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新工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發(fā)放問卷調查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現(xiàn)狀,分析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增強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可行性建議對策。研究得出,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整體水平較高。城鎮(zhèn)生源、獨生子女、大一和大四年級學生的總體幸福感較高。專業(yè)認同感越強,學習目標與計劃越強,學生的總體幸福感就越高。
關鍵詞 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6.029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verall
Happiness of New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ZHOU Miaomiao, LI Hongjuan, DONG Yam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237)
Abstract Taking new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stud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overall happiness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happiness, and proposes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happiness of new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happiness among new engineering students is relatively good. The overall sense of happiness among urban students, only children, freshmen and seniors is relatively high. The stronger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stronger the learning goals and plans, and the higher the overall happiness of students.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happiness; influencing factors
1" 研究背景
為積極應對工業(yè)4.0所帶來的新機遇和挑戰(zhàn),我國于2017年啟動新工科建設。相比較傳統(tǒng)工科,高校在培養(yǎng)新工科人才的過程中,更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與學習相結合等方式,以滿足社會對人才多樣化、個性化和動態(tài)變化的需求。這導致新工科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面臨課程難度大、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要求高、跨學科學習等挑戰(zhàn)。因此,新工科大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調適能力,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以應對挑戰(zhàn)??傮w幸福感是個體根據(jù)個人目標,對其生活質量做出的綜合評價,反映了其對生活狀態(tài)的滿意程度[1]??傮w幸福感較高的學生通常具有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更強的抗壓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學習中的壓力和挑戰(zhàn),從而保持學習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已有學者對大學生的總體幸福感進行研究。劉小英等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在性別上有顯著性差異,女生的總體幸福感優(yōu)于男生,在年級、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等變量上,總體幸福感無顯著性差異[2]。孟慶潤等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既可以直接影響并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也可以通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3]。從心理輔導的角度,吳九君的研究表明,積極心理干預可明顯增強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水平[4]。從學習認可的角度,趙曉琪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專業(yè)認同越低,主觀幸福感也越低,還會加劇其手機成癮傾向[5]。
目前對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和高職學生,針對新工科學生的研究較少。新工科大學生在學習、科研、就業(yè)等方面會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zhàn),他們不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應對各種考試和競賽。因此,分析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培育和增強其總體幸福感的可行性建議,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對于高校實現(xiàn)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某雙一流高校的新工科專業(yè)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面向大一至大四本科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問卷共發(fā)放698份,回收694份,剔除無效問卷4份,有效樣本690份。問卷結果如表1所示,男生占68%,女生占32%;所屬年級,大一占45.8%,大二占36.4%,大三占10.7%,大四占7.1%。
2.2" 方法
總體幸福感量表(GWB)是由美國國立統(tǒng)計中心制定,本文采用國內段建華于對該量表的修訂版,量表共有18個題項,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總體幸福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克隆巴赫 系數(shù)為0.877,信譽度良好。
2.3" 統(tǒng)計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獨立樣本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處理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現(xiàn)狀的描述性統(tǒng)計
整體來看,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均值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平均得分為89.92分,最小值49分,最大值119分,整體總分在80分及以上的學生占比79.42%、在90分及以上的學生占比50.14%。
3.2" 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對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影響
以性別、年級、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等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為分組變量,對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分析,比較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差異,得到的結果見表1。
從表中可看出,在性別方面,男女之間的均值差異不大,且從雙尾顯著性值來看,大于0.05,即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在男女生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年級方面,不同年級學生之間顯著性值為0.049,小于0.05,說明總體幸福感與年級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大一、大四學生的總體幸福感比較高,大二、大三學生的總體幸福感比較低。在擔任學生干部方面,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之間的均值差異不大,且從雙尾顯著性值來看,大于0.05,即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在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生源地方面,不同生源地的學生之間雙尾顯著性值小于0.05,說明總體幸福感與學生生源地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城鎮(zhèn)生源的學生總體幸福感要高于農村生源的學生。在家庭情況方面,是否獨生子女的學生之間雙尾顯著性值小于0.05,說明總體幸福感與是否獨生子女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獨生子女的學生總體幸福感要高于非獨生子女。
3.2.2" 專業(yè)認同感和學習目標與計劃對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影響
以專業(yè)認同感和學習目標與計劃為分組變量,對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情況,以探究是否具有顯著差異,得到的結果見表2。
從表中可看出,在專業(yè)認同感方面,不同專業(yè)認同感的學生之間顯著性值小于0.05,說明總體幸福感與學生專業(yè)認同感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專業(yè)認同感越強,總體幸福感越強。在學習目標與計劃方面,不同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情況的學生之間顯著性值小于0.05,說明總體幸福感與學生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學習計劃與學習目標越好,總體幸福感越強。
4" 討論與結論
4.1" 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整體水平較好
總體幸福感總分為120分,本次研究顯示,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得分為(89.92€?3.01),最低49分,最高119分,主觀幸福感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4.2" 生源地、家庭情況、年級對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生源地、家庭情況、年級對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在生源地方面,來自城鎮(zhèn)的學生總體幸福感高于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是由于在教育資源與教育環(huán)境、家庭支持與未來預期等方面,農村學生和城鎮(zhèn)學生有一定的差距,來自城鎮(zhèn)的學生有機會接受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更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得到較好的家庭支持,從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對未來也更加樂觀和自信,所以總體幸福感更高。在家庭情況方面,獨生子女的總體幸福感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這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作為家庭中唯一的孩子,通常能夠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和情感支持,這種情感支持有助于增強獨生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在年級方面,大一、大四學生的總體幸福感較高,大二、大三學生的總體幸福感較低,這可能是因為新生進入大學,從高中高壓學習狀態(tài)轉換成大學中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和生活方式,并且大學里有豐富的校園活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因此學生是在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下學習生活,幸福感較高。隨著年級的升高,入學的新鮮感降低,隨之而來的學習難度加大和學業(yè)負擔加重,更有部分學生面臨專業(yè)課程學習、保研升學、就業(yè)等各方面的壓力,整體上處于焦慮且低效能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的幸福感降低。大四的學生基本完成求職和考研過程,部分學生已經有確定的畢業(yè)去向,因此總體幸福感水平較高。
總體來說,城鎮(zhèn)生源、獨生子女、大一和大四年級的學生總體幸福感較高。性別、擔任學生干部情況與自我效能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4.3" 專業(yè)認同感、學習目標與計劃對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專業(yè)認同感、學習目標與計劃對新工科大學生總體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在專業(yè)認同方面,專業(yè)認同感越強的學生,總體幸福感越強。這可能是由于專業(yè)認同影響大學生專業(yè)學習的認知、態(tài)度和情緒狀態(tài),當學生認同專業(yè)領域的價值,相信能夠在這一領域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其總體幸福感會得到顯著提升[6]。在學習目標與計劃方面,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越強的學生,總體幸福感越強。這可能是因為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詳細的學習計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自我認知、增強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減少消極情緒,增強總體幸福感。
總體來說,專業(yè)認同感越強,學習目標與計劃越強,學生的總體幸福感越高。因此學??梢酝ㄟ^提供全面的專業(yè)認知、增強專業(yè)實踐體驗、營造良好的專業(yè)學習氛圍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認同感,并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制訂詳細可行的學習計劃,從而提升新工科大學生的總體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何啟冰,梁樂儀,謝榕恩,等.大學生拓展性教育消費、社會支持與總體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3,18(9):44-47.
[2] 劉小英,李英華,栗文敏.大學生心理韌性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20,36(3):234-237.
[3] 孟慶潤,張曉峰,孟慶峰.體育鍛煉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自我效能感與心理韌性的鏈式中介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21):169-173.
[4] 吳九君.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生睡眠質量、正性情感、抗逆力、心理和諧、總體幸福感的提升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4,32(8):1268-1274.
[5] 趙曉琪.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yè)認同對手機成癮的影響: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鏈式中介作用[J].教育觀察,2023,12(12):91-97.
[6] 王光強,吳弘燕,曾國權.大學生專業(yè)認同與抑郁的關系: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3,31(4):592-598.