MBN 對海拔變化的反應(yīng)最為靈敏,在500~900 m 海拔區(qū)間內(nèi)均呈顯著差異。研究表明,MBC/MBN 可以反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組成成分,其中其值為5/1 時以細菌為主,6/1 時以放線菌為主,10/1 時以真菌為主[34]。真菌數(shù)量的上升,土壤腐殖化能力提高,進而提升了土壤的固碳能力[35]。MBC/MBP、MBN/MBP 在海拔500 m 處為最小值,且僅與相同海拔天然次生林存在顯著差異,表明海拔升高,溫度降低導致森林類型對MBN、MBP 的影響減弱。同時反映了在海拔500 m 處桉樹人工林微生物礦化和轉(zhuǎn)化過程中釋放C、N 的潛力較高,且林下植被對C、N 的需求最大,P 的需求相對較小。多數(shù)研究認為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內(nèi)穩(wěn)定性,當外部環(huán)境中的土壤C、N、P 含量發(fā)生改變時,微生物的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依然保持相對一致[36-37]。而有部分學者認為微生物對土壤養(yǎng)分狀況具有較強的依賴性[38]。本研究傾向于后者,隨著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量的變化與土壤C、N、P 的變化趨于一致。但與天然次生林更為豐富的土壤C、N、P 含量相比,桉樹人工林微生物量無顯著差異。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N、P 累積需要一定的土壤C、N、P 供應(yīng)才能維持穩(wěn)定的化學計量比。

    3.3 土壤理化性質(zhì)對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的影響

    本研究表明,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隨海拔升高其變化規(guī)律有差異,其中qMBC 隨海拔升高逐漸上升,說明高海拔土壤碳庫相對活躍,土壤碳向微生物碳轉(zhuǎn)化的效率較高。不同海拔qMBC 均值為2.58%,均高于次生林(1.78%)與全國森林平均水平(1.92%)。qMBN 的變化趨勢未達到顯著水平,均值均低于次生林(3.01%)與全國森林平均水平(3.43%),且該地區(qū)的土壤N含量也低于全國森林平均水平,因此可以推斷qMBN 受研究區(qū)N 元素匱乏的制約,不利于土壤N 向微生物N 的轉(zhuǎn)化。qMBP 隨海拔的升高而下降,均值高于次生林(2.25%),低于全國森林平均水平(3.76%)。對土壤微生物熵進行冗余分析,發(fā)現(xiàn)土壤化學性質(zhì)是影響土壤微生物熵的主要因素,這與SRIVASTAVA 等[39]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對土壤化學指標進一步檢驗,表明有機碳和全氮是影響不同海拔梯度表層土壤微生物熵變化的主要環(huán)境因子,這與賀若陽等[40]對川西亞高山森林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研究結(jié)果表明,人工林在自然恢復下,林分結(jié)構(gòu)趨于復雜化,物種組成和物種多樣性逐漸增加[41]。此外研究顯示,隨著人工林植被演替的進行,其地表枯落物、根系分泌物的增加,致使土壤養(yǎng)分上升[42]?;诖耍瑢τ趫@區(qū)的桉樹人工林應(yīng)采取保留處理,在后續(xù)的管理中應(yīng)注重C、P 元素養(yǎng)分的影響,對其采取近自然化管理或者補植混交樹種的方式,隨著演替時間的推移,桉樹人工林的生態(tài)效益將得到逐步恢復與提升。

    4 結(jié)論

    通過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不同海拔的桉樹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特征研究,表明在海拔500~900 m 范圍內(nèi),海拔梯度顯著影響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含量及化學計量比。而與同海拔的天然次生林相比,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碳、磷含量,但對土壤微生物量及生態(tài)化學計量的影響并不顯著,反而促進了土壤養(yǎng)分中碳、磷元素的利用效率。其中土壤有機碳、全氮是影響桉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熵變化的關(guān)鍵因子。研究表明研究區(qū)內(nèi)的桉樹人工林的生長對土壤的負面影響并不顯著,且該林分仍具備較強的生態(tài)功能。本研究為進一步了解桉樹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特征及園區(qū)內(nèi)桉樹人工林的處置提供一定理論基礎(chǔ)與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馮廣, 艾訓儒, 臧潤國, 丁易. 鄂西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特征分析[J]. 自然資源學報,2016, 31(7): 1173-1184.

    FENG G, AI X R, ZANG R G, DING Y. Soil characteristicsunder different community types in the subtropical evergreen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southwestHubei[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6, 31(7):1173-1184. (in Chinese)

    [2] CHEN Q Q, SHI Z, CHEN S C, GOU Y X, ZHUO Z Q.Role of environment variable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N, P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the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of northeast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2, 14(5): 26-36.

    [3] 曹瑞, 吳福忠, 楊萬勤, 徐振鋒, 譚波, 王濱, 李俊, 常晨暉. 海拔對高山峽谷區(q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響[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16, 27(4): 1257-1264.

    CAO R, WU F Z, YANG W Q, XU Z F, TAN B, WANG B,LI J, CHANG C H. Effects of altitudes on soil microbial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y in alpine-gorge region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6, 27(4): 1257-1264.(in Chinese)

    [4] 陳凌云, 龍永麗, 申嘯天, 金麗瓊, 杜海峰. 祁連山不同海拔青海云杉林土壤碳氮磷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J].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 59 (6): 111-120.

    CHEN L Y, LONG Y L, SHEN X T, JIN L Q, DU H F.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of soil C, N and P indifferent elevationsof Picea crassipes forest in Qilian Mountains[J].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23, 59(6): 111-120. (in Chinese)

    [5] HE X J, HOU E Q, LIU Y, WEN D Z. Altitudinal patternsand controls of plant and soil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stoichiometry in subtropical China[J]. Scientific Reports,2016, 6(1): 24-26.

    [6] 曹麗花, 劉合滿, 楊紅, 連玉珍. 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及真菌群落組成特征[J]. 水土保持學報, 2022,36(6): 371-378.

    CAO L H, LIU H M, YANG H, LIAN Y Z. Soil microbialdistribution and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t differentaltitudes on Sejila Mountain, southeastern Tibet[J]. Journal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2, 36(6): 371-378. (inChinese)

    [7] LEMENIH M, OLSSON M, KARLTUN E. Comparison ofsoil attributes under Cupressus lusitania and Eucalyptus salineestablished on abandoned farmlands with continuouslycropped farmlands and natural forest in Ethiopia[J]. Forest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4, 195(1/2): 57-67.

    [8] 杜珊, 余雪標, 史茂源, 周華, 陳海輝, 黃海, 吳金群. 海南桉樹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樣性特征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2023, 44(1): 92-102.

    DU S, YU X B, SHI M Y, ZHOU H, CHEN H H, HUANGH, WU J Q.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story plant diversity ofEucalyptus plantation in Hainan[J]. Chinese Journal ofTropical Crops, 2023, 44(1): 92-102. (in Chinese)

    [9] 黃振格, 何斌, 謝敏洋, 張日施, 惠柳笛. 連栽桉樹人工林土壤氮素季節(jié)動態(tài)特征[J].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20,48(9): 88-94.

    HUANG Z G, HE B, XIE M Y, ZHANG R S, HUI L D.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dynamics of soil nitrogen in continuousEucalyptus plantations[J].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University, 2020, 48(9): 88-94. (in Chinese)

    [10] 陳宗鑄, 雷金睿, 吳庭天, 陳德祥, 周璋, 李苑菱, 洪小江,楊眾養(yǎng), 李意德. 國家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chǎn)總值核算: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為例[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21, 32(11):3883-3892.

    CHEN Z Z, LEI J R, WU T T, CHEN D X, ZHOU Z, LI Y L,HONG X J, YANG Z Y, LI Y D. Gross ecosystem productaccounting of national park: taking Hainan Tropical RainforestNational Park as an example[J]. 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Ecology, 2021, 32(11): 3883-3892. (in Chinese)

    [11] 薛世玉, 崔之益, 徐諳為, 徐大平, 楊曾獎, 楊光大, 肖嘉杰, 劉小金, 郭俊譽. 海南不同降雨量地區(qū)桉樹人工林與天然林及其他經(jīng)濟林分植被多樣性差異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2023, 44(5): 1039-1051.

    XUE S Y, CUI Z Y, XU A W, XU D P, YANG Z J, YANGG D, XIAO J J, LIU X J, GUO J Y. Research of vegetationdiversity difference between Eucalyptus plantation and naturalforests and other stands in different rainfall areas ofHainan province,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Crops, 2023, 44(5): 1039-1051. (in Chinese)

    [12] 徐建民, 陸釗華, 白嘉雨, 溫茂元, 吳有昌, 牛永強, 林造生, 楊國敏. 海南島西北部地區(qū)桉樹無性系選擇研究[J].桉樹科技, 2004(1): 1-6.

    XU J M, LU Z H, BAI J Y, WEN M Y, WU Y C, NIU Y Q,LIN Z S, YANG G M. Selected on Eucalyptus clone innorthwestern region of Hainan island[J]. Eucalypt Science amp;Technology, 2004(1): 1-6. (in Chinese)

    [13] 竹萬寬, 許宇星, 王志超, 杜阿朋. 不同林齡桉樹人工林土壤碳氮儲量及C/N 化學計量特征[J]. 桉樹科技, 2018,35(3): 16-19.

    ZHU W K, XU Y X, WANG Z C, DU A P. Soil carbon andnitrogen storage and C/N ratios in Eucalyptus plantations ofdifferent ages[J]. Eucalypt Science amp; Technology, 2018,35(3): 16-19. (in Chinese)

    [14] 楊青青, 陳小花. 熱帶地區(qū)桉樹各器官碳氮磷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及其與土壤因子的關(guān)系[J]. 防護林科技, 2023(5):1-5.

    YANG Q Q, CHEN X H.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of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each organ in Eucalyptus plantationin tropical area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il factors[J].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5): 1-5. (inChinese)

    [15] 符國璦, 馮紹信. 海南五指山森林的垂直分布及其特征[J].廣西植物, 1995(1): 57-69.

    FU G A, FENG S X.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of forest of Wuzhishan, Hainan[J]. Guihaia, 1995(1):57-69. (in Chinese)

    [16] 鮑士旦. 土壤農(nóng)化分析[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2000.BAO S D. Soil and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alysis[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0. (in Chinese)

    [17] 魯如坤. 土壤農(nóng)業(yè)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 2000.

    LU R K. Methods of soil agrochemical analysis[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0. (inChinese)

    [18] VANCE E D, BROOKES P C, JENKINSON D S. An extractionmethod for measur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87, 19(6): 703-707.

    [19] BROOKES P C, POWLSON D S, JENKINSON D. Measurementof 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 in soil[J]. Soil Biologyand Biochemistry, 1982, 14(4): 319-329.

    [20] 魏圣釗, 李林, 駱曉, 譚靖星, 劉雄, 劉行, 楊帥, 曹芹,黃從德. 不同連栽代次的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關(guān)系[J]. 應(yīng)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9, 25(6): 1312-1318.

    WEI S Z, LI L, LUO X, TAN J X, LIU X, LIU X, YANG S,CAO Q, HUANG C D. Effect of continuous planting ofEucalyptus grandis on biomass and number of soil microbes[J].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2019,25(6): 1312-1318. (in Chinese)

    [21] 王城城, 陳麗艷, 趙從舉. 熱帶桉樹人工林液流特征及其對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yīng)[J]. 灌溉排水學報, 2019, 38(7): 69-75.

    WANG C C, CHEN L Y, ZHAO C J. Sap flow in tropicalEucalyptus plant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changes[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2019, 38(7):69-75. (in Chinese)

    [22] SMITH H G, SHERIDAN G J, LANE P N J, BREN L J.Wildfire and salvage harvesting effects on runoff generation and sediment exports from radiata pine and Eucalypt forestcatchments, southeastern Australia[J]. Forest Ecology andManagement, 2011, 261(3): 570-581.

    [23] 張珊, 田曉娟, 顧振東, 安談紅, 馬瑞鵬, 趙瑞桃. 甘肅亞高山不同海拔梯度云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質(zhì)研究[J].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21, 56(6): 111-118.

    ZHANG S, TIAN X J, GU Z D, AN T H, MA R P, ZHAOR T. Study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artificial forest of spruce plantation along altitudinal gradientsin the subalpine region of Gansu province[J]. Journal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1, 56(6): 111-118. (inChinese)

    [24] 張巧明, 王得祥, 龔明貴, 張麗楠. 秦嶺火地塘林區(qū)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理化性質(zhì)[J]. 水土保持學報, 2011, 25(5):69-73.

    ZHANG Q M, WANG D X, GONG M G, ZHANG L N.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rest soil alongdifferent altitudes in Huoditang of Qinling Mountains[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1, 25(5): 69-73.(in Chinese)

    [25] 張健, 郭倩, 孫一銘, 林叢, 蔡麗平, 張厚喜. 武夷山不同海拔毛竹林土壤碳氮磷的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 51(3): 367-373.

    ZHANG J, GUO Q, SUN Y M, LIN C, CAI L P, ZHANG HX.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es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mosso bamboo forests at differentaltitudes in Wuyi Mountain[J].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2, 51(3): 367-373. (in Chinese)

    [26] 羅鈺穎, 朱玉婷, 唐青, 王澍. 哀牢山不同海拔表層土壤理化性質(zhì)變化規(guī)律研究[J]. 西部林業(yè)科學, 2022, 49(1):140-148.

    LUO Y Y, ZHU Y T, TANG Q, WANG S. Variation pattern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diffevent altitudes of AilaoMountain[J].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2022,49(1): 140-148. (in Chinese)

    [27] 劉愛琴, 嚴加亮, 侯曉龍, 蔡麗平, 鄒顯花, 蘇漳文.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不同海拔土壤磷素的分布規(guī)律[J]. 森林與環(huán)境學報, 2015, 35(4): 310-316.

    LIU A Q, YAN J L, HOU X L, CAI L P, ZOU X H, SU Z W.Heterogeneity distribution of soil phosphorus in WuyishanNature Reserve[J].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 2015,35(4): 310-316. (in Chinese)

    [28] 魏孝榮, 邵明安. 黃土高原溝壑區(qū)小流域坡地土壤養(yǎng)分分布特征[J]. 生態(tài)學報, 2007, 27(2): 603-612.

    WEI X R, SHAO M A.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s onsloping land in the gully region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J].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07, 27(2): 603-612. (inChinese)

    [29] TIAN H Q, CHEN G S, ZHANG C, JERRY M M,CHARLES A S H. Pattern and variation of C∶N∶P ratiosin China’s soils: synthe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J]. Biogeochemistry,2010, 98(3): 139-151.

    [30] 何容, 汪家社, 施政, 方燕鴻, 徐自坤, 權(quán)偉, 張增信, 阮宏華. 武夷山植被帶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變化[J].生態(tài)學報, 2009, 9(9): 5138-5144.

    HE R, WANG J S, SHI Z, FANG Y H, XU Z K, QUAN W,ZHANG Z X, RUAN H H. Variation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across four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along an elevationgradient in Wuyi Mountains, China[J]. Acta EcologicalSinica, 2009, 29(9): 5138-5144. (in Chinese)

    [31] 趙盼盼, 周嘉聰, 林開淼, 林偉盛, 袁萍, 曾曉敏, 蘇瑩,徐建國, 陳岳民, 楊玉盛. 不同海拔對福建戴云山黃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生態(tài)學報,2009, 39(8): 2676-2686.

    ZHAO P P, ZHOU J C, LIN K M, LIN W S, YUAN P,ZENG X M, SU Y, XU J G, CHEN Y M, YANG Y S. Effectsof different altitude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activities in Pinus taiwanensis forests on DaiyunMountain, Fujian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09,39(8): 2676-2686. (in Chinese)

    [32] CLEVELAND C C, LIPTZIN D. C∶N∶P stoichiometry insoil: is there a “Redfield ratio” for the microbial biomass?[J].Biogeochemistry, 2009, 85(3): 235-252.

    [33] 李相楹, 張維勇, 劉峰, 張珍明, 何騰兵, 林昌虎. 不同海拔高度下梵凈山土壤碳? 氮? 磷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3): 19-24.

    LI X Y, ZHANG W Y, LIU F, ZHANG Z M, HE T B, LINC 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rbon, nitrogenand phosphoru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Fanjingshan Mountain[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6,23(3): 19-24. (in Chinese)

    [34] WARDLE D A. Controls of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oilmicrobial biomass: a global scale synthesis[J]. Soil Biologyand Biochemistry, 1998, 30(13): 1627-1637.

    [35] BAILEY V L, SMITH J L, BOLTON H. Fungal-to-bacterialratios in soils investigated for enhanced C sequestration[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2, 34(7): 997-1007.

    [36] HALL E K, MAIXNER F, FRANKLIN O, DAIMS H,RICHTER A, BATTIN T. Linking microbial and ecosystemecology using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a synthesis of conceptualand empirical approaches[J]. Ecosystems, 2010,14(2): 261-273.

    [37] 胡宗達, 劉世榮, 劉興良, 胡璟, 羅明霞, 李亞非, 石松林,吳德勇, 肖玖金. 川西亞高山天然次生林不同演替階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學計量特征[J]. 生態(tài)學報, 2021,41(12): 4900-4912.

    HU Z D, LIU S R, LIU X L, HU J, LUO M X, LI Y F, SHI SL, WU D Y, XIAO J J. Soil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ontentsand C∶N∶P stoichiometry at different successionstages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in sub-alpine area of westernSichuan, China[J].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21, 41(12):4900-4912. (in Chinese)

    [38] 陳婕妮, 石思雨, 鐘羨芳, 司友濤, 馬紅亮, 高人, 尹云鋒.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氮? 磷含量及其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J]. 生態(tài)學雜志, 2024, 43(10): 2999-3004.

    CHEN J N, SHI S Y, ZHONG X F, SI Y T, MA H L, GAOR, YIN Y 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contents and their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along an elevation gradient in the Wuyi Mountain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24, 43(10): 2999-3004. (in Chinese)

    [39] SRIVASTAVA S C, SINGH J S. Microbial C, N and P indry tropical forest soils: effects of alternate land-uses andnutrient flux[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1, 23(2):117-124.

    [40] 賀若陽, 楊萬勤, 楊開軍, 李志杰, 莊麗燕, 譚波, 徐振鋒.川西亞高山3 種森林土壤碳氮磷及微生物生物量特征[J].應(yīng)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6, 22(4): 606-611.

    HE R Y, YANG W Q, YANG K J, LI Z J, ZHUANG L Y,TAN B, XU Z F. Soil C, N, P and microbial biomass propertiesof three dominant subalpine forests of western Sichuan,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2016, 22(4): 606-611. (in Chinese)

    [41] 陳海輝, 黃海, 田樂宇, 韋建杏, 余雪標, 王旭. 自然恢復下馬占相思人工林植被群落特征變化[J]. 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24, 55(9): 2721-2733.

    CHEN H H, HUANG H, TIAN L Y, WEI J X, YU X B,WANG X. Changes of veget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of Acacia mangium plantation under natural restoration[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24, 55(9): 2721-2733. (inChinese)

    [42] ZHONG Z K, ZHANG X Y, WANG X, FU S Y, WU S J,LU X Q, REN C J, HAN X H, YANG G H. Soil bacteria andfungi respond differently to plant diversity and plant familycomposition during the secondary succession of abandonedfarm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 Plant and Soil,2020, 448(1): 183-200.

    基金項目 海南省重點研發(fā)項目(No. ZDYF2023SHFZ174)。

    亚洲av.av天堂|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免费大片18禁|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1000部很黄的大片| 91av网一区二区|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免费观看人在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av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老司机影院成人|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亚洲av成人av|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成人av|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九色|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午夜免费激情av|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18禁久久av| 久久久色成人| 精品久久久噜噜|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69人妻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悠悠久久av|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亚洲在久久综合| 91av网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深夜精品福利|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在线播放无遮挡| 国产 一区精品|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ponron亚洲|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制服av|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1000部很黄的大片|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一级av片app|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av天堂|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51国产日韩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永久网站在线|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日本黄大片高清|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大奶头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a级毛色黄片|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悠悠久久av|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99久国产av精品| av在线蜜桃| 嫩草影院新地址| 天堂网av新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男人舔奶头视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www.色视频.com|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毛片女人毛片|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91av网一区二区|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99热全是精品|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老女人水多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成人无遮挡网站| 在线播放无遮挡|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色惰|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夜夜爽天天搞|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一级黄片播放器| 日本黄大片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大香蕉久久网|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成人欧美大片|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av在线蜜桃| 毛片女人毛片|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videossex国产|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亚洲色图av天堂|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kizo精华|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日本熟妇午夜|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亚洲成人久久性|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久久热精品热| 人妻系列 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在久久综合|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av.在线天堂|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黄片wwwwww|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一级黄片播放器|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如何舔出高潮|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不卡一级毛片|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eeuss影院久久|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国产色婷婷99|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尾随美女入室|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国产 一区精品|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有码 亚洲区| 亚洲,欧美,日韩|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bdsm另类|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悠悠久久av|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欧美潮喷喷水|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长腿黑丝高跟|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亚洲av一区综合| 熟女电影av网| 色视频www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在线男女|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国产av不卡久久| 欧美日本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男人舔奶头视频|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长腿黑丝高跟|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永久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舔av片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亚洲av男天堂|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九色|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亚洲av男天堂|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午夜a级毛片|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深夜a级毛片|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av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亚州av有码|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午夜免费激情av|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搞女人的毛片|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嫩草影院精品99|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